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院校:“二次创业”路在何方?

2014-03-19 03:19文永红党宁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办学学科院校

文永红 党宁

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办学体制的重大变革,行业特色院校不得不调整自己,重新上路,以便继续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十几年过去了,那些曾经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占据重要地位的行业特色院校,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发展之路?他们能否把握住当下的历史机遇走向新的辉煌?

“太牛了!一所不知名的行业院校居然是盛产金融大腕的‘黄埔军校”。今年5月,未满49岁的易会满接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一职,一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这家全球以资产计最大的银行新的“掌门人”的履历。他并非出自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而是来自默默无闻的“小”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据了解,这所高职院校办学38年来,近百名校友成为省级分行及以上的领导,其中支行副行长以上干部5000余人。

而实际上,这样的“新闻”在业界人士看来并无多少新奇之处。有媒体记者查阅国内主要银行高管的简历,发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银行高管在进入职场前几乎都就读于财经类行业院校,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学校。所以,中国最盛产行长的地方绝非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学府,而是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湖南财经学院、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和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这样与央行关系紧密的行业院校。

类似的情况并非银行业独有,人们眼中的所谓行业“小”学校,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却是“藏龙卧虎”,是行业内主要的人才供给渠道。然而,在改革调整进程中,一些“二次创业”的行业特色院校却遭遇了现实的挑战。

历史铸就行业院校辉煌

所谓行业特色型高校,主要是指具有行业背景(原隶属行业管理)和突出优势学科的特色高校,也称为行业院校。行业特色院校从诞生伊始,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攸关国家战略安全的行业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满足工业化对大量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家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央政府各部门陆续兴办、重组了一批高等院校,涉及农林、水利、地质、矿产、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也包括文化、艺术、体育、财经、政法等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高校。这些高校与新中国工业、文化、社会体系的建立相伴而生,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始终紧紧围绕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在培养专业人才、解决科技攻关、传承行业优秀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有着深刻的行业“烙印”的院校规模可能不大,但往往构成了行业内高校的主体。以石油行业院校为例,就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承德石油高专等院校,他们构成了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主体。

可以说,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支撑了早期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发展。绝大部分行业特色院校80%以上的毕业生都进入了所在行业企业工作,即便在隶属关系划转之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以行业集中度不算很高的中国政法大学为例,在北京市很多法院的法官中,该校毕业生占大约1/3;在北京市注册律师中,大约有1/4是该校毕业生。

另外,在载人航天、大型航空器制造、能源矿产勘探与开发、特高压输电、高速轨道列车研制、移动通信传输标准制定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过程中,相关行业特色高校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如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所说,行业特色高校具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在某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本行业最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难能可贵的是,有些行业特色高校还亲身参与见证了行业文化的发展形成,并把行业文化逐渐融入到了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了行业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体系。比如,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校风,就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的鲜明特征,也体现出学校与石油工业发展的血脉联系。

“行业特色院校在服务特定行业需要方面具有良好的传统,并对行业企业及其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在企业文化与相应的大学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培养的人才大批进入相应的行业企业中,使得企业与相应大学事实上形成了类似于‘亲属般的紧密联系并一直沿袭下来。”王亚杰说。

“二次创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内部也进行比较大的结构调整,大调整、大改组过程中,原有一批隶属各大部委或行业管理的、具有突出行业特色的高校纷纷改头换面,有的转投教育行政部门或属地管辖,有的与其他高校合并,还有的则直接转变为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

进入新世纪,行业特色院校迎来教育体制改革后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管理体制、与原行业的关系等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促使行业特色院校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方法等重大问题,进行“二次创业”。

这其中,少部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如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大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划转地方政府管辖。

与相关部委、行业“脱钩”,对行业院校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正如学者所言:管理结构上的调整,理顺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破除了行业办学的壁垒和局限性,使这些高校能够获得更多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并更好地按照教育规律开展办学活动。

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的驱动下,不少行业特色院校的办学规模也有了大幅度的扩张,相当一部分在行业办学时期规模只有三四千人的学校,短时间内就跻身万人大学行列。但是,改革为行业特色院校带来这些机遇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的挑战。

学科“孤立”,限制了综合实力提升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行业特色院校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特色学科,但问题也恰恰就出在了特色学科上。由于传统行业办学的影响,行业特色高校往往学科单一、学科面偏窄,尽管在划转后纷纷对其学科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拓宽了学科覆盖面,但新建学科很难在短期内成长起来并增强办学实力。但凡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基本上都是“强的强,弱的弱”,学科建设和发展极不均衡。

只要看一下国家重点学科和高层次拔尖人才在行业特色高校的分布,这一点就可以清楚地展现出来。比如,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的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等等,都属于传统行业特色学科,根本看不到新兴学科的影子。

在2012年最新全国学科排名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业特色高校能够进入前十名的学科,也绝大部分都是传统特色学科。再从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层次看,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都集中特色学科领域,而在其他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很少,吸引和培养起来也面临很大困难。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徐金梧认为:“行业特色型院校本身有优势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不足是原来的学科为了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分布相对单一。一般来说,一个学校的学科应该是‘梯形,而我们学校的学科是‘柱形或者说是‘葫芦形。就是说,我们强的地方很强,底部也比较宽,但中间部分是‘细腰,是相对比较弱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培育的学科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其他行业背景院校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高等教育历史看,高水平大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强调基础学科的作用。换句话说,基础学科薄弱、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等问题,依然是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一大困境,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办学实力的提升。

与原行业“脱钩”,导致办学定位模糊

行业特色院校在脱离行业部门隶属之后,与原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松散、微妙和飘忽,有的甚至发生了断裂,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制定等方方面面。

在行业办学时期,行业特色高校一般被管得较死,仅围绕服务行业发展的特定需要办学,不需要、也不可能过多思考谋划自己的未来。与原行业“脱钩”后,行业特色院校与原行业的隶属关系和资金供给不复存在,学校开始面向全社会办学,如何重新合理定位,如何处理与原行业的关系,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等,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客观地说,很多行业特色院校在隶属关系划转初期,在学校发展定位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一些迷茫。比如,大规模院校合并后,院校间的竞争逐渐升级,各种院校“排行榜”纷纷推出,而这些排行榜指标体系普遍侧重于综合指数权重,一些原本办学实力较强、办学特色突出的行业院校,由于学科单一,即便在传统学科上排名靠前,但其他羸弱的学科却难免拖后腿,使得排名比较靠后,这让这些学校有些不甘心。

为了提升“排名”,一些学校做出了不理智的判断,没有坚持多年来积累形成的行业特色和优势,开始向着综合型大学的方向盲目扩张。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有限的教育资源被“稀释”开来。表面看院系增加了、学生规模大了、院校排名也上升了,但作为立足之本的特色学科,因为投入的相对减少而弱化,甚至被其他院校迎头赶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陈治亚在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上曾表示:“新一轮高校调整以后,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原行业部门不再提供资金支持,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的联系也变得松散,面向特定行业办学的定位有所动摇。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全学科,向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发展,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比例大幅下降,总体呈现‘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模糊了学科特色,削弱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和摸索,大多数行业特色高校选择了依托原有行业作为主要服务面向,在保持原有行业特色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也为服务社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对于如何在脱离行业后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如何摆正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等,仍然是摆在所有行业特色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社会服务“短板”,制约可持续发展

行业特色院校在建立之初选址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与行业结合得更紧密、如何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很多学校都位于所依托行业距离较近地区,后经搬迁、合并、调整,其中有的学校回到了中心城市,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留在了原行业发展的聚集区,尤其是一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则更多地留在了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大城市。

今天,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战略的地域化、个性化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位于中心城市的行业特色院校难以找到与区域经济的结合点,短时期内很难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原行业院校,就很难在建设“绿色北京、文明北京、科技北京”的大战略中找到自身的契合点。

即便短时间内,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可以在面向行业服务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行业发展自身毕竟也面临着一定风险,有的行业甚至是极大风险。当行业发展向好,学校可能会发展较好,一旦行业发展下行,甚至进入低迷状态,那将对学校产生重大打击。

比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石油石化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连续几年跻身世界企业前10名,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石油院校也赢得了很好的发展,这既有行业向好的外部环境的原因,也与行业对学校的大力支持有关。但由于行业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近两年石油石化企业的毕业生需求有了很大减少,2013年中国石化决定大幅度减少招聘应届毕业生,不仅对石油院校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影响,也波及学校的招生等工作。

对于这样的情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表示:“学校要在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不断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统筹协调这两个服务面向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后劲,进而保证学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以行业特色托起“大学梦”

现在都在讨论“中国梦”,实际上,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梦”。对于行业特色院校来说,托起他们梦想的还在于他们的“行业特色”。多年以来,我国的行业特色院校凝练出了自己的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科学研究优势、社会服务优势等,这些将是学校在未来实现自己行业特色“大学梦”的基础。这需要行业特色院校坚持内涵发展,适时调整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

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纲要》还指出,国家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不仅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争取早日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还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有地方或行业背景院校建设优势特色学科。

在这种背景下,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找准自己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根据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有什么样的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如何定位是思考高等学校发展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指出,“高等学校定位关系到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也是一个在高等学校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的动态性问题。”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中国石油大学在综合分析国家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己任,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并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的目标。可以说,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目标定位的科学准确。

把握“协同创新”大趋势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要开展“协同创新”的号召。这对行业特色院校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行业院校以往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较好,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一直比较紧密,但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和资源,以便培养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性科技人才、产出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成果,则是目前学校和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王亚杰表示,加强与行业的契合,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要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介入和支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在新的条件下,有必要在行业特色型大学与相应行业企业之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建立起新的合作机制,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建立新型的共建、联合或协作关系。

近年来,许多行业特色高校都实现了“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部委与行业企业共建”等合作模式,形成了联合办学的新体制,有效巩固了学校与行业的关系,但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除了学校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在国家和行业层面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如畅通行业管理部门向行业特色高校提供资金的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建立实验室;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会商机制,对合作的方式、质量、效果等进行评估,等等。

当然,行业特色院校也要主动面向行业、服务行业,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跟踪,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积极拓宽学科面和服务面

行业特色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这是学校立足未来的主要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做强、做精。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对教育影响力的实质性下降,以及高校资源分配、办学评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仅仅靠发展特色学科、服务行业需要,已经不能实现现代大学的功能了。

从近些年行业院校的发展来看,纯粹以特色学科包打天下的高校已几乎不存在了,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向,实现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变以及实现由服务行业需要向服务区域发展转变是大势所趋。行业特色高校既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深耕细作,也要在按照行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和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所说,“学校既要保持法科的优势,也要把其他学科做起来。其他学科可以同法学学科结合、交叉,办出特色,也进一步支撑法学学科。比如说,搞哲学的可以研究法哲学;搞社会学的可以攻法社会学;搞心理学的可以研究犯罪心理学;搞新闻的可以做法制新闻;搞工商管理的可以探索法商管理,这不仅可以使这些学科快速形成特色,而且也为法科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行业特色院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中去,这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增强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未来15~20年,区域将成为我国产业技术的主要支撑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区域经济也已成为各地区的经济支柱、财政支撑和富民之源。无疑,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将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目标的选择上,最好选择与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有关联的地区以及与学校所在区域,学校的多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平台优势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比如,中国石油大学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工程师学院,就是选择了克拉玛依市建设世界石油城的契机,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组织协调、资源调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学校与地方双赢的局面。这些成功经验无疑对促进行业特色院校服务区域发展提供了绝佳范例。

应该说,行业特色院校真正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学不过十余年的时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院校办成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那一天,也许就是我们的“大学梦”乃至“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办学学科院校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