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激励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率探析

2014-03-20 22:05徐晋华
文教资料 2014年28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大学理论

徐晋华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

以有效激励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率探析

徐晋华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而目前部分高校课堂教学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激情下降的现象。高校教师应加强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的学习,并尝试将其与大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我激励,打破大学课堂的冷漠和沉闷,提高大学教学效率。

课堂激励 激励机制 教学策略

深入高校课堂,总会发现一部分学生,甚至大多数学生情绪不高,缺乏必要的激情,课堂气氛疲软,课堂纪律松散。而与此对应的是,教师教学情绪低落,经常“低水平”发挥。高校课堂之冷漠沉闷,懒散拖沓与很多因素有关,而据笔者观察,缺乏有效的课堂激励,是其中原因之一。加大高校课堂激励的力度,探寻适合大学课堂的激励方式,可以有效改变高校课堂的冷漠沉闷。

一、激励理论概述

1.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激励策略,并提出了一系列激励理论,如:①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以人的需要、动机等人类行为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激励策略。②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则从连接需要和行为结果的中间心理过程角度研究激励问题。③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斯金纳、海德主要研究外在的强化、归因等对人行为的激励与影响。④综合激励型理论。是在前三者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强调需要、动机、外部条件等对人行为的影响与作用[1]。

2.高校课堂激励

激励,这个词本来更多地运用于企业管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主动借鉴,激励理论逐渐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甚至课堂教学中。

高校课堂激励,即在高校课堂中,将被教育者(大学生)的行为纳入一定规范,并依据此规范影响被教育者,激发教育者的内在动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乃至更多[2]。大学学习的过程,并非都是让人感到愉快的。面对一些既枯燥又艰深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感到烦躁,甚至感到退却。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

二、目前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大学教师基本没有升学压力及考试压力。大学里的期末考试,基本都是大学教师自主命题,所以只要学生没有明显的违纪行为,很多大学老师就会在高高的讲台上继续讲下去。深入大学课堂,可以明显发现教学气氛压抑、沉闷,缺少生机和活力,学生无心听课,玩手机者众多,还有走神、乱涂乱画、睡觉等。而大部分教师只顾传达教学信息,对学生注意力和行为变化不予关心。高校教师往往面对课堂气氛疲软现象而情绪低落,教学激情下降的现象屡见不鲜。

2.高校课堂问题的成因

高校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既有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又有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教师除了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知识,特别是有效的课堂激励的方法。而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不同,一般都是先上岗,后经过培训获取教师资格,虽然在专业方面具有一定高度,而课堂管理方面缺乏经验,不善于激励学生。而大学生上大学以后,未来的就业压力有些遥远,不免产生松劲的念头。有些大学生由于专业调剂或者家庭压力,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在教学管理上,高校基本没有统考,学生的学科成绩标准,一般由老师给的平时分加上期末成绩组成。高校多是大班上课,教师的教学对象太多,很多老师一个学期下来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全,平时分给得比较随意。而期末考试,考察的多为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甚至在考前还会为学生画出重点,没有专心听课的学生在考试前复印别的同学的笔记或者临时背诵,也能过关,甚至比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考的分数还要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自然不愿投入很多精力于课堂教学中。

三、以课堂激励促进大学课堂的改善

要改善大学课堂,改进课堂激励方式是一种可选择的捷径。

1.下发激励主动权

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激励的能力,大学生也是一样。自我激励,指的是个体不需要外界奖励和惩罚,能为设定的目标自我努力、自我鼓舞的一种心理特征。大学生完全有可能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从而满怀激情地进行课堂学习。而教师就是要将激励的主动权下放,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激励意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比如,引导大学生悦纳自我,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和激励,也就是说,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及课堂表现自己打分,自己给自己“加油”,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2.采用目标激励

授课时,高校教师应该有机结合理论和现实,为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使其产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地说,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高校教师既要讲好课本知识,又要高屋建瓴,结合本专业发展趋势,科学预测未来几年本专业的就业要求,使学生由“让我学”到“我要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性。高校教师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群体,阐述不同目标。如:对于想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的,应教育大学生看清发展潮流,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而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应提出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目标。而就阶段性目标而言,高校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学期、阶段和每堂课的具体目标,激励学生不断拼搏进取。

3.运用师表激励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魅力的教师,教学起来更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积极的教师形象,精神饱满、激情满怀的教师更能赢得学生的拥戴,自然也更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教师也是人,人就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师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可能不良。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在课前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地克制。

4.活用情境激励

有经验的教师发现,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面临一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的过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或者借助一些道具,给学生布置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就会激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做,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5.利用语言激励

教师的语言贯穿一节堂课的始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起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兴趣和信心,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鼓舞学生高昂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高校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但要求准确生动,还要求有一定个性。高校教师可尝试穿插一些幽默的语言,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节奏。同样的激励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激励作用也不同。教师激励话语切忌背书般的平铺直叙、枯燥乏味。

当然,改进大学课堂,还有很多个切入点,本文的切入点是从大学教师自觉而且能够做到的角度切入的。如果每个大学老师认识到了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并能不断改进,那么大学课堂肯定会化沉闷为活跃,化腐朽为神奇。

[1]毛易.论激励机制在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32.

[2]张双学.浅谈激励机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08(8):4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大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