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要有自己的“观点”

2014-03-21 19:40万应慧
记者摇篮 2014年3期
关键词:豆芽家书党报

万应慧

辽宁日报有个评论类栏目“本周观点”,这是省级党报坚持正确发声的一块重要阵地,2010年3月下旬创办,4年的坚守意味着不断的思考,并融合了时代的崭新要素,结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最重心的布局,阐述经过沉淀的最新观点,给党政部门以启发,给民众以鼓舞,给读者以思考。

本周观点,其含义起码有两点:第一,它是辽宁日报一周的重要声音,一定要结合新近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工作,一定要结合社会上的大事新事。第二,它是每周承前启后的声音,要结合一周的沉淀和新一周的未雨绸缪。总而言之,党报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

要准确而生动及时地表达党报的观点,为改革鼓与呼,为民生评与说,这是辽宁日报坚持求索的问题。“本周观点”栏目的推出和成长,就是报社编辑部坚持求索的结果。“本周观点”这个颇具特色的栏目曾先后获得了辽宁省新闻奖名牌栏目和优秀栏目,也受到了省委主管领导的肯定。

每到周末,主管评论部的集团领导都要带领我们梳理一周以来的省情要事,逐个遴选话题与选材,并预判一段时期以来的民情关注,确定最终的选题与切入的角度。经过若干期的摸索,我们逐步有了清晰的脉络,在“发声”时重点做到了“五个紧扣”。

一是紧扣中心工作发声

党报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也是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紧扣中心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2012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选择的题目没有局限新闻界的走基层,而是就此生发开来,拓展了更广泛的领域,提出来自己的观点:《下基层的路其实是“上”》和《带着问题走基层》。

我省的“青山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大工程,但这项工程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不少的“近见”侵袭“远见”的事情发生。辽西某县有山,山上有草。一些乡镇领导,抓经济发展的热情挺高,面对有人偷偷赶羊上山吃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怎么办?这个道理一定要说清。“本周观点”《羊儿为啥还在山坡吃草》看清了“所谓见识远近就在这牧草之间”,明确指出“这样的封山几乎等于白封”,“要蝇头小利还是要生态效益,并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要看人的眼光”。生态效益是个“大天”,修复自然生态、追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必须看清“羊儿在山坡吃草”这个大问题。

“本周观点”致力于对上悉通政策,对下贯通地气,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群众对社会现象的观点、对某些问题的认识都在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做好引导。

二是紧扣大事发声

人们常说,“大事看党报”。一句朴素无华的话,直白地表明了读者对党报公信力和权威性的高度认同。

我们都还记得,沈阳曾经“满城无豆芽”,这是一段“重建期”。之后,沈阳首批“放心豆芽”上市了,让我们必须思考食品安全的危机与重建的过程。一根清新的豆芽,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天大的“食品安全”。“重新生长”的“沈阳豆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也实现了检测机构的长期跟踪。生产基地每天生产的豆芽将进入50多个主要超市,涵盖120个门店,几乎辐射各区的主要农贸市场。产品不仅能满足沈阳的需求,还将销到抚顺、本溪、铁岭、辽阳等周边城市。在中国食品安全危机重重的今天,沈阳豆芽问题的解决是个很好的标本。我们这样表达观点:《“放心豆芽”是个很好的标本》。

三是紧扣“季节”发声

这里的季节,并非指春夏秋冬的转换,而是指每年到了特定时段都要进行的民生大事。比如,“中高考”“就业”“供暖”等等。紧扣“季节”发声,就是围绕民生的重大关注,不失声,发清声。

每到7月,“就业季”来到,又一批大学生走向社会。“本周观点”注意到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送走了首批“90后”毕业生。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名校校长对学子的临别赠言竟然“撞词”,他们同时叮嘱即将走入社会的“90后”们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是过去年代的热词之一,如今的叮嘱背后连着就业的现实背景。我们发出观点提醒读者,《名校校长毕业典礼“撞词”非偶然》,欢迎“90后”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请你们脚踏实地选择,相信你们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四是紧扣新风发声

一段时间以来,大连现在流行写“城市家书”。从城市管理者到普通市民纷纷执笔,数千封情真意切、见解深刻的“城市家书”,融入和凝聚了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考与共识。 “大连你好,见字如面。”一封封“城市家书”中,写满了市民对“家事”的见解,这里有赞美、有思索、有建议、有批评——就像每个人的真性情,“城市家书”所展示的就是每个市民的真性情。我们理直气壮地喊出了这样的声音:《写好凝心聚力的“城市家书”》。

2013年末,我省决定对“辽O”牌照车辆档案进行全面清理。叫停“O牌”无疑是对特权思想和滥用职权思想清理整顿的具体措施,也是建设廉洁政府“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具体实施的一个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反“四风”的决心和政府向阳光政府、文明政府转变的态度。这一期的“本周观点”《由“辽O号牌取消”看新年新风》点明了“八项规定”一年来我们看见中央以一种钉钉子的精神一以贯之。

五是紧扣时代脉搏

新闻评论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形成和谐的律动。

《从信任出发翻越“信任墙”》这篇“本周观点”,就是紧扣时代的脉搏的案例。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其实,我们的社会信任并非缺失,而是缺少信任激活力。当时有个新闻:辽阳市中心医院有个“垫钱哥”刘胜阳,从医14年来,他先后替患者垫付医药费近两万元。他并非有钱人,看到患者在钱上犯难,他就会垫付,且从来没让患者打过欠条。由于这种做法激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按钮,那些被垫了钱的患者后来基本上都还了钱。

从“本周观点”的“五个紧扣”,可以看到“本周观点”栏目承载的重要使命。所以,要求文章必须做到“正确看,生动说”。“本周观点”所表达的“家国视野,辽宁责任,人文情怀”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精髓的体现。正确看,就是时刻意识到观点与党、国家、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而且要把讲政治贯穿到文章的点滴之中。生动说,就是必须把人文情怀贯穿在文章的始终,以鲜活的实例,以活泼的语言,以接地气的形式传达到读者的眼里和心上。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

猜你喜欢
豆芽家书党报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豆芽也是治病“好手”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一封家书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家书》
无根豆芽≠毒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