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思维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策略

2014-03-21 19:46何文旭
记者摇篮 2014年3期
关键词:负效应采访者新闻报道

何文旭

联想思维包括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四种类型,不论哪一种方式,都能在思维对象之间建立联系,而各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更可以活化和创新思维空间。作为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要依赖于采访者的立场观点、知识积累、采访技巧以及更为复杂的观察、思索、分析和判断过程,因此,它需要活化而立体的活动空间,需要相互联系的多重信息来支撑和保证新闻的可信度,而联想思维正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在采访实践中,采访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知识积累,对新闻事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主题先行”式的理论预测。有时,采访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尚能应对和解决新闻事件突显的问题,但更多时候,由于现实生活变化多端,而某一新闻事件又往往与其他生活现象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使“主题先行”式的思维方式极可能因为“思维定式”的影响遮蔽事实真相,报道也会因为“同质化”和“扁平化”而流于肤浅,缺乏深度,远离新闻的本质真实。而联想思维的及时启动,恰恰可以开掘信息途径,拓宽思维空间,为新闻事件提供更为准确而广阔的坐标背景。

试举一例,鞍山著名的公益模范郑安宏,收养孤贫,捐资助学,散尽家财,被誉为“爱心爸爸”;郑安宏患病期间,他曾资助的一位贫困学子前来照顾,并与他的女儿相恋成亲。因为名人效应,这段姻缘无疑成为广受瞩目的新闻事件。笔者对此采访时,就实施了联想思维策略。比如,运用相似联想,了解当今青年人的婚恋选择以及其他名人家庭的儿女婚姻等相似事件;运用相关联想,关注郑安宏的亲属、曾受资助的学子、婚礼参与者等相关者的反应、态度和行为;运用对比联想,收集奢华婚礼、利益婚姻等与此具有相反性质的信息;运用因果联想,推断这对特殊伉俪的婚后生活、社会公众的反响等事件发展变化的结果。这样一来,有横向的信息比较,有纵向的逻辑判断,这一婚姻事件就不是一个平面单向的事件,而是一个被多方观照多角度解读的立体化事件。

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思维和采访空间中,笔者采制的新闻报道《爱心爸爸的儿女婚事》因为昭示了相对深刻的意义而获得好评。比如,对公益爱心的肯定,对纯真爱情的推崇,对庸俗婚恋观生活观的批评等,在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具有了更多的现实启示意义和感召力量。

另外,实现了本质真实的新闻报道同时也会具有辩证精神,即在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中,产生较高的可信度和现实影响力,而这一价值的实现,能使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有效规避负面效应。

说到新闻传播的负效应,人们往往归咎于虚假信息、煽情炒作或低俗化倾向等,其实,当以正视听、“拨乱反正”后,这类新闻的负效应往往随之退去。而那些同质化、扁平化、缺乏整体本质真实的新闻报道,它的负效应往往会以更隐蔽的方式渗透蔓延,对社会道德和文化建设的破坏力更大。

再如郑安宏嫁女这一事件,如果仅在“爱心付出、感恩回报”这一先行主题的统摄下单一记述婚恋事件和婚礼进程,尽管事实真实,但因为缺乏宏观坐标背景的支撑,反而会“疑窦”重重而有失真之嫌,甚至传播效果和传播愿望背道而驰。比如,缺乏相似信息的烘托,受众可能认为这就是一个“炒热”的“名人轶事”;如果缺乏相关人员或事件的映衬,受众可能会将信将疑,质疑公益爱心的动机;如果缺乏相反信息的对比,受众可能会忽略或否认新闻事件的现实意义;如果缺乏因果关系的延伸,受众就可能接受不到新闻事件的感召。总之,这种负面效应的出现,轻则会使新闻报道流于苍白浅薄和滥情庸俗,重则会使社会的正面能量陷入信任危机。所以,联想思维策略会通过分析、归纳和提炼使新闻事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承受多元价值观的审视与质证,从而成为规避新闻报道负效应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负效应采访者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
微信公众平台对新闻传播产生的正负效应
THE SYMMETRIC POSITIVE SOLUTIONS OF 2n-ORDER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N TIME SCALES∗†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