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与探索

2014-03-20 22:05董建党孙鹏燕
文教资料 2014年28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党员大学生

董建党 孙鹏燕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与探索

董建党 孙鹏燕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和管理党员的有效载体,是确保大学生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重要生活制度。文章阐述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通过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探索新思路新形式,提高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

大学生党支部 组织生活 创新与探索

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1]。大学生党支部担负着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2]。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平台,是确保大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重要组织生活制度。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党建质量水平,是高校基层党建的基础工作、常规工作、核心工作。

随着“95后”大学生迈入校园、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国际背景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等新形势下,如何结合高校大学生专业年级实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值得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党员继续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党性意识,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制度[3]。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使命要求。

党支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大学生党员能深入系统地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详细了解掌握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热点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归属感和高度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2.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能动性,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作用的重要平台。

通过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统一思想,促进调动大学生党员的能动性,争做领头雁,要做优良学风、班风建设的模范带头引领者,在普通大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作用。另外,还应积极吸收发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体育、文明礼仪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大学生为新党员,并开展切合实际的组织生活平台,发挥这些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更多的大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党支部成员及所在年级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通过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党支部全体党员达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凝聚集体智慧,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另外,通过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大学生加入党组织。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的有效形式,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质量等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政治理论素养的提升层次,影响着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总体上是有序的、规范的,基本符合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做到“定期、定点、定计划、定主题”,但普遍存在组织生活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等弊端,不能适应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4]。

1.大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组织生活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校“90”后大学生党员成长在世纪交替、社会快速发展的复杂环境下,受到各种思想潮流和价值观念的耳濡目染,特别是来自无孔不入的网络世界的各式各样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同时面临来自课程学习、家庭经济条件、未来发展方向等各方面的压力。部分大学生党员比较注重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是对党性的培养和锻炼意识没有放到应有的高度,甚至把党支部组织生活当做一种“课余生活”,片面地认为过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形式主义和浪费时间,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因而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比较缺乏主动,存在对党支部组织生活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

2.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缺乏有效平台。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内容单调、缺乏抓手平台是目前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普遍面临有效平台少、学习内容和方式陈旧与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矛盾。部分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就是理论宣读、文件精神学习或者讨论党员的发展和转正,缺乏有思想深度、贴近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活动,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需要。

3.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活动化”倾向。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在大学生党员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彰显党员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有些大学生党支部对组织生活的庄严地位认识不够,出现组织生活“活动化”现象。有些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片面认为就是开展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反而对党支部组织生活最重要的功能如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党中央最新政策精神等方面发挥作用较少,致使大学生党员不能静下心学习研究,以及其政治理论水平和认识不能与党中央政策精神时刻保持一致。抑或出现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的教育学习等活动是走过场形式,即支部书记或组织者以单项灌输的方式进行,不能实现全体党支部成员共同提高成长。

三、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与探索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关键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探索新思路新形式,多措并举地形成合力使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真正成为党员接受教育、扎实成长、示范引领的平台,从而促进大学生党组织的良性发展,为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完善制度和成立学生党建服务中心,软硬件保障组织生活质量。

从学校层面看,要对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总体的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要求,同时各学院也要根据实际具体布置年度组织生活计划和考评激励制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其中从学院党委的组织领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附加考评等六个方面制定了详细考评标准和考评依据,为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和开展组织生活规划了主题内容和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院根据学校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在学院党委和学院学生党总支的领导下,组建成立学院学生党建服务中心:以学院党总支书记为指导老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具体指导的党建小组。小组由五六名理论素养高、业务熟练、写作宣传能力强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组成,协助具体策划落实学生党总支日常工作。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完备的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按组织要求高质量开展。

2.根据年级专业特点开展组织生活,结合实际激发参与原动力。

大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必须结合年级专业特点组织开展,这样能够增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吸引力,能激发全体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并成为自觉参与和接受教育的主动者。丰富多彩、贴合大学生党员实际需求的组织生活内容,是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力、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源泉的原动力。

大学本科四年各党支部系统开展适应教育为主题的起航工程组织生活、以规范教育为主题的领航工程组织生活、以推动高端发展主题的导航教育组织生活、以考研就业相关主题针对性教育组织生活;研究生党支部注重开展为学术科研创新、引领本科生发展主题组织生活。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要结合大学生基层实际需求,符合大学生的年级专业特点,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事政策、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提高政治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组织生活载体和平台,延伸工作转手。

在新形势下,只有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活力、突出时代性和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全员参与。这就要求在组织生活的规划组织过程中拓展组织生活载体、搭建平台,切实开展高质量组织生活。

(1)在党支部层面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5]: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以组织生活主题的项目制要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成为大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有效性的可行性载体。大学生党支部可以选择符合本年级专业特点的组织生活主题立项,能有力促进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个性化、特色化、实效化,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一方面,将大学生党支部主题活动与项目管理结合起来,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引导大学生党支部围绕自身实际开展组织生活主题立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以立项的方式对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主题活动进行重点管理和建设,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各个环节的要求严格过程控制,项目实施结题后深入开展考核、总结交流与长效机制。

(2)在大学生党员个体层面实施目标管理制度[6]:一方面,将党支部的目标层层分解成有质量、数量及时限要求的具体的工作目标分配到党支部每名成员,把“虚”事变成实事,“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增强党支部管理工作的完整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及科学性。另一方面,与大学生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详细划分学习责任区、社会工作责任区、遵纪守法责任区、校园文明责任区等,每学期开展党员自查自管,党支部指导检查,群众监督评议,学院党总支考核评比的方法的实施。通过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很好地将大学生党员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挖掘潜能,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成为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载体。

(3)搭建党支部间合作交流平台,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之间[7]: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政治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指导、参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党支部间互动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开阔视野、优势互补的目的。通过大学生党支部互动建设平台,带动党支部建设,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凝聚力量,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4)搭建专业系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交流平台:学生党支部在征集本支部所在的专业班级同学存在的思想上、学业上、专业发展、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定期与所在系教工党支部开展零距离互动交流。依托专业系教工党支部,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宿舍导师、科技创新指导老师、学业指导班主任等形式开展帮扶结对,扎实推进实现学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

[1]伍处文.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2012-11-14)[2012-11-19].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2/11/19/c_123970342_2.htm.

[3]张彦,陆锡汉.新时期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06:169-170.

[4]雷丽.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6,08:29-31.

[5]邹志强,张丽.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J].上海党史与建设,2013,08:42-44.

[6]史永军.高校学生党支部目标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7]董建党,赵倩.浅谈研究生党员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J].石油教育,2013,06:57-5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党员大学生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