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职实训环节的思考与实践

2014-03-19 17:38杨立平狄春阳
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动机实训阶段

杨立平+狄春阳

5年高职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与衔接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对于该环节的认真研究和实践,有利于确定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使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职业教育未来在社会的认可度得以提高。本文主要从目前5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改革与实践、思考与特点分析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实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5年高职教育含中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层次衔接的问题。实习是最为重要的衔接环节,在很多院校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所在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了各种改革,这里就该问题将改革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目前在5年高职教育中,实习所涉及的问题是:时间安排、内容形成的理念和对学生的评价等问题。

实训内容安排的一分为二性 中职学习阶段的实训时间安排有两个概念:一是在哪个学期进行;二是每个实习单元应进行多少课时。现在通常情况下是第三学期进行钳工实习,第四学期进行发动机拆装实习,第五学期进行底盘拆装实习;每个单元实习时间分别是1周、2周、2周。钳工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功训练、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典型形状的制做;发动机的实习内容包括工具的正确使用和选择、发动机整体的拆与装、各种部件的测量检查;底盘的实习内容包括轮胎的更换、车轮的检查与更换、悬架的拆卸与检查。高职阶段(后两年)除去钳工实训没有外,其它实训也基本是两项即发动机电控与故障诊断和底盘(自动变速器)拆装(以往3年中职这两项也包括在内)。也就是说5年高职将其一分为二了。

实训内容理念的形成无差异 目前实训内容的形成理念主要是验证性和经验层面,即师傅手把手教,学生按照示范一步一步做,包括高职阶段也是如此,没有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真正含义和训练水平,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的高端特色。我们常说高职体现的仍然是“职”而不是高,即体现的是职业的高层次,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操作等的高水平。

学生的实训评价无差异 不论是高职还是中职对学生的评价都采用的是统一性和无差异性评价。所谓统一性评价就是学生完成的项目必须和教师演示的一模一样,出现操作误差就是错误的。这种评价,对于中职学生的经验层面的实训是可行的;对于高职学生——以思维培养为目标的学生,是很难客观评价学生操作项目水平的。而无差异性是指评价学生的操作思路无差异性,这主要是实训内容的形成理念所致,手把手地教学生不变型的做事,势必导致操作思路的一致性。

实训改革的实践

通过对目前实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学校对过去的实训环节进行了多方的改革,从而实现了理念转化、内容形成的层次化和多样化。

实训内容衔接理念的转变 所谓衔接是指中职阶段实训内容与高职阶段实训内容在思路上的区别,而不是将过去的所有内容一分为二地分不同阶段完成。为此应该进行实训思路的分段改革。

一是以经验层面的实训内容作为中职阶段的主要实操行为,在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实物(具体设备或总成)为载体针对性和单一性的行为。比如发动机拆装,就是以具体型号发动机为拆装对象,对其进行分解、清洗检查和组装。这一过程没有学生自己的思维空间,完全是按照教师的演示,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操作。训练的目的是熟练掌握拆装过程,而忽略逻辑思维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实训的初级行为。

二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实训内容作为高职阶段的主要实操过程,中职强调的是行为和结果,而高职强调的是思维过程。中职实训的载体是机构本身,而高职实训的载体是思维过程和操作方法。比如,拆装发动机是在没有教师演练的发动机上进行或在整车上进行深度拆装的过程。将发动机从车上拆下,利用了如下的知识和思维。其一,观察发动机的“安装方法,固定形式”,采用了什么“原理”。各种结构的应用。比如,发动机采用了几个固定爪,观察别的车型采用了几个,为什么不同,各自的特点等。目的是“观察提出问题”,再思考正确答案(这一过程和教师进行互动);其二,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利用过去所学的拆装知识(规定的机型),对于没有见过的发动机进行拆装,寻找共同的东西,发现异处所在,寻找各种方法进行拆装,目的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职业技能的高端所在。

实训内容的综合性 中职主要是经验性的,可以给出故障现象,通过实验验证是否正确(借助诊断仪验证故障部位,而并非追求故障点,主要是学会仪器的使用),比如,面对发动机抖动(人为设置一个缸无火)教师给出几种可能的部位,让学生验证是发动机点火部位,还是发动机固定部位的问题,而不用验证具体的故障点(发动机哪个缸,什么原因引起)。而高职突出的应是思维与逻辑推导的综合性故障诊断(利用仪器自己进一步查找故障点)。其一是利用与演示车型不同的车型,进行相同故障的判断与查找,这一思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学会实际中故障的判断与维修。其二是根据故障现象,应用所学知识借助于仪器设备,利用逻辑关系寻找故障点最终对其进行维修与排除。

引进国外的认证标准提高实际的工作能力 在自身进行改革的前提下,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学校在高职第五学期对学生使用英国IMI认证机构采用的分级制度的实操考核办法。该考核过程中注重的是基础扎实、规范操作、佐证留取。考试所确定的题目的水平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一致。该考核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家庭和社会需求。如取证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家庭缺陷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学生获得证书,学生自己就很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在诸如单亲家庭等问题会给学生带来经济困难的同时,也由于证书的获得而给诸多家庭带来希望(满足这一目的的前提是考题项目既有用,又不难,即分级的意义)。

思考与特点分析

改革的思考 由于5年高职的实训分为两个年级段进行,因此两个阶段的衔接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科学、实事求是地做好实训内容的确定、理念的更新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将直接影响未来高职的发展方向和生存基础。近几年,学校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使得实训的适应性、科学性、可行性等都在不断地为社会、学生和企业所认可。其次是做好两个实训阶段的衔接的意义,应该让更多的教师特别是负责实训的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否则改革将难以实施。实训教师是改革最前线的第一人,建立改革意识、深入思考改革方法、运用科学的手段、认真研究是一线教师最为重要的责任。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这几年一直在努力进行各种尝试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果。

特点分析 学校采用的两阶段实训内容和衔接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实现了中职阶段实训内容与高职阶段实训内容的有机结合。一改过去的内容层次的叠加现象,而失去了高职实训应突出的思维层面的含义。其二,突出经验实训内容为思维层面实训服务并奠定基础的思想。中职阶段以手把手的动手型实训内容为思路,注重动作、行为、模仿等内容,其目的是为高职阶段的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具备了修理中的拆装、构造、连接关系等机械基础的实训积累和能力,为高职阶段的以思维和逻辑为基础的实训创造了先决条件,从而完成了良好的衔接。其三,可以实现没有见过车型所出现的类似故障的精确判断。通过经验与思维两个层面实训的训练,使学生能够顺理成章地利用所学知识,对于未见过的故障进行合理分析。充分利用严谨的逻辑关系很有条理地判断故障原因、发生点,同时很快地进行故障的修复。其四,所学和所操作的知识和项目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两个实训环节中,其共性是和现实实际行车所出现的故障现象基本一致,处理过程也与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方法一致,充分体现了现场性和应用性。其五,注重基本功和基础训练,采用英国IMI系统培训非常注重基本训练,采用该方法培养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动作规范,实际的应用意识强烈,安全生产氛围浓厚。

以上是我们对于5年高职实训的一点改革和尝试,也有了一些经验。但还很不成熟,供同人参考也希望能共享并提出建议。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动机实训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