高校二级网站建设管理模式探索

2014-03-17 00:49陈丽仙陈颖陈磊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9期
关键词:服务器信息建设

文/陈丽仙 陈颖 陈磊

高校二级网站建设管理模式探索

文/陈丽仙 陈颖 陈磊

规范落实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制度,及时有效解决二级网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充分挖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

高校二级网站作为校内各个部门和学院的对外信息宣传窗口以及内部信息沟通、网络教学和管理交流平台,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职能不同可将高校二级网站划分为:二级学院网站、机关处室网站、学生综合门户网站及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信息资源服务网站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二级网站数量的急速增长,传统的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模式,凸显出的弊端和安全问题日益明显。

存在的问题

部分领导对网站的建设与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这是影响二级网站建设水平的首要问题。从思想上,部分领导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对网站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认识程度不够深刻。更有少数领导认为网站的建设只是用来应付检查的形式而已,致使网站的建设只能流于形式,不能使其深入化、具体化、精细化,使得网站的建设只能处于最基本的框架搭建阶段,没有进一步对网站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更加缺乏对软、硬件的投入和对网站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网站建设者及其技术五花八门,增加了网站管理的复杂性和安全隐患

由于现阶段各学院、部处对二级网站的制作团队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二级网站的制作途径呈现多种渠道,有的选择专业公司制作,有的选择业余的团队制作,还有的选择由计算机专业和网站制作兴趣者组成的临时团队制作。这种情况导致了制作团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制作二级网站所使用的技术也不近相同,现在流行的就有ASP、JSP、ASP.NET、PHP等,对于数据库的采用更是有ACCESS、SQL Server、MySQL、Oracle等多种模式。这种人员和技术的不统一,需要服务器要配置相应的应用程序才能满足网站的需要,一方面使得对服务器的维护难度加大了,另一方面会造成网站与网站之间的互相影响。更严重的是,部分程序开发人员的源代码还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开源的源代码,尤其是网站后台管理程序,使得二级网站存在注入式漏洞等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了二级网站的安全性。

网站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了网站管理缺乏衔接,制约了网站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于部分学院和部处没有固定的人员专职负责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多数网站的管理人员还要兼顾其他工作,导致人员变动较大,再加上之前的网站维护过程没有完整规范的文字档案和相关记录材料,使得接任者无法很快与之前的工作进行衔接,更有甚者相关的学院部处领导没有及时指定人员接任此项工作。以上的种种情况导致网站内容更新严重滞后,甚至出现丢失账号和密码等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不仅仅大大降低了网站作为宣传和信息服务载体的作用,也为日后的升级更新等工作带来不便。

欠缺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信息可靠性和敏感信息访问控制无法保证

由于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出台具体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加上各网站管理人员对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和安全性的意识相对薄弱,因此信息发布前往往未经过相关领导的审核,发布后更没有进行相关记录,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二级网站的大部分内容均可对外发布,但也有一些内部工作文件、财务报账、工资等信息属于保密范畴,只适合在校内发布。而传统的网站建设模式缺乏对敏感信息方面的访问控制功能,无法便捷地根据账号设置网站内容的浏览权限。

网站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部分信息资源冗余发布

由于学校的二级部门或院系网站各自为政,造成在网站建设初期无法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平台,使得各二级网站之间、二级网站与信息化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难以集成,形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应对策略

为满足学校各院系、部处源源不断的新建网站和网站改版的需求,切实有效地解决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天津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采取了以下几项关键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图1 网站群管理平台服务拓扑

搭建网站群管理平台,提升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质量

网站群是指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呈送的相互关联的网站集合,网站群并不是一群网站的简单链接,而是一个整体规划、统一设计、紧密联系和协同的有机整体。在高校二级网站建设中引入网站群平台,对于整合高校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校务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应用孤岛”,为社会公众和学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具有非凡的意义,是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主要平台之一。

为切实解决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种种难题,天津科技大学引入了网站群管理平台,网站群管理平台包含前台管理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管理员通过前台管理服务器进行系统创建站点、权限分配等系统设置;网站管理员通过前台管理服务器进行站点设置、创建网站模板和内容发布等;最后由网站群前后台服务器协同将网站内容生成纯静态页面以FTP方式传输到Web服务器上对外发布。其拓扑如图1所示。

通过网站群管理平台建设和管理二级网站不但可以实现相同技术架构、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从而消除信息冗余发布实现站点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等问题;而且实现了网站前后台的分离机制,有效提高了网站的安全性和访问速度。

自网站群管理平台部署以来,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陆续将新建网站和部分二级网站改版迁移至该平台下,有效提升了学校二级网站建设、管理的水平。

加强二级网站安全建设,维护校园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秩序

1.利用虚拟化技术,实施二级网站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将各个二级网站部署到独立的虚拟主机上,实施“三个对应”,即:一个二级网站对应一个二级域名对应一台虚拟主机,可以实现迅速部署服务器、动态资源分配回收、服务器集群管理、快速备份恢复、零宕机迁移等管理特性,同时可以杜绝因某个网站需要维护或者出问题而影响其他网站正常运行的问题。其架构如图2所示。

2.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做到内外网信息有别。

细分二级网站内容,设置内外网信息等级机制,将可以对外公布的信息发布在外网服务器上,而敏感信息则发布在内网服务器上,通过VPN服务使师生员工在校外通过用各自的账号进行成功登录后访问校内资源,不但保障了信息安全性,而且满足了校内师生在校外仍然可以正常访问的需求。

3.根据国家及市教委相关规定,建立二级网站校内备案制度,制定信息审核制度。

规定所有二级网站发布前必须经过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备案审批,并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各二级网站必须明确责任人和规范内容发布流程。即规定信息发布前需要经过分管领导审核,同时对发布的信息逐条进行登记,注明标题、内容概要、发布时间及发布等具体信息备查,归档。从而大大加强了信息发布的监控力度。

4.网站发布前及发布后定期进行网站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并予以修补,有效减少网站安全隐患。

网站发布前进行漏洞扫描,直至未发现漏洞方可对外发布。同时每学期对校内所有二级网站进行漏洞扫描,生成报告和相关统计,并第一时间通知网站责任人和网站管理员,根据漏洞扫描报告对相关漏洞进行修复,以防止网站被恶意攻击。

5. 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提高信息队伍的技术水平。

建立相应制度,制定《天津科技大学二级网站管理办法》,规范校内各单位网站的建设与管理。遵循安全防范在先,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原则,加强对二级网站的安全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各级信息队伍建设,培养信息人才,定期聘请校内外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岗位指导,为网站建设与管理人员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提升信息技能的平台,鼓励他们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二级网站建设水平。

因此,规范落实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制度,及时有效解决二级网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充分挖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从而提升学校软实力和对外形象,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

(作者单位为天津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图2 天津科技大学二级网站体系架构

猜你喜欢
服务器信息建设
服务器组功能的使用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PowerTCP Server Tool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