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我们是怎么做真人图书馆的?

2014-03-17 00:49徐炜徐璟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9期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交流图书馆

文 /徐炜 徐璟

上海交通大学:我们是怎么做真人图书馆的?

文 /徐炜 徐璟

鲜悦(Living Library)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对Living Library精神的实践与探索,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在Living Library由概念到实践走出的重要一步,已成为一项长期举办的品牌活动,在校园内和高校图书馆界有一定影响力。鲜悦(Living Library)所具备的以人为书、小组研讨、即时互动、选题灵活、自荐成书、线下交流、信息存储及传播等特点,使人的知识、经验与阅历的分享传承有了新的载体,也使图书馆在传统纸质和电子资源之外拥有了一种新型的馆藏资源。

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的起源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Living Library的创新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2008年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上,曾蕾等海外图书馆专家建议研讨班专门开设了“Living Library环节”进行图书馆主题沙龙活动。这也是Living Library在国内图书馆界的首次探索,活动不仅可以为与会代表提供“借阅”专家答疑解惑、探讨交流的机会,对Living Library理念在国内的迅速提升以及有效延伸服务深化服务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活动结束后的调查,了解到大家认为这次Living Library活动很有新意,能和专家进行交流收获很多。之后,Living Library活动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发起,成为一项常规活动。“鲜悦”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赋予Living library的专有名称,寓意着“鲜活愉快地阅读”,对阅读过程进行了具象的描述,期望“书”与读者进行轻松、愉悦、平等的面对面深入交流,双方有良好的互动。鲜悦(Living Library) 的理念是“以人为书、分享智慧;交大薪火、传承你我”。

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的现状及特点

活动的运行模式

鲜悦(Living Library)由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生社团——学生管理委员会作为主办方,于2009年3月18日开展首期活动以来,至2014年4月24日共举办37期(参见表1),收藏“图书”共62册,共有1200余名读者直接参与。

活动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图书馆指导下的学生社团责任制,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活动选题、拟定“书目”、撰写介绍、前期宣传、会务、后期报道等流程,图书馆负责审核和监督。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热情与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学校各院系,自身也是读者,在与鲜悦(Living Library)“书目”及读者接触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有利于活动的推广。

“书”的选择

“书”的产生经过慎重选择: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由读者、馆员推荐,即被动推荐;二是通过发送邮件、在活动主页(http:// living.lib.sjtu.edu.cn/)填写网络表单方式(在建中)自荐成“书”,即主动推荐。产生的备选书单由承办方负责召集读者代表进行讨论与选择,确定活动主题及选用“图书”。

选“书”原则及范围:在发掘上海交通大学校内特色人物成为“书”的同时将视野拓宽到全社会,倾听读者心声,贴近读者学习与生活,跟踪前沿热点话题,不单一追求“书”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对“书”的身份、地域、专业没有限制,而聚焦于“书”的独特性与其乐于分享的态度,且所有的“书”不收取任何劳动报酬。2009年6月17日第7期活动邀请到一名哈佛商学院中国籍毕业生作为“馆际互借”的一本“书”,与读者分享从乡村学校到哈佛商学院的独特经历,而“书”自身也有强烈的意愿与读者沟通,现场气氛非常融洽。

对“书”进行编目便于读者查阅信息:设有出国留学、外语学习、思想道德与人生导航、校园生活、社交技巧、考研指导、考试与论文、艺术人文、面试就业、馆藏利用等10大类主题,将会根据“图书”资源和读者需求进行扩展和丰富,每本“书”都有索书号、书名、出版单位、简介等信息,方便读者借阅。

活动的显著特点

鲜悦(Living Library)提倡的自由、轻松、平等、深度的沟通,让每个读者都能够有机会和“书”进行一个面对面、深层次的交流,读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去了解一本“书”,同时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书”在这过程中也可得到更多灵感和信息。因此,鲜悦(Living Library)与讲座、论坛等传统形式相比较,具有即时互动、平等交流、自由讨论、深度沟通、相互学习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借阅流程便捷:不预设门槛,校内外有兴趣的读者均可参加,网络预约(http://living.lib.sjtu.edu.cn/index.php/sign)与现场借阅相结合,读者只要填写登记表即可参加活动。

交流内容富有弹性,鼓励读者撰写书评,并支持线下交流:每本“书”会预先设定一个具体的交流主题,但不局限于主题,双方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适当扩展;鼓励读者在活动主页发表“读者来信”,或撰写书评发往活动公共邮箱,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鼓励“书”与读者之间互留联系方式建立线下联系,使交流得到拓展和延续。

读者群体与现场人数有效控制:主要为在校师生,同时欢迎校外读者的参与。为保证效果,根据借阅读者数量,将读者进行分组,一般为5人一组,各组在指定时段前往活动场地与“书”进行30~45分钟的交流。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在每个场地安排1名“小秘书”负责现场人数控制。

活动周期及时间安排合理:除去寒暑假,活动保持每月一期的频率,既能保持活动的连续性,又能有充分筹备时间保证活动质量;考虑到上海交通大学在校生的课程安排,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三的下午,活动时长一般为2小时。

活动场地条件优越:安排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馆的小组学习室,每间能容纳5~20人,如同期有多本书,则安排相邻的若干小组学习室,做到一“书”一室,避免互相干扰,同时方便读者“串门”借阅不同的“书”。

设有总服务台:将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作为每期活动的总服务台,主要职责为活动内容咨询、现场借阅手续办理及活动场地导引。

“书目”数据库完善:通过鲜悦(Living Library)主页网络平台的搭建,完整存储“书目”信息,为活动长期开展提供机构仓储的空间。“小秘书”同时负责文字现场及影像记录工作,在征询“书”与读者意见后,将口语化的对白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主页发布,让未能参加活动的读者也能分享交流成果。

运行成本低:由于鲜悦(Living Library)是一项公益活动,“书”和学生组织都甘于奉献,不追求物质回报,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有丰富的场地资源,因此活动主要成本为必要的实物宣传品费用。

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效果分析

鲜悦(Living Library)是一个充满新鲜资讯、朝气蓬勃、灵动活跃的新型图书馆,搭建了一个自由、炫动的交流平台,目的就是对人的思想、知识、经验与阅历这种隐性知识更好的进行挖掘、组织和传播,对读者、“书”、组织者、图书馆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经过37期活动,鲜悦(Living Library)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活动形式及理念得到参与读者的广泛认可,未参与过活动的师生大都对活动有一定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够来体验。根据读者留言、主动回访信息,参加过活动的读者普遍表示鲜悦(Living Library)带给他们很大收获,对以后学习、工作、生活安排及人生规划有不同程度的启示和帮助,甚至出现了忠实的活动关注者。

鲜悦(Living Library)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已成为一种常态的服务机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IC2创新支持计划特色板块的品牌活动之一,正从起步阶段逐渐走向拓展、深化和提高的阶段。

(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表1 鲜悦(Living Library) “书目”信息统计表

猜你喜欢
上海交通大学交流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机器人比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图书馆
去图书馆
《疾风图》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