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以及与财税补贴的关系研究

2014-03-18 04:13王昕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回归分析

摘要:基于沪深两市62家农业上市公司的2012年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政府财税补贴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企业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影响,资产负债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负影响,负债、主营业务收入、总利润、员工学历对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二是政府财税扶持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有显著正影响,促进系数达0.711。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农业企业改进研发投入的建议,并提出政府激励农业企业研发、提高研发资金利用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 研发支出 财税补贴 回归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代表,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1]。截至2011年底,我国沪深两市共有2367家上市公司,其中涉农企业89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3.76%;沪深上市公司总资产为690749亿,其中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为3622亿[2],资产总额占全部的0.52%,农业上市公司整体规模较小,发展缓慢,农业科技水平偏低是造成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为促进农业企业科技研发,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其提供了大量财税扶持政策,但这些优惠却成为企业“背农”经营的便利条件,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实力长期偏弱。2011年全国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6.7%,但在700多家农业企业中从事研发的企业仅有25%,研发人员比重仅为9.6%;2011年我国农业类研发支出96亿,农业类研发支出与GDP比值仅为0.067%[3],财税扶持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内部因素及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一、政府对农业企业的财税补贴方式

农业上市公司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具有法人地位并依据资本额度来承担有限责任的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有农业上市公司89家。

我国政府对企业研发的财税补贴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补贴,在财政预算内给予财政补贴,补贴对象一般是有较高社会收益或有助于实现政府特定目标的研发项目。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国家科技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二是间接补贴,政府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将部分应缴纳税通过减免等方式促进企业开展研发。其目的是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弥补研发造成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平等。直接补贴是政府对明确项目给予明确用途的资助,属于事前资助,这里政府与企业是合作者,政府给予企业的直接补贴能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降低产品的公共物品特性所造成的企业损失,企业也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间接补贴没有明确的资助内容,多数属于事后资助,需要政府引导企业成为研发主体,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研发活动,对研发成果的推广给予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占有市场空间并获得利润,维护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首先,不同类型的企业研发需要和研发投入差别较大。根据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其分为两类,生产型农业企业以种子、饲料、农产品原料的采集加工为主,多数位于生产上游;运营型农业企业以农产品包装和加工为主进行市场销售运营,多数位于生产下游。一般来说,生产型农业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会较为迫切;运营型农业企业位于生产下游,更多负责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对市场依赖较高,研发需求较低。因此,生产型农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多于运营型农业企业。

其次,企业规模大小影响企业研发积极性。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通过开展研发来获取领先技术和利润,随着规模增大,规模效益使得企业研发成本下降,利润的驱使会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当规模大到具有垄断优势时,由于研发边际成本提高,研发机会成本也提高,研发边际效益减少,企业研发投入动力下降,此时可能出现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研发投入下降的情况。中小型企业迫于生存压力而导致的研发动机强烈,但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偏小,多数处于发展成长阶段,几乎不存在垄断性企业。农业研发周期较长,面临市场、技术和自然的三重风险,规模大的企业抵御风险进行研发活动和承担相应风险的能力强。

再次,资金是研发投入的直接保障。充足的资金可以来源于企业收入和利润,也可以由负债融资提供。Batty Dasgupta(2006)发现财务中负债比率与研发投入负相关,原因归结为规避资金风险[4]。张明(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效益和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研发资金是企业开展研发的必备条件[5]。因此,本文认为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有限,效益好的企业会更多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研发,而效益较差、负债较高的企业则会降低研发投入。

资金是开展研发的条件,技术和人才是研发成功的保证。研发实力由技术性资产和技术类人员组成。技术性资产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类人员可以提高企业识别研发机遇的能力,更加重视研发活动,是企业研发成功的保障。因此,研发实力越强的企业,利用已有的技术和经验会更快更好地完成研发;高水平技术人员能够抓住研发机遇,重视科技研发支出,形成学习和创新的企业环境。

结合已有研究,政府财税补贴可能对企业研发支出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企业加大研发支出,形成与政府财税补贴的杠杆效应。杠杆效应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企业有更大的积极性和更充裕的资金开展研发,会增加研发支出。二是企业总体研发支出不变,政府财税补贴取代了原本企业打算研发支出的部分,形成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体现在当政府财税补贴了即使在没有补贴时企业也会研发的领域,企业可以直接用政府财税扶持取代企业支出,利用节省的资金开展其它获利活动。本文认为,由于农业研发风险多样,研发项目多为重点农业技术和应用类农产品研发,农业企业资金规模和研发能力有限,政府补贴对来缓解资金不足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政府对其扶持的有效手段首推财税补贴。结合上文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endprint

H1:农业上市公司生产型企业研发投入高于经营型企业;

H2:农业上市公司规模越大,其研发投入越多;

H3:农业上市公司效益越好,其研发投入越多;

H4:农业上市公司研发实力越强,其研发投入越多;

H5:政府对农业企业科技资助越多,农业企业研发支出水平越高。

(二)模型设定

针对上述假设,首先将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农业企业内部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找出哪些内部因素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然后将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政府科技资助作为解释变量,其它内部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偏相关分析和最小二乘估计分析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基本模型是:

RD=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

+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

+β11x11+ε1 (1)

RD=β12GI+β13Control+ε2 (2)

其中RD表示农业上市公司科技研发支出;Xn表示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内部因素;βn是其各个因素的影响系数;β0是未知因素所产生的影响;GI表示政府财税补贴;Control表示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其它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根据第一个研究结果而定;β12表示政府科技资助的影响系数,表示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程度;ε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数据来源

以农业上市公司2012年的财务报表作为数据来源,按照农业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类型和上市时间,从农林牧副渔等行业中均衡选取样本。剔除容易对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ST公司;由于刚上市的企业各方面还有待规范,政府对其科技资助也不全面,因此剔除2011年和2012年上市的农业公司。最终选取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62家数据完整的农业上市公司,数据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四)变量选取

将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具体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在2006年之前,证监会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研发支出,2006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增加科目“开发支出”并在报表附注中表示为:对于前期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中期研发阶段的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研发活动结束后研发支出确认为“管理费用”中披露的“研发费用、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科研费”等。政府研发资助在“营业外收入”中的政府补助里,通过挑选政府补助明细中与科技研发相关的补助,最终确定政府研发资助。

对于农业企业研发支出的内部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11个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

1、农业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类别。本文设置行业类别的虚拟变量研究其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将样本分为生产型农业企业和经营型农业企业。生产型企业以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经营型企业以产品市场贸易为主。当样本属于生产型企业时,虚拟变量取“1”;当属于经营型企业时,虚拟变量取“0”。

2、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和偿债能力。选择总资产、总负债、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的规模和偿债能力。其中资产负债率用负债与资产比值表示,衡量企业融资后资金利用情况,作为财务杠杆指标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

3、农业上市公司效益。选择总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表示企业的运营和效益,代表企业当前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4、农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选择利润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表示样本企业的发展能力。利润率用总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表示,主营业务增长率用连续两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差值与前一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表示,代表了企业效益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能力。

5、农业上市公司研发实力。选择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本科及以上人员比率表示企业研发实力。技术资产比率用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开发支出各项之和与企业总资产的比值表示。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体较为理想,平均达1152.31万元,但各企业研发支出幅度较大,最少的大江集团2011年仅支出7万元研发费用,最多的中牧实业则有7000万元;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税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类似,政府在2011年对样本企业平均研发资助600多万元,用于农业科技领域的研发补贴偏低。资产负债方面,样本企业基本保持了稳定和安全的资产负债率,平均资产负债率在56%,略高于国际通行的标准值50%;获利方面, 样本总体利润偏低,总利润均值在3.6亿,利润率也偏低,平均利润率仅为12%,而且出现了部分负增长的农业企业;主营业务增长率方面,样本企业表现出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增幅在21%;技术资产和技术人员方面,与IT、生物类上市公司相比,农业上市公司技术资产和技术人员比率较低,研发队伍规模偏小,员工专业技能和员工整体素质偏低。

(二)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检验

为提高方程的有效性和严谨性,采用容差法(Tolerance)和方差膨胀因子法(VIF)判断各自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运用SPSS18.0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容差值多数在0.5以上,VIF值均在10以下,说明方程模型符合多元线性回归要求,回归结果有效性与可信性较强。下面对模型总体进行分析。

从表4可看出,模型总体解释能力较好,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达75.4%,即以上内部因素能够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75.4%做出解释,方程的拟合度较高。从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看,F检验用来考察回归模型中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F统计量为16.031,且Sig为0.00,拒绝模型整体不显著的假设,说明模型整体上是高度显著的。D-W拟合程度值为2.045,说明变量间自相关性很低,研究模型有效。endprint

下面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具体见表5:

表5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总利润和利润率呈显著关系。其中研发支出与企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总利润和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总负债、企业行业类别及本科以上比率与研发支出无显著相关关系。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企业内部因素变化是否会引起研发投入的变化,为保证各变量值在同一数量级,将研发支出、总资产、总负债进行对数转换。为保证新加入的自变量不会对方程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采取逐步回归方法,直到方程内没有变量可以剔除为止。

表6表明,企业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与研发支出关系显著。其中资产负债率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其余为显著正相关;总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与研发支出无显著关系。

(三)财税补贴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检验

下面分析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结合已有结论,将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作为控制变量,采取偏相关操作,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7、表8可看出,通过偏相关检验发现政府财税补贴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13。通过回归分析看出,在控制了企业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后,政府财税补贴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促进系数为0.711。即政府补贴一元,农业企业会相应增加研发支出0.71元。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选取62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影响;资产负债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负影响;负债、主营业务收入、总利润、员工学历对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农业企业在研发支出方面差异性不明显。研究结果说明首先农业企业达到一定资产规模、具备充足资金、未来预期有良好发展时,会增加研发投入,从容应对研发风险,顺利完成研发任务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利润;其次农业上市公司尽量避免用负债资金进行研发活动,更倾向用自有资金开展研发,降低了研发的资金风险;最后技术资产和技术人员是企业顺利研发的保证,在技术层面上确保企业的研发成果有较高的成功率[6]。

实证分析表明,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企业研发支出促进的弹性系数为0.711,有明显的激励效果。因此,政府加大农业科技资助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向农业科技领域放贷并制定合理的研发项目是必要的。对大中型农业企业,政府要促进其建立研发中心,开展重点领域的研发,重点保护研发成果,形成涵盖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和扩散等各环节的产权界定与保护的制度体系,减少技术溢出,保证市场竞争公平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政府要规范其研发行为,有针对性资助明显带有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对重点农业和特色农业给予扶持,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彭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01—217

[2]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M]. 2012:217—233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上市公司分类数据[M].2010:376—380

[4]Batty Dasgupta. What Dete-

rmines Industrial R & D Expendit-

ure in the UK Institute of Econo-

mic and Social Research, 2006

[5]张明.科技起飞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J].清华大学学报,2007(12)

[6]刘惠.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05)

(王昕,1976年生,辽宁阜新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讲师。研究方向:财经理论及教学)endprint

下面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具体见表5:

表5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总利润和利润率呈显著关系。其中研发支出与企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总利润和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总负债、企业行业类别及本科以上比率与研发支出无显著相关关系。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企业内部因素变化是否会引起研发投入的变化,为保证各变量值在同一数量级,将研发支出、总资产、总负债进行对数转换。为保证新加入的自变量不会对方程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采取逐步回归方法,直到方程内没有变量可以剔除为止。

表6表明,企业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与研发支出关系显著。其中资产负债率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其余为显著正相关;总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与研发支出无显著关系。

(三)财税补贴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检验

下面分析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结合已有结论,将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作为控制变量,采取偏相关操作,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7、表8可看出,通过偏相关检验发现政府财税补贴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13。通过回归分析看出,在控制了企业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后,政府财税补贴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促进系数为0.711。即政府补贴一元,农业企业会相应增加研发支出0.71元。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选取62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影响;资产负债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负影响;负债、主营业务收入、总利润、员工学历对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农业企业在研发支出方面差异性不明显。研究结果说明首先农业企业达到一定资产规模、具备充足资金、未来预期有良好发展时,会增加研发投入,从容应对研发风险,顺利完成研发任务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利润;其次农业上市公司尽量避免用负债资金进行研发活动,更倾向用自有资金开展研发,降低了研发的资金风险;最后技术资产和技术人员是企业顺利研发的保证,在技术层面上确保企业的研发成果有较高的成功率[6]。

实证分析表明,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企业研发支出促进的弹性系数为0.711,有明显的激励效果。因此,政府加大农业科技资助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向农业科技领域放贷并制定合理的研发项目是必要的。对大中型农业企业,政府要促进其建立研发中心,开展重点领域的研发,重点保护研发成果,形成涵盖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和扩散等各环节的产权界定与保护的制度体系,减少技术溢出,保证市场竞争公平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政府要规范其研发行为,有针对性资助明显带有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对重点农业和特色农业给予扶持,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彭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01—217

[2]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M]. 2012:217—233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上市公司分类数据[M].2010:376—380

[4]Batty Dasgupta. What Dete-

rmines Industrial R & D Expendit-

ure in the UK Institute of Econo-

mic and Social Research, 2006

[5]张明.科技起飞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J].清华大学学报,2007(12)

[6]刘惠.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05)

(王昕,1976年生,辽宁阜新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讲师。研究方向:财经理论及教学)endprint

下面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具体见表5:

表5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总利润和利润率呈显著关系。其中研发支出与企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总利润和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总负债、企业行业类别及本科以上比率与研发支出无显著相关关系。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企业内部因素变化是否会引起研发投入的变化,为保证各变量值在同一数量级,将研发支出、总资产、总负债进行对数转换。为保证新加入的自变量不会对方程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采取逐步回归方法,直到方程内没有变量可以剔除为止。

表6表明,企业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与研发支出关系显著。其中资产负债率与研发支出显著负相关,其余为显著正相关;总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与研发支出无显著关系。

(三)财税补贴对研发支出的影响检验

下面分析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结合已有结论,将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收入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技术人员比率作为控制变量,采取偏相关操作,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7、表8可看出,通过偏相关检验发现政府财税补贴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13。通过回归分析看出,在控制了企业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后,政府财税补贴与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促进系数为0.711。即政府补贴一元,农业企业会相应增加研发支出0.71元。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选取62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技术资产比率和技术人员比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影响;资产负债率对研发投入有显著负影响;负债、主营业务收入、总利润、员工学历对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农业企业在研发支出方面差异性不明显。研究结果说明首先农业企业达到一定资产规模、具备充足资金、未来预期有良好发展时,会增加研发投入,从容应对研发风险,顺利完成研发任务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利润;其次农业上市公司尽量避免用负债资金进行研发活动,更倾向用自有资金开展研发,降低了研发的资金风险;最后技术资产和技术人员是企业顺利研发的保证,在技术层面上确保企业的研发成果有较高的成功率[6]。

实证分析表明,政府财税补贴对农业企业研发支出促进的弹性系数为0.711,有明显的激励效果。因此,政府加大农业科技资助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向农业科技领域放贷并制定合理的研发项目是必要的。对大中型农业企业,政府要促进其建立研发中心,开展重点领域的研发,重点保护研发成果,形成涵盖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和扩散等各环节的产权界定与保护的制度体系,减少技术溢出,保证市场竞争公平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政府要规范其研发行为,有针对性资助明显带有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对重点农业和特色农业给予扶持,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彭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基于转型经济背景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01—217

[2]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M]. 2012:217—233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上市公司分类数据[M].2010:376—380

[4]Batty Dasgupta. What Dete-

rmines Industrial R & D Expendit-

ure in the UK Institute of Econo-

mic and Social Research, 2006

[5]张明.科技起飞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J].清华大学学报,2007(12)

[6]刘惠.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05)

(王昕,1976年生,辽宁阜新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讲师。研究方向:财经理论及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回归分析
非处方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绩效压力对家族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数据的纵向分析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对我国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探讨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