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技巧

2014-03-21 00:08孟维敏
记者摇篮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本质选题

孟维敏

记者的采访技巧很多,打个电话、传真个材料、发个电子邮件,就能很快地完成一篇稿件。但是这些都不容易抓到活的东西,只有进行深入采访,才能获得更多的鲜活材料,才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那么在具体采访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好深度采访呢?深度采访有没有技巧和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呢?

和其他新闻采访相比,深度报道对技巧性的要求有着更加具体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

深度报道因为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做出的深层次的报道,因此,选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选题要遵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是说选题要考虑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是否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意识,敏锐地捕捉新闻素材,能够从表象的新闻事实发现内因和预测趋势,前瞻性地运用理性思维,通过百姓的立场,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选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真实可信,又被百姓所关注,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通过百姓视角结合社会发展和党政热点,这样才能够做好深度报道的选题。

二、加强对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挖掘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题材,大多是问题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在采访中必须抓住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在深度报道中,新闻记者要通过细致深入的采访,做大量的新闻调查,把握基本的新闻事实。新闻记者在做深度报道的过程中,要抓住新闻事件的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揭露事件的本质,对新闻细节要充分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报道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既要保证站在全局和正确的高度,维护稳定局面,又要把握好事件的特殊性和本质,电视记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有的放矢的报道,做到速度和深度有机结合。电视记者应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挖掘新闻事件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厚度、力度,满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需要。

三、重视评论在新闻叙事中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与一般的报道不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讲述,而是必须在对新闻要素全面立体表现的基础上,做出客观、深刻和准确的分析与评论,要对新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逻辑层次等进行深刻剖析,阐释新闻主题及深层次含义,挖掘新闻本质。

在新闻深度报道中,观众一直对新闻中的评论特别关注,因此在电视深度报道中适当地进行评论,既能配合新闻报道详细交代新闻信息,又可以对新闻本质进行深入分析,电视深度报道中的评论的主要特点就是深入浅出。电视深度报道既要告诉观众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而且要通过适当的评述升华主题。

深度报道中的评述的方式有多种,普遍的方式就是在新闻的前后加入评述,还有一些是专门的评论员。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采访的深入,评述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使观众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群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社会现象认识得更加深入全面,更为客观、理性。

四、对主持人和记者的要求

突出特色和个性是做好电视深度报道的重要要求,而主持人和记者则是深度报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风格是深度报道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要配备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的主持人和记者,用他们的魅力来吸引观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评述,允许他们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展现独特的分析、表达能力。用主持人和记者的个人评述来增强整个报道的积极性。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将客观和主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因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纪实,就事论事;也不能用主观意识来取代客观倾向,要将新闻事实和思考评述有机地结合,实现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与电视媒体相比,其他媒体的深度报道也具有以上共性。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具备做好深度报道的基本素质首先要做到形体的深入。要到新闻采访的第一线去,到新闻现场去,这样才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客观全面地了解事情发生、发展过程,为以后的新闻写作奠定基础。新闻采访要做到身入,关键在于采访者有没有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新闻敏感是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能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新闻。要身入还要求记者要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这就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的访问技巧。对于访问对象的身份、性格等不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访问方法。访问技巧是一个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一个业务素质,这也是把身入进行升华的一个过程。

其次是心入,是思想的深入。要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从新闻规律本身要求看,心入更是必不可少的。新闻采访就是要迅速了解到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能不能很快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会直接影响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单靠耳听、眼看是不够的,还要去研究、去思考,才会从中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身入和心入是相辅相成的。记者在身入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心入,心入的过程如何,这取决于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观察问题的角度等因素。要做到心入,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政治觉悟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准,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这样,在采访报道中就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同时还要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增强新闻敏感。记者在平时必须不断地学习、思考、积累,以抓新闻的意识随时关注遇到的各种事件。要多想问题,勤于思考,不会思考、不会观察,就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作者单位:盘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本质选题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