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声乐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4-03-19 17:41郭建秀
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歌唱声乐

郭建秀

近年来在全国艺术类高考中,声乐始终作为一个大专业引领高考的主潮流。各类音乐培训班开始蓬勃兴起、遍地开花。为了上大学,很多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基础薄、学习周期短的学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声乐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成为从事高考声乐教学的同行们思考的问题。

问题背景

高考艺考生是近年来高校招生的重要群体,而声乐专业的考生则占据着主要地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竞争激烈的考试现实,高考培训班开始遍地开花,艺术类高考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很多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艺考的队伍中,他们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他们音乐基础薄,几乎未进行过专业学习,仅是凭借自己的喜好演唱。其次,学习周期短,阶段性强。他们都是上了高中后才选择学习声乐,只有一两年的时间,更有一些学生只学几个月就参加高考,而且平时学习压力很大,几乎没有课后练习的时间。最后,他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声乐高考。而高考培训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本身没有正确的声乐教学方法和理念,加之学生的现状,教学中就会出现各种难题,事倍功半,有的甚至会出现嗓音疾病。

声乐教师面临着如何对基础浅、底子薄的考生进行高效、科学的声乐教学。如何使学生顺利应对考试,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声乐学习打下基础,还需要从练习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多思考,多总结。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与发声理念。其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我练习能力。其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音乐审美,增强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

练习方法与发声理念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技能,而正确的发声理念则是指导大脑和发声肌体的思想动力。在一开始的学习中首先要知道,歌唱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什么是真正地打开喉咙、如何让声音有共鸣、如何做到歌唱中全身的协调与放松等,然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计划有步骤地练习与训练。

对于初学者进行声乐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多以自然声区的发声练习为主,根据情况逐步扩展音域。初学者发声状态不稳定,或者不正确,如长时间采用错误的方法练习、盲目飙高音、盲目勤奋练习的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声带过度疲劳、充血,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声带疾病,所以,初学者尽量要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练习。

培养学生自我练习能力

每个声乐学生都有不同的音色、声部、性格。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进步与成长。学习声乐首先要科学鉴定声部,不能单凭教师的经验确定。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声部以及性格来塑造学生的声音形象,选择适合的歌曲,不能用一种模式套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学习声乐是一个复杂、抽象的过程,它要求把人体做成乐器,用人声来诠释整个音乐的全部。由于每个学生生理、心理及个性上的差异,声音音色、演唱表现都有所不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在演唱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尽量让自己的器乐发出最好的、有自己特色的声音。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学会自我练习、自我修正。这就需要学生有很敏锐的辨别能力,知道自己最美的音色和最好状态时的感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获得最佳状态的声音;听觉感觉应当怎样;身体感觉应当如何;什么样的感觉下会有什么样的声音;自己要怎样科学地训练、记忆这些感觉。这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将所学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其在演唱技术方面得到真正提高。

增强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一开始的学习,有教师监督是很有必要的,以免误入歧途、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学生在有能力单独练习之后还依然离不开教师,教师成为他们“走路时离不开的拐杖”。同时,歌唱的心理素质极差,演唱时稍有一点感觉不好,就会马上影响到整首歌曲的演唱质量,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不过,很少有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要求学生的发声位置,从未在音乐的审美、完整性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方面去引导学生。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如何去唱,怎么做才能唱好,而是为了回应教师的要求随其盲目地去吼,直到声嘶力竭。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音乐审美,增强声乐演唱的情感体验成为必要途径。

所谓的“以情带声”,对艺考声乐学生是最适合不过了。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技能,在他们已经掌握的声乐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对作品的正确理解,对音乐的完整诠释足以应对高考。所以,教师不能只重“声”,不重“养”,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感觉到音乐之美,由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演唱热情,从而完整地诠释音乐。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学院应用艺术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歌唱声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