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追求与人性的复归
—— 《长生殿》和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之比较

2014-03-21 09:00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佩特拉长生殿李隆基

赵 喆

(忻州师范学院英语系,山西 忻州 034000)

真情的追求与人性的复归
—— 《长生殿》和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之比较

赵 喆

(忻州师范学院英语系,山西 忻州 034000)

中国清代戏曲名家洪升的 《长生殿》和英国文艺复兴大家莎士比亚的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是比较文学中热门话题,二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都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思想内容,在中文戏剧史具有重要地位。

比较文学;《长生殿》;《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

清代戏曲名家洪升通过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真情的向往和追求,而莎士比亚则完全不同,通过罗马帝王安东尼对埃及王后克里奥佩特拉的迷恋描述了一场属于帝王的情感沉沦,最终更是以二人的殉情来呼唤人性的回归。

一、至死不渝的爱情和纠缠不清的爱恋

不论是洪升的 《长生殿》或者是莎士比亚的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都是中外历史上真实的历史故事,不同的是洪升更加偏重对帝王妃子爱情的讴歌,而莎士比亚则更重视还原历史,给人以恶的冲击。这种立足点的不同让洪升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细节的描写方面呈现出完全不相同的特点。

1、历史事实的选择

对于历史事实,洪升更加偏重自身作品的爱情主题,将很多的历史事实加以淡化或者净化,《长生殿》中的杨玉环不再是徘徊在权贵之间的美人玩物,而是全心全意地爱着李隆基的痴情女子,洪升故意淡化了她原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并且在后来与安禄山有私情这一历史题材,更加专注地描写了她和帝王李隆基之间的爱情。反观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则完全不相同,莎士比亚很明确地点名了克里奥佩特拉在认识安东尼之前就已经是凯撒的情人,并且安东尼也相当清楚这一事实,甚至指责克里奥佩特拉拥有更加让人不齿的历史 (第三幕)。由此可见,莎士比亚的主题并不是为了讴歌罗马帝王和埃及王后之间的爱情故事,他将视线放在了更高更远的地方。

2、爱情内容的描写

洪升将整个主题定位在对真情的追求上,所以在很多情感细节的描写上更加动人和细致,仔细地描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情感变化。在杨玉环再次回宫之后,李隆基背着杨玉环和梅妃幽会,被杨玉环直接斥责。李隆基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觉得愧对杨玉环,这种情感细节上的描写,将帝王李隆基变成了一个痴情的男儿,也让李杨之间的爱情更加动人。

另外,洪升在处理李扬关系上让他们两人拥有对音乐的共同爱好,不仅是身体上的索求,更是精神上的爱恋。杨玉环为与梅妃争宠,自己创作了 《霓裳羽衣曲》,让李隆基称:“妃子!美人韵事,都被你占尽了。此谱,真乃千古奇音,《惊鸿》何足道也!”《惊鸿》便是之前梅妃所做的曲谱。这种精神上的契合更是为李扬的爱情增添更多的动人色彩,洪升通过各种细节和整个爱恋过程的描写,将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和杨玉环对李隆基的爱恋描写得真实动人,也就达到了洪升想要讴歌爱情的主要目的。

而莎士比亚对于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之间的爱情故事并没有详细的过程描写,从一开始,安东尼就完全处于对克里奥佩特拉的迷恋之中,这部作品描写的是罗马帝王如何在情爱中沉沦最终丢掉性命的故事。安东尼为克里奥佩特拉着迷,但是,他也没有放弃他的称霸雄心和对荣誉的追逐。他一边想着:“我必须挣断这副坚强的埃及镣铐,否则,我将在沉迷中丧失了自己。”但是一边又说着:“你知道你是我的灵魂的无上的主宰,只要你向我一点头,一招手,即使我奉有天神的使命,也会将其抛弃一边来听你的差遣。”这样不断在荣誉和爱情之间的摇摆直接导致了安东尼第一次海战的失败,为了追随临阵脱逃的克里奥佩特拉,安东尼放弃了整个海战,导致了第一次海战的完全失败,但是一边无限后悔的安东尼一边又向克里奥佩特拉索求着 “可以充分补偿的吻”,这种对爱情的过度沉迷让安东尼最终获得了毁灭。第二次海战中,埃及舰队和凯撒军队暗中勾结,让安东尼完全彻底地覆灭了。至此,安东尼不仅没有获得爱情,更是将一方霸土拱手送人,他开始彻底地厌恶克里奥佩特拉,并发誓要杀死她。和洪升描述的专注爱情不一样,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之间除了爱情还添加了更多附加的物品,最终也趋于成仇。

二、真情的追求与人性的复归

1、《长生殿》的历史环境和对真情主题的塑造

清初是一个相对平静但是又不完全稳定的时代,经历了明朝覆灭的教训,更多人开始关注民族情感,而忽视了个性解放。统治者开始对文化实行高压政策,让很多文人都深受其害。洪升不得不借 “亡灵”之言来表现现实的历史场面。

洪升采取以旧词写新曲的表达模式,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事实。他在花更多笔墨来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专一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注重了对杨玉环才气的描写,让杨玉环跳出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式框架,将杨玉环塑造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真实想法的佳人,不再是封建男权时代里面男人的附属品,而是和男子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洪升有意识地赞扬和突出杨玉环的才艺和品行,是想要突出和提高女子的地位,反对封建的伦理观念,主张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在洪升的戏曲中,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誓词变成了 “我李隆基与杨玉环……”,这种人称上的不同并不是无意的,洪升通过这种人称的变化将李隆基和杨玉环从君主妃子变成了相互平等的爱人,这和 《梧桐雨》中的政治主题不再相同。

另外,在整体情感的把握上,洪升一改前代末期注重欲望的特点,更加强调了情色才的相互协调,并将 “情”变成了整部作品的中心。帝王李隆基将爱情看得比江山更重,他认为爱情是 “九重至尊”“四海之富”,而杨玉环为了再续和李隆基的爱情,“情愿谪下仙班”并 “又何惜人间再受罚折”,李杨二人之间的纯真爱情是洪升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期待,他希望借助这样的作品将男女婚姻依靠爱情这样的价值观变成了一种平常的价值观,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个体意识和个人价值。

2、《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的历史环境和对人性复归主题的塑造

文艺复兴的兴起让人们对于人性有了新的看法,开始驱从 “恶”的一面,认为人性本身就是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整个社会的道德逐渐沦丧,人际关系也不断恶化,在这种不友好的文化背景之下,莎士比亚开始了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的创作。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除了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之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角色,那就是凯撒。凯撒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比较常见的 “意大利式”人物。他并不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他期待着强权和力量,他认为“我们的血液里都注射着致命的毒液,今天若不是我看见你的没落,就是你见证我的灭亡,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无法并立存在。”他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强者存弱者亡的世界,他不守信约,不爱世人,也没有对这个世界一点点的美好留恋,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断征服与被征服的世界,甚至在最后都在欺骗克里奥佩特拉。他整个的形象都是一种人性恶的形象。

与之完全相反的便是安东尼,虽然他放纵自己的情欲,但是他却是一个友好善良的人,富有作为一个人的爱心和尊严。安东尼一边追寻着更强大的力量,也一边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对人真诚友好,在最后的海战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却宁愿为爱殉情也不愿被抓做俘虏。安东尼整体上的人物形象是和凯撒对立的,象征了人性自然和美好的一面。

而埃及王后克里奥佩特拉则是大力地抨击了人性之恶。她最终选择殉情,既是对凯撒所推崇的世界的否定也是对自身人性缺点一种摒弃。莎士比亚将她的死描写得唯美动人,更是凸显了这种对人性之恶的摒弃。她最终选择和安东尼一起魂归大地,宁静安慰地死去,这种平和之美正是对人性复归的一种呼唤和赞美。

结语

洪升和莎士比亚通过相同的爱情主题表达了不同的主题思想,《长生殿》将人间真情的美好和人们对真情的向往描写得极其细致,适应了当时的文化背景,而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则通过帝王爱情呼唤了人性的回归。

[1]冯洁·中西文化对照下的东方美与西方美——杨贵妃与埃及女王的形象比较[J].语文知识,2012(1).

[2]姚丹丹·从双性同体角度重新诠释《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克里奥佩特拉形象[J].北方文学:(下),2012(9).

[3]王菊艳·《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的文化学诠释[J].学术交流,2009(7).

[4]徐子方·《长生殿》的主题及其他[J].艺术百家,2009(5).

[5]张帆,蒋松源·经典的复活与永生——《长生殿》传奇传承方式摭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Pursuit of the Truth and Return of Human Nature--Comparison between“Everlasting Temple”and“Antony and Cleopatra”

Zhao Zhe
(English Department,Xinzhou Normal University,Xinzhou 034000,Shanxi,China)

Everlasting Temple of Hong Sheng(Chinese famous dramatist in Qing Dynasty)and Antony and Cleopatra of Shakespeare are the hot topic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They are affected by their cultures in emotion expressing and subject,having different figur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Everlasting Temple”;“Antony and Cleopatra”

颜建华)

I207.3

A

1673-9507(2014)02-0013-02

2014-02-28

赵喆 (1982.09~),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佩特拉长生殿李隆基
约旦古迹“玫瑰城” 沙漠中遭水淹
玫瑰之城:佩特拉
走进佩特拉,漫游玫瑰城
李亨啖饼惜福
约旦古城佩特拉
论电影《妖猫传》的传统文化意蕴
长恨歌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
杨贵妃生死奇遇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