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

2014-03-21 05:16高小序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大学生

高小序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辽宁鞍山114007)

1 亟待提高的中国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阅读、手机阅读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手段都更加多样、方便、快捷.“泛阅读”时代,中国大学生的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对大学生每月读书数量的调查中,平均每月只读1~2本书的大学生占80.6%,读3~4本书的大学生占19.1%[1].”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60%以上,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占70%以上[2]“有调查显示,仅有14.67%的学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58.33%的学生是跟风阅读,而27%的学生没有任何目标地阅读[3].”大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阅读时间少,浅阅读多;目的性强的阅读少,随意性的阅读多;提高文化素质、文化沉淀的阅读少,功利性、实用性的阅读多等.

阅读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操.阅读对大学生成长更具有重大意义.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期,这一时期,知识的深厚积淀需要阅读,人格的正确雕塑需要阅读.“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4]”.一个富于创造力的民族,一定是一个重视阅读的国家,“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800页,以色列全国人年均阅读54本[5].”“德国有近1/3人每年读书18本以上,俄罗斯人平均每年看书8本以上,我国人均每年读4.58本书.”[6]阅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读者个人学识、品德的提高,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图书馆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引导大学生读者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分享阅读.

2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优势

2.1 信息资源优势

首先,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质量上具有优势.各高校图书馆都由各科专家、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富有经验的馆员组成文献资源采购领导小组.采访前,采购领导小组研究本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本馆各种资源的比例分配以及本馆最新信息采集方案.采访后,领导小组还要对所采访的信息的利用率的实际应用进行评估和总结,经过实践的检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质量再一次得以保证.

其次,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数量上具有优势.大学生人均图书占有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项考核指标,各高校图书馆的生均图书占有量要求从80册到100册不等[7],还有每年购置新书的要求,各大学都注重图书馆信息资源数量的增加.以上海的高校为例,纸质藏书总量超过400万册的图书馆有复旦大学图书馆1所;300~400万册之间的有5所;200~300万册之间的有2所;100~200万册之间的有7所;超过百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共计13所;50~100万册之间的图书馆为13所;藏书量在50万册以下的图书馆有38所.45.16%的本科院校藏书超过百万册,38.70%的本科院校藏书在50万册至100万册之间,馆藏低于50万册的本科院校仅占16.12%[8].网络环境下,各大学也极其重视电子资源建设.2011年度,全国416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采购费平均值为171.8万元,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42%[9].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仅为各大学的教育、教学、科研提供了情报研究的保障,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奠定了物资基础.

2.2 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图书馆专业的专家、人才,而且拥有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这些拥有各自专业学科特长且熟悉本馆信息资源的人才,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如中文、计算机、经济学等,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发挥了各自的特殊作用,也推动了大学阅读活动的开展.

2.3 环境优势

各高校图书馆都注重环境建设.自然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郁,使图书馆成为各种文化活动频繁利用的场地,如图书展、字画展、文化讲座、学术报告会、主题影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大学生读者的眼界,提高了大学生读者的文化素质,而且,吸引了大学生读者踊跃到图书馆,为图书馆的阅读活动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

2.4 读者优势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具有无与伦比的读者优势.第一,具有阅读推广对象相似性的优势.与社会图书馆的读者相比,大学生读者年龄相仿、“阅”历相似、“读资”相近,阅读推广对象差异性小,便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群体性阅读活动.大学生读者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智力强盛,处于人生最“黄金”的阅读时期.而且,大学生读者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易于激发、调动.第二.具有阅读推广时间周期性重复的优势.大学生读者周期性入校、离校,阅读推广可以随之周期性地进行,成熟的阅读推广方案也可以重复使用,只需适时微调,这非常有利于阅读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大学生读者在校时间有限,高校图书馆利用这有效的时间,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系统的阅读推广工作,必定卓有成效.

3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学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力量.但阅读推广活动本身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校内的所有读者,举办活动的策划、实施,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支持,离不开专业老师的配合,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支持.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指导,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和大学教育、教学、后勤部门联系,合理利用学校各类资源,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统筹安排阅读推广活动[10].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健全阅读推广组织机构,要提交推广方案包括目标、计划、步骤等,更要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做好培养读者、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调动馆员积极性这三方面重点工作.

3.1 培养读者

大学生读者阅读的负面情况主要可以归纳为:不爱阅读、不会阅读、不知道读什么、不能进行文化修养养成的深阅读.高校图书馆要据此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首先,要引发他们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其次,要传授他们阅读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再次,要引导他们学会选择性阅读、深阅读.

3.1.1 引发兴趣,使大学生读者爱上阅读 大学生读者之所以不爱阅读,是因为从小就被动地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奔走于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升入大学之后,大学生读者挣脱了升学的压力,时间也相对宽松.尤其是入大学伊始,大学生读者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对图书馆也充满了好奇.图书馆要针对他们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先入为主,抓住培养他们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机,积极组织宣传图书馆的资源.如:及早进行新生馆前教育,引领新生到图书馆各部门参观学习,让他们实地体验借阅图书、使用图书馆网站的感受,让学生熟悉图书馆、熟悉图书馆工作流程、熟悉图书馆馆藏体系、熟悉图书馆规章制度和借阅流程,以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优雅的阅读环境、先进的信息资源载体震撼大学生读者,以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亲和感染大学生读者,使大学生读者一入学注意力就被吸引到图书馆来,使之爱上图书馆,爱上阅读.

高校图书馆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细节,要根据大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以他们熟悉和关注的事物做切入口,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可以用他们专业或与其专业相关的信息引发,可以用他们关注的时事焦点引发,可以用他们亲身经历的某件小事引发……这样做,感性、亲切,能够一下子拉近他们和图书馆的距离,也能够一下子拉近他们和信息资源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图书馆里的信息资源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

图书馆组织的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是大学生读者喜闻乐见并富有创意的,比如读书漂流、主题阅读、真人图书馆等,也可以组织系列活动,如《青春》系列的,以《青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电影、摄影及评论的连续举行……多维、立体、新颖的活动不仅引发了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1.2 传授方法,使大学生读者学会阅读 大学生读者不会阅读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不会使用图书馆,二是不知道读什么,三是不知道怎么读.

首先,教会大学生读者使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大学生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也有责任教会大学生读者学会使用信息资源的方法.图书馆要通过馆前教育对学生进行整体培训,重点教会大学生读者明白纸质资源的分类原则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在流通书库和阅览室顺利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纸质资源,并能够顺利进入图书馆网页,浏览、下载、编辑各数据库的电子资源.图书馆还要设立网站信箱、电话咨询、当面咨询、专题讲座等为大学生读者解疑答难.

其次,教会大学生读者正确选择阅读材料.高校图书馆不仅有责任培养大学生读者爱上读书,更有责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教会大学生读者选择好阅读材料.一本好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选好书,才能读好书.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存在大量的、琐屑的、无关紧要的、甚至错误的信息,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尤其重要.高校图书馆要和学校专业授课教师联系,请专家、学者共同商讨,依据年级、专业的特点,每个学期、每个假期都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各推荐几本好书.连续七八个学期和七八个假期的连续推荐和连续阅读,会使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科学性,会夯实大学生读者的品德、扎实大学生读者的学识.高校图书馆也要教会大学生读者自己选出好书的方法.选书要确定好方向.选与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相关的书,选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致的书.确定好书的大类,再找这一类里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课题.接下来就是找这一课题的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一位或几位作者的一部或几部著作了.如此选书,如此阅读,一定会读有所获,读有所成.如此选书,大学生读者一定不会“跟风读”,一定不会在书山文海中迷失自我.

再次,教会大学生读者深阅读.现代社会中,“泛信息”整天环绕在身边,容易养成浅阅读的习惯.浅阅读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不仅浪费精力和时间,形成依赖,还容易养成阅读不求甚解的习惯和以讹传讹的态度.深阅读,是对所读信息资源的详细的阅读、客观的理解、深刻的挖掘.学会“精读”,才能全面了解、深刻领会,学有所成.图书馆要通过对中国文化中“经典”作品进行品评、解读,提高大学生读者对信息资源的赏析能力,提升大学生读者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各种以大学生读者为主的阅读活动的举办,表达、讨论、思考、求证的互动,也能促进大学生对作品的更详细的阅读、更深层次的理解.图书馆要通过专家点评、书评引导、群读群议、阅读分享QQ等多种形式,对某些有代表性的或者是大学生读者普遍关注的信息材料进行有意识地阅读分享,专家点评能为大学生读者深刻领会起到引领、导航的作用,而大学生读者的讨论研究能在互相学习和争论中,开启大学生读者的思路.

3.2 信息资源建设

3.2.1 结合大学生读者需求引进和建设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引进和建设信息资源,要细致调研,了解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求.大学生读者关注什么?(1)有关科研、教学、学习的信息资源.(2)各学科、各领域的新发现、新探索.(3)大学生读者正处于心理成长期到成熟期过渡,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渴望了解和确认”我是谁”“为什么我会这样”“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4)大学生读者正处于人生的恋爱阶段,比较关注有关婚姻、恋爱方面的信息.(5)大学生读者即将由学校步入社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在社会中定位自己,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6)大学生读者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比较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高校图书馆要从大学生学习、科研、心理、生理等情况出发,引进大学生读者喜欢、关注的信息资源,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入手,直至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

3.2.2 广而告之的信息发布 有关信息资源的信息要及时、多途径发布,使大学生读者能广泛、多渠道地知晓.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高校图书馆要架设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这桥梁要搭在明处,搭在需要处,能被发现、被需要、能用上才有价值.要通过滚动屏幕、网页发布、重点读者短信通知、新书展架等宣传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信息,让大学生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有细致的了解.

3.3 馆员培养

3.3.1 馆员的责任感 高校图书馆的每一位馆员都应该是阅读推广者.图书馆的每个岗位的职责都和阅读推广息息相关,采访人员、编目人员、流通服务、咨询服务的人员都要在本职工作中起到对大学生读者进行阅读推广的作用.把阅读推广的种子深植于每一位馆员的心中.如果高校图书馆有了这样一批持之以恒的、富有责任心的阅读推动者,阅读推广工作一定会持久而深入地开展,而且成果丰硕.

3.3.2 馆员的热情 图书馆要调动起图书馆员热爱图书馆事业的热情.图书馆员要意识到自己职业的伟大,要意识到自己也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对大学生的成才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爱岗敬业,要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图书馆要调动起图书馆员热爱学生的热情.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尽力去帮助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爱心.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图书馆员的一句话、几句指点、网页上的几句留言就能启发大学生读者、温暖大学生读者,鼓舞大学生读者在阅读路上不断前行.

3.3.3 馆员的能力 工作能力.图书馆员要熟悉图书馆整个的信息资源体系,熟悉每类书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熟悉每本书.不仅可以为读者推荐他所需要的图书,而且能为读者推荐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图书.图书馆员也要关注掌握各学科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及时提供给相关读者.馆员要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发展自己的专长,力争为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读者工作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学习能力.图书馆工作实际中,往往需要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图书馆员要具备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夯实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储藏,学习和掌握图书馆学、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数理化等各学科图书馆相关知识,以提供给大学生读者更好的服务,在阅读推广中做出贡献.

沟通能力.图书馆的工作,是“铺路搭桥”的工作,要架设信息与读者之间的路桥,要匹配好读者和信息,除了对信息了然于胸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善于观察,了解读者的需求;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中,善于引导,不仅要帮助大学生读者找到他所需要的阅读材料,也要引导大学生读者阅读相关的材料,以开拓读者的视野,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

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是应该从小培养的.中国的教育,使大部分孩子错过了阅读培养的最佳时期,大学是阅读培养的最后时刻.高校图书馆要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发挥自身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大学生阅读.高校图书馆要抓关键、引兴趣、重细节,以书的魅力、人的魅力、知识的魅力、智慧的魅力、丰富多彩活动的魅力引发大学生读者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1]肖运安,王小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2):52-54.

[2]陆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干预[J].图书馆杂志,2013(3):58.

[3]吴金仲.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J].情报探索,2009(7):118.

[4]王坤宁.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让阅读成为国人日常习惯[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77961/77962/5439514.html.2007 -03 -05:13:32.

[5]朱永新.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EB/OL].[2009 -01 -10].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80505/1514235162.shtm l.

[6]蔡兴彤,李蕊平.当前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国民阅读状况之比较研究:以中国、德国、俄罗斯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9(7):16-19.

[7]熊苏非.采取分层规划策略对图书排架进行科学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7):27-28.

[8]殷沈琴.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2):84-87

[9]王波,吴汉华,姚晓霞,等.2011 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N/OL].2012 -08 -31.A05.A06.A07.http://xhsmb.com/20120831/edition_1.htm.

[10]叶良瑜.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网友世界,2013(11):38-40.

[11]王维.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251-254.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大学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