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与媒介公信力

2014-03-18 16:56李乾
大陆桥视野·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李乾

摘 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媒介公信力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双百目标”的历史背景下,媒介健康发展与公信力的树立和维护,不仅取决于媒介自身的软硬件设施的更新完善和创新精神,更取决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本文旨在论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与媒介公信力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媒介公信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格局。新闻媒介不断调整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发挥了积极舆论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广告等有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有损媒介公信力的不良作风和现象,成为当今新闻工作者与新闻媒介不得不反思的问题。

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与媒介公信力的关系

新闻工作者是从事新闻相关工作,负责采集、编辑、报道新闻事件,并具备一定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是媒介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体。因此,新闻工作者是具有双重性的社会人,这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遵守社会公德,还要遵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指南与准则,也是树立媒介公信力的重要基石。

媒介公信力是媒介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它是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媒介必备的具有价值的内在品质。因此,失去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媒介便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内在意义,树立媒介公信力更是无从谈起。

1.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树立媒介公信力的内在要求。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树立媒介公信力的内在要求即:媒介报道新闻事件要求真实、客观、公正、准确,这既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之心,也是媒介公信力之魂。如:《华盛顿邮报》时任主编格雷·勒姆力排众议坚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秉持公正、客观、捍卫公众知情权,报道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丑闻”事件,使《华盛顿邮报》在受众和社会中树立了较高的公信力。

2.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树立媒介公信力的基石。媒介公信力的树立或丧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坚守或迷失,失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会给新闻工作者、媒介、受众甚至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例如,《新快报》记者陈永州违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对未经直接采访并核实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甚至收受他人“好处”、“酬劳”,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其行为已严重违背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触犯法律,其行为不仅给记者个人、企业、股民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也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形象和媒介公信力。

3.树立媒介公信力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目标。媒介要赢得受众与社会的信赖,抢占发行市场,获得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树立媒介公信力则是最好的方式与手段。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不仅旨在规范和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也旨在树立和维护媒介公信力这一长期目标。例如,公信力是人民网办网宗旨之一,人民网坚持新闻工作职业操守,在新闻事件的采集、编辑、报道的全过程秉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抵制不良作风、有偿新闻和虚假宣传的影响,在受众与社会中树立了权威性和影响力,并拥有较高的公信力,这不仅有利于人民网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再如,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对新闻工作者一再强调“真实、准确、客观”,坚持新闻工作者的操守和职业道德,最终在新闻界和社会树立了正面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加强和完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媒介公信力

加强和完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对提升媒介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某些媒介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以牺牲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媒介公信力为代价,进行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广告、收受他人好处利益,出现“不敢说、不好说、不能说”和“说好话、说偏话、说谎话”的不良现象,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强和完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维护和提升媒介公信力。

1.加强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的自律。新闻工作者和媒介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和媒介在道德意识和行为层面上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并在新闻工作中得以体现的准则。这种自律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对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的“正当”和“过失”行为作出界定。加强和完善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的自我规范,细化新闻工作的规定和规范,强化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的道德法律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价值观和职业理念,坚决防范不良作风的影响。

2.加大对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监督,健全完善媒介内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选拔机制,不要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要以考核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知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等为考量,以树立和维护媒介公信力为最终目标,对新闻工作全过程严格把关、认真负责,从源头杜绝和防范有违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有损媒介公信力的不良现象。同时,新闻媒介监管机构要切实发挥对新闻媒介的监督指导作用,当好媒介外的“把关人”。对于严重违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损害媒介公信力的不法行为,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惩治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让相关不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3.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新闻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政策和法制环境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媒介产业政策是媒介的生命线。一项积极的鼓励性政策可能催化众多媒介的诞生和发展,反之则会让媒介的前景黯淡。现在有一些涉及新闻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如,记者和新闻媒介维权主要靠宪法、民法、刑法等大法,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关新闻工作的司法解释,但这些原则性解释,往往不够细化且难以操作,造成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的很多权利很难得到合法保障。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新闻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迫切意义。

4.大力营造有利于新闻工作和媒介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媒介,媒介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空间包括媒介与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媒介内部诸要素的结构状态,是媒介与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健康和谐的媒介外部环境有利于媒介发展,媒介发展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媒介的健康有序发展又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因此说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媒介良性发展的后盾。

三、结束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双百目标”指明了方向。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要不断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加强和完善职业道德和自身建设,“新闻工作者强则新闻媒介强,新闻媒介强则新闻事业强”,用崇高的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和媒介公信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娜娜.虚假新闻折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之我见.攀登(双月刊),2008年第27卷(总第161期)203页.

[2]张国平.学子论文:浅析我国媒介公信力提高之对策.

猜你喜欢
新闻工作者
深入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
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闻工作者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扩大视野 更新知识
新闻控制、采编话语权与报道影响力分析
论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三个维度
论新闻工作者如何正确把握新闻情感
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嬗变与发展
新闻工作者要潜心践行“实事求是”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