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点思考

2014-03-21 09:3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职探究过程

蔡 宇

蔡宇,教师,现居浙江象山。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中职语文教学主要强调“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态度、审美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成为了中职语文教师以及教研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目前,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语文教学属于中职教学科目中的基础性课程,对培养中职学生合作和探究精神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常来说,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班级中每一名同学的水平。科学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不单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共同的提高,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一般都采取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学生先分为基础水平较高和基础水平较低的两个小组,这样分组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教师对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也解决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但是却难以让学生很好地开展合作交流;其二是把基础水平强的学生以及基础水平较弱的学生混合编组,让基础知识较强的学生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而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地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其互补,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功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

二.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中经常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这种心理特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表扬鼓励。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变相地灌输结论和观点,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某些教师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与自身的教学风格更加符合,因此常常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对学生进行较难的提问来把自己的一些结论变相地向学生进行暗示,这样从表面上来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都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观点,同时教师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但是从实际上来看,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直接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权力,同时也让学生因为问题过于复杂,并不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得不到完全的发挥。与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背道而驰,对于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进行点拨的时间,适当的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合作学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学习基础都比较弱,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不适应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或者不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制定的目标任务。在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并且给予多种方法的指导帮助,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发展的优势,并且能够将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从而能够主动去学习。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必须要合理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一关键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同时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去,适当的为学生进行点拨,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之外,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应该进行合作,比如在《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一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表演,这样就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展开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够让中职语文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才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猜你喜欢
中职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