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计

2014-03-20 07:21
交通运输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隔离带设施交通

路 尧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非机动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各大、中、小城市的交通体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机动车的迅速发展,非机动车也曾一度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能源供给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发突出的今天,国家适时提出了公交优先及绿色交通等新的政策,再度重视与发展非机动车交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如杭州、北京等纷纷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上海等城市也重新规划了自行车道路网,在欧洲丹麦的哥本哈根甚至还有为自行车修建了高速专用道。非机动车除了是短途出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还是城市中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有利补充和延伸,非机动车与公交的结合又可以承担远距离交通出行的任务。按照这种发展速度,非机动车数量将会大量增加,与其对应的停放配套设施也必须完备,否则将会对其他道路交通产生干扰,破坏城市容貌。

1 现有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与方式

目前常见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主要集中在各交通吸引点(商场、医院、小区、学校等)的人行道上,专业的非机动车停车库较少。这一停车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下。

(1)无序的非机动车停放干扰了其他交通

停放于人行道上的非机动车常常占用盲道,甚至直接占用大量人行道宽度,导致行人交通不畅,产生拥堵;而停放于机非混行道路上的非机动车又会影响机动车和其他非机动车的顺利通行,同样产生拥堵。

(2)无序的非机动车停放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性

有大量非机动车停放的区域,人流、车流较为密集。人、车的混行将致使该区域长期处于一种混乱、无序和嘈杂的状态。同时,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大量被非机动车占用,在人们心理上区域的空间感被压缩,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另外,城市景观和风貌被掩盖,整体性遭到破坏。

(3)非机动车停车安全性低,被盗事件屡见不鲜

现有非机动车停车安全管理模式为人工管理,存取麻烦,管理效率低下,且安全无法保障,车辆一旦丢失则无法找回。

(4)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露天而置,将严重缩短车辆使用寿命

一般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出于成本考虑,不带有任何外围隔离栏或者顶棚,这除了导致安全性降低以外,还会使车辆在户外的风吹雨淋之下减少使用寿命。这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是社会缺少人文关怀的体现。

2 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计

由非机动车停车引发的各种问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不便,并且随着非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这种停车的供需矛盾将更加无法解决。但从改变停车方式的角度出发,可以找到在局部区域或者在某项功能上较为合理的停车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计方案。

2.1 设计原则

所谓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计就是利用部分宽度满足要求的机非隔离带(或绿化带),在其上建造适合停放非机动车的停车库房,并将停车库房的设计与道路绿化和城市景观相融合,采用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新的城市道路景观设施,体现“绿色交通、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的精神。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主张遵循科学性、生态性、地域性与现代性的设计原则。

2.1.1 科学性

科学性,即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对原有道路的破坏,保持道路的连贯性和畅通性。具体设计当中应注意:

(1)设施结构物不得进入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的上部空间,影响相邻车道车辆通行,结构物全宽应置于绿化带之中;

(2)设施的位置应远离交叉口或出入口,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可与地铁车站或者公交车站相结合,来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换乘问题;

(3)设施单向开口,开口面向非机动车道,由于绿化带与车行道存在高差,出入口需具备无障碍设计,方便车辆驶入驶出;

(4)设施顶部构造的排水要与道路的排水流向一致,最好能使雨水直接排入绿化带,而不进入相邻车道的路面。

2.1.2 生态性

生态性,即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对原有道路绿化分隔带的破坏,保持道路绿化带的连续性,保证城市道路绿化率。设计中设施结构物本身可绿化,绿化沿侧壁展开,其外形整体为花框式镂空结构,在镂空部位中可插入形式各异的小型盆栽,绿化植物可结合绿化带中植物的类型与颜色进行选取,避免色彩和层次上的突兀感。

2.1.3 地域性

地域性,即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的设计应含有地方文化的符号或者地方建筑的特色。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可以通过建筑外形的雕砌,将自身与城市、道路及道路周边的环境融合起来,成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一部分,充分展示出城市的品味与概念形象。2.1.4 现代性

现代性,即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的设计采用更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车辆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可借鉴现在已普遍存在的自行车停车租赁系统,这一系统技术成熟、效率高、安全性强、收费合理,在杭州等城市有着成功的运营经验。

2.2 设计方案

综合科学性、生态性、地域性与现代性四条设计原则,本文给出一套概念化设计方案,旨在形象地展示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的构思,设计效果如图1~图3所示,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1)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的设计尺寸为:2.2m(宽)×2.5m(高)×7.0m(长),可容纳15辆非机动车顺利停放;

(2)其外形整体为花框式镂空结构的钢架木质镂空板,镂空部位可插入形式各异的小盆栽设计;

(3)机动车道一侧布局为低碳钢管防护栏与广告板块相结合的构造。这种构造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高强度的低碳钢管防护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绿色非机动车停车站点内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器等设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或者共益广告提供广告位,通过将广告板块的拍卖,可以减少对该停车设施的投资;

(4)停车设施内部设置智能扫描密码锁装置,借鉴超市条码储物柜原理,仅需一张条码纸,便可以完成存取车,在保证车主的非机动车安全的同时,也使存车、取车的操作变的简单、便捷,完全可以做到随到随存,随走随取;

(5)顶棚采用轻薄且半透明的钢化有机玻璃,美观、坚固、透光。其流线型感官设计营造出一种和谐入微的氛围,其上绿色植被的铺设设计在为城市绿化贡献力量的同时更能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图1 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非机动车道侧视图

图2 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机动车道侧视图

图3 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绿化及内部设施示意图

具体到各城市的设计还应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地域性原则。

3 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的功能及创新

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新构想,作为一种新事物,国内外都还没有出现过类似设计。所以,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必须是功能合理的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本文认为其具备以下优势或功能。

(1)切实解决了部分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问题。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所有非机动车停放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但从客观上解决了部分区域的非机动车停车问题,释放了被非机动车停放所占用的部分城市用地,特别是减少了道路两旁人行道上停放的部分车辆对行人的干扰。

(2)新颖的外形与设计可使之具备景观效应,提升城市品味。如之前所说,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新构想,是一种新的事物,集停车、绿化、广告于一体,融城市文化与建筑特色于一身,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个城市新的景观代表,彰显城市的独特韵味。

(3)以人为本,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不管是作为停车设施本身,还是作为一处景观,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都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它快速、安全地存取车辆,而且不用担心车辆因为雨雪天气遭到损害,可以利用它与公交、地铁的近距离结合,快速的换乘其他公共交通。

4 结语

本文从实验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的原则与要点,阐述了其所具备的各种功能与优势,通过概念化的设计描述了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施设计中所追求的人文化、景观化与功能化的集成,符合城市日趋集约化的用地思路。综合当今国内非机动车交通的二次发展,相信日后该设计会在必要的时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 吴承钧.城市公共环境的视觉形象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6(9):199-201.

[2] 王炜.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吴承钧.创新性思维与艺术设计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74-176.

猜你喜欢
隔离带设施交通
造林中防火隔离带的设计
民生设施非“摆设”
繁忙的交通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小小交通劝导员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