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理答建构智慧课堂

2014-03-21 09:33洪志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激励性师生智慧

洪志雄

洪志雄,教师,现居福建晋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著名教育家肯尼基·胡德认为“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语文教学是语言感觉和语言运用智慧的习得,是用教师的教学智慧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语言悟性和灵性的修炼场所,师生对话这个环节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课堂理答是实现高效课程的手段,教师对学生回答的一次智慧理答,往往比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提问更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理答策略。

一.尊重学生,多用激励性理答

离开了尊重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关心和赏识。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通过师生平等、真诚的交流与对话,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才能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教师要尊重学生,就要重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多用激励性理答,爱护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比如鼓励学生:“是不是没有想好?请你坐下来想一想,我相信待会儿你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教师的有效理答,很可能深刻地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比如学习北师大三年级《田忌赛马》课文学习时,故事的生动与比赛的曲折吸引到了学生。有学生问:“什么是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呢?双方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学生学习最忌就是囫囵吞枣、迷信书本,理所当然地接受课本所表达的一切,教师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对揭示整篇文章中心意蕴的意义,而是充分抓住这个问题显现时机。“这位同学阅读很认真,想得很细,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想想这位同学提出的疑问。第一层疑问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是凭借什么标准来区分的?第二层疑问按照常规的比赛方法田忌方自认不能赢,但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后就转败为胜,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呢?”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回应了这名学生的疑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故事背后的竞赛规则与主要人物田忌的突出智慧,通过体验和感悟,挖掘了课文文本的内涵,拓宽了学生看待事务的视野。

二.否定回应,妙用发展性理答

当学生的回答出现明显的错误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否定,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否定理答时,我们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委婉,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

当学生的回答明确偏题或者出现还没理清头绪的无序回答时,教师可以通过修正式评价把学生的对话纳入正确的轨道。可以对他说:“你的想法很独特,如果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然后教师可以降低要求,放手研究,让学生在教师亲和的态度,宽容的胸怀,细心的理答中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我们当然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但该否定时一定要提出,否则会影响小学生学习的质量,但在纠错时,要用发展性语言进行理答,比如:“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问题,教师感到很高兴。”“没有答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这样的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总有答对的时候。”这种激励性的理答语言,学生怎么能不受到鼓舞,不产生学下去的愿望呢?

三.提高技能,彰显理答智慧

教师理答的语言要多样化。教师正确、恰当的理答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但长期使用一种方法,比如有的教师课堂上的理答就这么几种:“不错!”“很好!”“你说的对!”“你说得真好!”学生听多了就会毫无感觉,就失去了理答的作用。就像我们与人日常交流一样,我们总会有新的感触与对白,教师开展与学生之间人性化的、真挚的对话就不会固化于单一的语言与思维,教师理答的语言会经常多样,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攻心”为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理答都必须动情,教师的理答要富有感情。教师的理答要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能够真正触动到学生,才能通过对话实现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的真正转变。

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它能引领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它能提炼一节课的课眼,也能给课堂带来精彩而有效的生成。教师要在课堂上认真地倾听,审慎地提问,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言,巧妙有效地理答,一定会产生思维碰撞、精彩纷呈的课堂。有效的课堂理答,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这一评价工具,让我们精彩的理答使课堂变得更精彩,使学生变得更自信。

猜你喜欢
激励性师生智慧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