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初、中级汉语习得者简体汉字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4-03-20 22:05李艳军
文教资料 2014年28期
关键词:习得者偏旁部首韩国语

李艳军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对韩初、中级汉语习得者简体汉字的教学实践研究

李艳军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针对韩国初、中级汉语习得者的简体汉字教学,应注重繁体汉字背景对简体汉字习得的影响,教学中应注重区分二者易混淆的部分,努力提高学习者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的能力;在注重汉字自身形体特点的同时,兼顾韩国语汉字词等对简体汉字学习的影响;注重教材和教辅用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升初、中级汉语习得者的简体汉字水平。

对韩汉字教学 繁体汉字 简体汉字 教学设计

韩国曾有长期使用繁体汉字的历史,汉字在韩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上世纪中叶,韩国政府对待繁体汉字的态度几经变化,从1961年至1970年间,韩国政府逐渐推行“韩文专用”政策,彻底禁止了繁体汉字的使用。在这十年间,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繁体汉字学习的经历,但人数和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少。此政策实施前,韩国的汉字使用较为普遍,很多人都接受过繁体汉字的训练。随着韩国对传统文化危机的思考及与中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开展汉字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汉字教育得到了极为缓慢的恢复,这期间的很多年轻人已经对繁体汉字很陌生了。2000年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承认了汉字等级考试的国家认证资格,对取得资格证者在招生和就业方面给予了相应照顾,客观上激发了韩国人学习繁体汉字的热情,学习繁体汉字的群体与日俱增。部分从事韩国历史和古典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及赴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学习过汉语的人,接受过繁体汉字的教育。这些独特的背景为今天的韩国汉语习得者的简体汉字学习带来了很多现实影响。

根据我们对韩国初、中级汉语习得者的汉字学习调查来看,汉字使用的偏误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因汉字自身特点易产生的偏误,这是普遍存在的偏误类型,如混淆汉字基本笔画、部件缺失与增加、构字结构的错位、同音近音替代、词内借等现象。第二类是受韩国长期使用繁体汉字影响产生的现象,如繁简混杂、固有汉字词转用错误现象。第三类是受韩国语自身语音的影响,如生造汉语词汇、韩国字母音近音干扰推导汉字现象,这是韩国汉语习得者简体汉字学习的特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从简体汉字教学的角度来看,要从以下方面探索解决策略。

一、汉字发展的常识教育

韩国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汉字作为记录其历史的重要工具而长期存在过。对于韩国汉语习得者来说,了解汉字的历史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关联之处,这对于提高学习汉语和汉字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其中,关于繁体字简化、现代汉语词汇与韩国古代汉字词的差异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介绍的内容要适度,既不能把汉字的历史介绍成类似于文字研究那么艰涩,又不能蜻蜓点水。

(一)繁简体汉字的关系

目前关于繁体汉字与简体汉字的争论,常常超出了语言文字的研究范畴,波及其他领域。这令很多外国汉语习得者把本应投入到学习的经历转向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像韩国这样有过长时间繁体汉字使用历史的国家。在学习汉语的起步和提高阶段,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发展简史,从中体会到汉字的简化是汉字一直以来的发展趋势,是从精英文化走向市民文化的必然要求等。在中国的汉字文化中,汉字形成的知识“六书”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简体汉字从繁体汉字简化的原则和类型却介绍得很少。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有过繁体汉字的学习者是十分适用的,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繁体汉字的积累快速、批量地转化为简体汉字,另一方面降低了繁简混杂错误现象的发生频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汉语字词与韩国语汉字词的差别

明确现代汉语汉字词与韩国语汉字词的差别,不是要求教师讲解一部语言对比词典,而是要求教师通过比较典型的例子,让韩国习得者建立一种观念:韩国语汉字词与现代汉语字词有很大差别,不能简单地以此代彼。通过这样观念的树立,使汉字习得者能够将两种语言中某些具有一定共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减少母语韩国语对汉字习得带来的负迁移。如韩国招牌中常用的汉字“食堂”指的是普通食堂或饭店义,但现代汉语中“食堂”没有饭店义。这种区分和讲授对于有过汉语熏陶史的习得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未接受过任何汉字熏陶的习得者来说教学价值不大,反而增加其学习负担,教师应因人而异。

二、科学的汉字教学设计

科学的汉字教学设计是一种针对性强、能够强化教学效果的设计方案,主要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特别是对韩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常被忽视,也常常不被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受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这一命题的影响,常模糊韩国人的汉字学习与中国人的汉字学习差别。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对对韩汉字教学影响很大。事实上,针对韩国汉字习得者应注重基本功的练习。

1.形近字的笔画识记

笔画作为构成汉字的最小部件单位,是保证正确书写汉字的前提,它的形状和名称应该在初学阶段牢固掌握。近些年,教学中存在一种倾向,即淡化甚至忽略笔画的教学,对汉字的书写要求亦降低到形似,这导致错别字出现的数量更多。从针对韩国汉字习得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能够正确说出笔画名称的人几乎没有。为了改变汉字教学的局面,我们必须重视笔画的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基本笔画的规范书写和区分,使习得者牢记基本笔画的名称,对比区分相似笔画的差别,明确笔画在汉字构型中的重要意义。比如区分“小撇”和“小横”,就可以将“千”和“干”区分开。在教学计划中增加汉字识记课;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汉字字形识记的内容;在练习中增加充满趣味性的字形区分练习和游戏,练习用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字等。在基本笔画识记这一环节,有无汉字熏陶的习得者区别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一旦对基本笔画有了扎实的识记,则汉字书写的偏误会大大降低。

2.基本偏旁部首及结构的识记

简化汉字中,独体字数量相对较少,合体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如果说独体汉字的识记需要更多是对笔画的识记,而合体字则是对偏旁部首组合的识记的话,那么前者需要的是记忆,而后者是记忆与理解的联合认知。

在较熟练掌握了偏旁和部首的同时,要加强汉字字形结构的认知。在具备了以上基本知识后,合体字的教学会使习得者更容易接受,他们会对汉字的构字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大多数汉字是由偏旁和部首构成,偏旁和部首按照不同的结构组字,这种结构具有严格的顺序,不能随意改变的观念。即使在偏旁和部首相同的情况下,若将结构搞错也会写错字。例如把上下结构的“另”字,写成左右结构就变成了“加”字。又如“辩”和“辨”就是一对在字形上易混淆的字,若仅凭对字形的记忆,则习得的过程比较困难,若引入偏旁部首的识记,两个字就容易区分。区分常用的部首与偏旁,对于降低构字结构错位引起的错误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简化汉字的字形与繁体字相比,大部分的偏旁和部首有简化现象,但是结构变化一般不大,对于韩国汉字习得者来说,受过繁体汉字熏陶的人,已经对汉字的字形有了基本了解,但对偏旁部首的认知却未必了解得很多。针对这类习得者,应重点加强简繁偏旁部首的对比,重点使其了解简化偏旁部首。对于没有受过汉字熏陶的习得者来说,偏旁部首及汉字结构的教学必须同步进行。

3.本字正音配合识记

针对韩国汉字习得者因语音产生的偏误,加强字与读音同步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字与读音同步的教学并不等同于阅读,阅读是在读音准确的基础上侧重整句的语义表达功能,阅读总会有语流音变等现象;为减少韩国语母语音对汉语造成的负迁移所进行的字与读音同步教学,更在乎单字的准确读音。这类本字正音的教学与练习形式,可采用书写汉字的同时慢速同步读出汉字音,可以有效降低语音负迁移带来的错别字。

(二)专业的汉字教材的编写

汉字教学不仅仅是单纯课堂教学一个环节可以解决问题的,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性教材支撑。针对韩国习得者的汉字教学,应开发具有韩国习得者特色的教材。这类教材从韩国汉字习得者的个性差别角度来说,应该有两种类型的教材支撑。一类是介绍韩国汉字习得者在汉字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的背景因素的教材,目的是作为一种配合教学使用的辞书性质的资料。另一类是配合各类不同层次面向韩国汉语习得者的教科书,以知识点、练习的形式增加汉字教学内容,以此增加汉字教学的知识量,客观上提醒教师和汉字习得者重视汉字学习,进而扭转忽略汉字教学的倾向。

(三)教学群(组)的划分和教学用品的选用

基于韩国汉语习得者中有人曾经接受过繁体汉字的训练,有人没有接受过繁体汉字的训练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按照不同的分类设置教学群(组),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果混在一起教学,老师就很难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教学进度,不利于保护学习者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强化。

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师对汉字学习过程中的用纸并未有明确要求,只是关注学生的书写和使用是否正确。从汉学习的角度来说,用田字格本书写汉字不仅是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参照田字格中的表现,更好地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参照性记忆,使他们更深刻地记忆汉字,这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国和韩国的许多教育和科研机构研发了适合不同操作系统的简体汉字学习软件,这些软件为简体汉字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在简体汉字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这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1]全香兰.韩语汉字词对学生习得汉语词语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6,01.

[2]河永三.韩国汉字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07.

[3]王宁.汉字的优化与简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1,01.

[4]史有为.汉字简化的价值评估[J].语文建设,1991,03.

[5]陈章太.论汉字简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2,02.

[6]施春宏.汉字简化的历史到底有多长[J].汉字文化,1995,04.

[7]贺国伟.韩国语中的汉字源词及对韩汉语的词语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

猜你喜欢
习得者偏旁部首韩国语
韩国语不完全词特征探析
台字找偏旁部首
外语习得者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移字谜
偏旁部首知多少
韩国语教学中“-는데”的话语功能分析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文化义的习得
知觉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
韩国语语音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