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2014-03-19 17:40程橙
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基本规律受训者体育运动

程橙

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指施训者和受训者在组织实施体育运动训练的实践活动中,依据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原理而确立的基本行为准则。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产生于训练实践,依托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它的提出是为了保障体育运动训练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施训者只有掌握和运用好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才能科学地组织训练活动,恰当地选择训练内容,正确地确定训练方法,有效地促进训练发展,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不是某一个人制定的某项规定,而是集体智慧在长期实践中的结晶,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科学提炼与智慧体现,它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了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一些规律,是体育运动训练有序进行的保障。

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来源于客观实践,基本规律也是如此。如同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一样,它经由实践得来,总结出一定的训练规律后形成训练的原则,进而使这一原则去指导训练活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循环往复式发展,有力推动着体育运动训练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对体育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式地彻底揭示它。同时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的,正是这种变化和发展,更需要我们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训练实际,更具指导性,以适应新形势下体育运动训练的要求。

基本原则体系的确立

研究和确立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要求 研究和确定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要注意把握普遍性、简明性和完整性。普遍性就是能指导体育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与训练实际密切结合,是普遍适用的科学原则;简明性就是要高度概括,不能太具体繁琐,能简单明了地阐述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指导规律;完整性就是要全面客观地阐明体育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统一的内在逻辑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内容。

确立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论服务于实践,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要在实践中利于运用,易于贯彻,符合客观实际所需;在适应性方面,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内容要与军事体能训练的相关方面相适应;在可实施性方面,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实施性强,可具体操作,易于指导;在变通性方面,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变化也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要确定起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体系。确定这一体系,既不能完全脱离前人总结的训练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也不能是原先的训练原则体系的翻版和已有的训练原则的堆砌,必须是在保留其合理成分基础上的发展,并对体育运动训练规律的重新认识,必须保证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概括性和逻辑体系的严谨性,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我国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确立,应从体育运动训练实际和基本原理出发,从实践中求取真理,借鉴同类训练的相关经验而不是全盘照搬,力求形成自身的特色。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活学活用,注重实效,以提高训练质量为最终目的。

把握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基本规律的关系 体育运动训练基本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训练基本原则是人们依据对训练规律的认知,结合体育运动训练的客观实际而制定出来的,渗透了某些主观因素。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正确性在表述方面是需要商榷的。显然,体育运动训练原则与训练规律不是等同的,我们在对规律获得认知中努力去将其提升为操作性较强的原则。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抽象的,需要人们不断在实践中产生认知,进而不断深化这种认知并形成具有实践意识的可操作性指导思想,所以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在训练基本规律和训练实践之间起一个纽带作用。也就是说,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就是将抽象的基本规律用语言表达出来。

基本原则的内容

健康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是指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以健康为前提去发展体能,训练措施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并且通过增进健康来提高学生体能,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Physical Fitness)一词最早源于美国。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健康状况决定了可利用的体能。所以,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发展体能的前提是拥有健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全面发展。

贯彻运用健康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从贯彻这一原则的根本目标上来说,我们所进行的体育运动训练是为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我们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活动必须要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第二,思想上要把健康性原则放在首位,以健康为训练的前提和目的,虽然在训练中我们提倡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的优秀意志品质,但是依然要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训练的进行要在维护和建立体能健康的范畴之内。所以,要让健康性原则深入人心。第三,健康性原则要贯穿于体育运动训练的始终,思想上要永远崩紧这根弦,在活动项目的选取、训练过程的进行中,都不要放松对健康的关注,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融入体育运动训练之中形成一个分支,永远伴随体育运动训练过程。第四,贯彻运用健康性原则不仅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引起重视,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训练中也要表现出来,如在训练中注意安全保护要考虑周全,关注设施的安全性能问题,做到提前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确保训练是在安全、健康、卫生的环境中进行。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活动力求多样化,使受训者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多加训练才可能向着更强发展,但只有全面训练,才可以使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都得以提升,所以,发展体能应在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上力求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得到有效训练。endprint

贯彻运用全面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强弱兼顾,全面发展是前提,强化薄弱环节是关键。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性、运动喜好不尽相同,所以身体状况也相去甚远,据对一些刚入学新生的体能检测统计,他们的体能发展是不平衡的,为了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还是要先顾及突破弱项,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全面发展与发展弱项兼顾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受训者的全面发展。第二,认清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二者的关系。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会使运动能力增强;同样,运动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若要全面发展须对二者协调训练。第三,选择合理的训练内容。训练的内容在整体规划中还要照顾到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实现的目标。第四,运动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遵循科学原理,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都是不足取的,它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伤害,这样反而影响了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日积月累之事,一天一个台阶地科学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讲科学、讲实际。

针对性与个体化训练原则 第一,个体化训练原则。体能训练是针对个体的训练,其目的是有效发展个体的体能。每名受训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条件是不同的,我们要因人制宜,确立适合于受训者自身实际情况的训练模式与方法。群体模式(如按建制施训)是大方向,对每个个体进行的个体化训练是实现群体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二,针对性训练原则。针对性训练是指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必须与作战要求、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等相结合,提升受训者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针对性训练是体能准备的一个重要措施和必经环节。

结束语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施训者只有掌握和运用好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促进训练发展,达到既定目标。笔者以上就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作用、要求进行了全面论述,创造性地增加了“健康性原则”和“针对性与个体化训练原则”,并指出: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理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施训者与受训者素质的提高、训练场地外部环境的改善而不断完善,向着一个良性循环的更高高度去发展。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我们要在不断尝试中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出版社.1995,8

[2]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 [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2

(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规律受训者体育运动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队列动作技能教学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