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控制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内部保障机制探究

2014-03-17 00:04汪翠翠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发展过程党员发展质量保障

汪翠翠

摘 要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而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发现当前高校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入口把关不严、程序流于形式、长效教育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高校需将党员发展过程作为党员质量保证的关键视角,建立阶段性标准,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 发展过程 党员发展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是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如何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不稀释质量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加强党员发展的过程控制则是高校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笔者以浙江农林大学党员发展为调研对象,以PDCA过程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党员发展质量的内部保障机制进行探讨。

1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理论依据

所谓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体系是指为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而进行指挥和控制的体系。①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认为质量形成于生产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它特别关注过程质量的管理,将过程管理视为管理的核心。而学生党建工作也正是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②这与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相符合。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中其基本理念是侧重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把输入、过程、输出质量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和评价。③所谓输入是指普通高校学生,输出即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而其中的关键则是转化过程,理应是可控制、可操作的党员发展培养过程,一名学生要成为成熟的党员,需要经过三个重要时期,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预备党员考察期和正式党员后续发展期。

2 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入党前教育不够扎实,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入党动机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过程中需要考察的重要内容。④对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发现,动机呈现多样化,存在增加就业资本、父母要求、从众攀比等。在不良动机的驱使下,党员出现入党前后思想行动差异大的现象。各学院党委虽在入党前集中组织党校学习与结业考试,但因教育内容乏味、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效果不明显。

(2)党员的入口标准出现偏差。党支部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否能成为预备党员主要标准如下:一是学习成绩优异;二是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三是群众基础好,往往是同学认为的“老好人”;四是就业质量高低等。这样的党员发展标准忽视思想指标的比重,是对党员发展标准的歪曲。

(3)组织过程控制不严,程序流于形式。形式性的过程监控是党员质量保证的致命伤害,入党联系人是考察过程监控质量的关键人。然而在考察过程中常因入党联系人的责任感问题而缺乏实际效果,考察谈话和支部大会民主评议只谈优点,避谈缺点,各个环节流于形式。

(4)长效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后续继续教育缺失。党员发展过程中党校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对于预备党员则教育与管理缺失,超过八成的预备党员指出入党后没有参加集中的党校理论学习,超过六成学生未被党组织谈话。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与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活动载体和内容缺乏新意。

3 大学生党员发展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

3.1 建立党员发展分阶段目标,构建发展目标机制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学生党员应该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追求者。为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培养的大学生党员须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因此,党员发展过程中应将培养对象的思想作为考察关键内容,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预备党员转正考察期、正式党员的后续发展期三个阶段的目标标准,以思想入党程度作为阶段目标的核心内容,将入党详细操作环节作为控制阶段目标的方式和方法。

表1 党员发展过程分阶段目标及控制环节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充分运用入党联系人谈话、撰写思想汇报、党校学习等评估申请人入党动机,根据团组织推优数据考察群众基础,思想汇报积极性考察申请人入党主动性。预备党员转正考察期,考察标准逐渐提升,全面考察申请人的思想、生活表现,运用入党介绍人谈话、上级党组织预审、政审、公示等环节充分听取党内外意见,全面评估被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成为正式党员后,需通过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小组会议、社会志愿服务等环节,保证正式党员积极参与到后续教育中,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中。每个控制环节都需严格把控落实,对于出现不符合标准的及时给予淘汰。

3.2 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发展管理机制

制度是党员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联系人是党员培养教育的落实者,制定联系人工作考核责任制,要求入党联系人及时批改思想汇报,交流、澄清模糊认识,修正错误观点。将联系人与被联系对象的了解情况、谈话记录和被联系人的进步情况作为考察依据。构建监督机制,注重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实行党员挂牌制度、党员问卷评议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定期反馈制度、党员服务实践档案记录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约束党员,增强党性,保证监督工作取得实效,不流于形式。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和建议,⑤保证学生党员同志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建立党员激励制度,积极开展优秀党支部评比活动、优秀党日活动评比、优秀党员干部及优秀党员评选等,通过表彰先进,为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确立标杆和榜样。

3.3 把握培养和教育时机,创新教育培养机制

入党前的启蒙教育和入党后的继续再教育是党员发展的两头,需予以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是入党启蒙教育的重要契机,各基层党组织应将知党爱党信党作为教育内容,通过“包围圈式”方法,帮助大一新生播下信仰的种子。对于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不容忽视。一是应系统地、有计划地对预备党员进行深入的党性教育,开设“预备党员学习班”,丰富学习内容,继续教育内容注重贴近学生关心的问题,符合学生党员的思路,引导大学生了解各项权利,从而发挥更突出的先进性;教育学生党员学会权利和责任的结合,真正将党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状态。二是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继续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开拓党员后续教育的新阵地,增强后续教育的时代性,启动大学生党员教育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成长。

本文为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运用过程管理理论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内部保障机制研究 》(编号:DJYB2013009)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黄金盛.运用ISO9000 族标准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体系的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9).

② 周济.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③ 李明.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④ 刘泽义.论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

⑤ 向先孟,戴毓军.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发展过程党员发展质量保障
简析越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浅谈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浅谈我国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