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钱,你也只能在这里住一天

2014-03-18 18:43几秒
优雅 2014年3期
关键词:参观者瑞士艺术品

几秒

2007年10月,巴黎东京宫的屋顶上,一间绿白相间的小建筑,在沉沉的暮色中分外醒目。这是一家叫做“Everland”的艺术酒店,有趣的是它只有一个房间,室内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陈设:一间浴室、一张king-size的大床、米色躺椅、金色刺绣毛巾、陈满佳酿的迷你酒窖、黑胶唱片和唱片机……所有的细节都富于设计感,充满艺术气息。临窗眺望,便是巴黎的logo——埃菲尔铁塔,华灯初上,整个城市的夜景,一览无遗。

这座艺术酒店是瑞士艺术家Sabina Lang 和 Daniel Baumann(被称为艺术家二人组L/B)的作品。2002年瑞士世博会期间,应瑞士国家博物馆馆长吉亚尼?杰特泽之邀,他们在布格多夫建成了这座酒店。在Yverdon的湖边展出四个月后,这间艺术酒店带着它的旅行理念,开始了它的欧洲“巡演”。很多知名酒店,或者建在河边,或者立于湖畔,唯独这家只有一个房间的酒店,每到一个城市,要么是被放置在博物馆的屋顶,要么占据制高点俯览整个城市,而同时,它那有如雕塑般的精致轮廓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远远望去,究竟是住在里面的人在看风景,还是被作为风景观赏呢?

Everland不仅作为一件艺术品展出,同时也作为一间酒店维持着日常的运营:白天参观者纷沓而至,六点之后,则闭门谢客,接待入住的客人。只是,要预定到入住的机会,却是很困难的。除了不菲的价格之外,酒店的网上预订系统,完全是遵循机会原则,它会在一天的某些时段不定时开放预订。通过这种预订理念,Everland表现了它作为艺术品的社会隐喻所在,小小地调戏了一把社会的特权现象:即便你很有钱,如果不够幸运的话,你依然会被它拒之门外。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也意味着,酒店的入住者是一个开放性的群体:情侣、夫妻、当地人、外地人、富翁、老百姓、网络怪咖、艺术疯子……而拥有入住特权的人,付出的代价却是,在白天,你的私人空间会被暴露在公众好奇的目光中。

L/B二人毕竟是艺术家,而非建筑家,通过艺术酒店这种形式,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更多。艺术展是一种公共形式,而酒店的房间却是相对隐秘的私人空间,在这种碰撞中,不管是参观者还是入住者,都不得不开始去思考如何划定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问题。《1984》里,老大哥式的监视是人际间交往关系的一个失败案例,而在Everland这个案例中,入住者和参观者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重新拟定各自的权责,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解,当然这只是艺术中的和解,是一个理想,但是只要有一丝微光照到现实中,它便是成功的。

作为一种行为艺术,艺术酒店意味着生活与艺术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不再是作为对象的艺术品所拥有的专利,在这里艺术成为一种开放性的行为,成为一个事件,而非一个实在的对象。由于这个事件是未完成的——因为不停地有人退出、有人加入,严格说,艺术家并不是这件作品的唯一创造者,每一个参观者与入住者,都是这个无名事件的创造者。

或许,只有在这种生活与艺术、行为与艺术的混同中,人们才能体验到Everland承载着的理想性:有人说,走进去的时候,像是进入了宇宙飞船,瞬间被弹射到了另一个梦幻空间;有人说,现实生活终究不是艺术,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甘愿困在琐碎中;也有人说,从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只有一个房间的酒店无疑是荒谬的,但是Everland却又是个旅行酒店的典范……个中滋味,只有亲临,才能切己。而你是入住者,还是参观者,似乎已不重要。

Everland酒店预订参考价格:周一——周五:333欧元/晚,周末:444欧元/晚。

预订及查询网站:http://www.everland.ch

猜你喜欢
参观者瑞士艺术品
最美的蝌蚪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瑞士镇迷阵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