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指导

2014-03-18 19:28曹磊磊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困难

曹磊磊,赵 婷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指导

曹磊磊,赵 婷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程度之重、时间之长、危害之大日益凸显。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特征使其就业更加困难。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帮助其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积极就业,理性择业,为医疗事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就业指导

近年来,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国家和高校资助体系(如助学贷款、奖/助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等)照顾,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但不可否认,随着高校扩招步伐加大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已从“个别”渐进到“部分”,尤其是医学院校。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从近3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来看,近28%[1](我院资助管理中心提供)的学生被认定为贫困生,他们以弱势群体的身份存在着,承受了其他学生无法体会的压力。面对“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弱势地位,需要高校及整个社会高度关注。

1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

1.1 目的性强,就业层次低

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运作、双向选择制度,虽然院校为学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实际上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找寻工作单位。医学院校因专业性强,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少选择专业以外的其他岗位。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需尽早担负家庭重担,求职活动经费匮乏,社交圈子狭窄,再加上用人单位招聘不规范等,使得其求职和择业的机会大大低于其他学生。他们往往急于求成,只要有医院同意签协议,会即刻与其签订就业协议,而不考虑医院层次如何,也不考虑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没有帮助。

1.2 地域受限,就业选择性小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以我院为例,每年2 00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有80%来自苏北地区,其中超过50%的学生来自农村。其父母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孩子读完大学即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殊不知,在就业实行市场运作、双向选择的今天,读完大学不再是前途光明,读书脱贫的希望很可能成为泡影,大学毕业即面临着失业,从而导致读书致贫。再加上很多学生父母会要求孩子选择离家近的单位就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就业的选择性。

1.3 心理特征

1.3.1 自卑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有主观的、客观的、家庭的、社会的等,但主要还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物质的匮乏,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社会关系不及其他学生,在遭遇求职挫折后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缺乏自我推销的勇气,从而失去求职的信心,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出怯场。具体表现为:在择业中总是拿不定主意,过分自卑,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显得没有自信。在面临问题时,不敢向老师或者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只能独自承担。在同岗位竞争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仅仅在专业课程成绩上有点优势。笔者从对所带年级694名学生18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分析结果看出,18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分比其他学生的平均分高4.32分,这算是他们的一个小优势,但是从大学期间参与的活动、获得的奖励、任职情况及英语、计算机水平等综合操评情况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劣势太过明显,很多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活动和获奖寥寥无几,甚至于空白。不得不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软实力方面有很多不足,阶段性的不足经过大学5年的积淀使得他们慢慢变得自卑,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

1.3.2 贪慕虚荣 盲目追求社会知名度高、经济实力雄厚的就业单位,目的是让别人看,而不是为了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形成不健康的虚荣心理。有些学生择业时不考虑工作实际,攀比工资待遇,而不是着眼于发展前途更好。很多医学生宁愿不就业,也不到二级医院,仅仅是因为怕被别人笑话。

1.3.3 焦虑彷徨 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感困惑。一方面,需要通过就业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因而出现焦虑不安心理。他们在择业时经常处于仿徨之中,求职面试过程中经历挫折后,常会陷入苦闷之中,焦虑彷徨的心理严重影响其就业与择业。

1.3.4 期望值过高 从小到大充分体会到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影响和负担,有的学生甚至把考上大学作为“鲤鱼跳龙门”的唯一机会,希望通过高等学校的学历改变家庭、个人命运,希望能够跳出寒门、出人头地,这种心态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甚至忽略了自我能力和就业层次的匹配,无形中缩小了就业范围,偏离了就业实际,甚至错失了本该拥有的理想就业机会。

1.3.5 浮躁 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差距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心理失衡,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浮躁心态,抱怨社会不公。即使在寻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岗位时,由于过于在意和担心,在等待录用过程中,也会忐忑不安、焦急浮躁,甚至失眠。浮躁的心态势必影响笔试和面试的发挥,无形中影响了就业,降低了就业质量。

2 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

2.1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引导他们充分估计就业难度,为自己准确定位,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总体就业形势等结合起来作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1]。

2.2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减轻就业压力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看待竞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了解自身的兴趣、专长、才能,清楚自己的能力程度,使他们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对照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来主动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鼓励他们抛弃“贫困”观念,自立自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就业中的困难和挑战[2]。

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宣泄,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健康,以应对将来的就业和求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转移注意力,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减轻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或老师倾诉,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及时解除心理困惑。

2.3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2.3.1 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在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者是辅导员,辅导员要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同学校勤工助学部门一起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结合起来,转变资助模式,实现“资金式”资助向“能力式”资助,“输血式”资助向“造血式”资助转变,设置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3]。

2.3.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高校就业指导相关工作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根据就业需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竞争、开拓创新和生存发展意识,以尽早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

2.3.3 开展就业技能和技巧训练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家庭经济闲难学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求职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等。

2.4 做好推荐工作,寻找就业途径,拓宽就业渠道

要特别重视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推荐工作[4]。在引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对这个特殊群体予以特别的关爱,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资源,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与招聘单位接触的机会,使用人单位真正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的品质和才能。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一些对口的单位,在向用人单位介绍情况时,要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早就业。此外,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培养,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介绍与解读,避免不必要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江苏省2013年毕业大学生53.2万人,其中研究生4.5万人,本科生24.5万人,专科生24.2万人,较上年增加0.6万人,总量略有增加,加上外省江苏籍学生及往届毕业学生大约65万人,这些毕业生绝大部分将选择在江苏就业,而全国2013年毕业大学生约699万人(我院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抓住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工作;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先就业、后择业也许是一个办法,先解决生存的问题,而后是发展的问题。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在就业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关键是切实把握其就业特征和心理特征,在加强资助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的就业帮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帮助其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积极就业,理性择业,为医疗事业的稳定、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1]方敏,张清.当前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特征与指导[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44,248.

[2]尤莉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河学刊,2011(5):156-158.

[3]王以雷.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理论观察,2012(2):162-163.

[4]洪美珊.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文教资料,2011(6):187-189.

G414.1

A

1671-1246(2014)05-0009-02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选择困难症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