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广电台如何做好对农宣传报道

2014-03-21 07:21王德义张小蓬
记者摇篮 2014年3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广播农民

王德义 张小蓬

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农宣传报道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对农宣传报道呢?笔者以为,要切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情为方向,坚持“三贴近”,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办出地域特色,适合当地受众口味,满足当地群众需求。

1.拓宽服务面是搞好对农宣传的潜力所在

首先是宣传内容的拓宽,做到政策性与经济性并重,大力传播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帮助农民了解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最新的行情信息,引导农民形成和市场接轨的现代观念。其次是稿件选择范围扩大。可以借鉴文摘报的做法,报道全国乃至国外能对农民带来启示的消息。再次是报道形式的多样化。灵活运用故事、见闻、新闻分析、访谈、主持人侃谈、体验式的报道等各种形式,还可以借鉴纪实片的表现形式,用纪实性风格表现农村生产、生活,以增强观赏性。

2.改进传播模式是县级电台搞好对农宣传的新途径

县级台实现对农宣传的循环式传播,比上级电台又有更大的优势,对农宣传的循环式传播,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一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倾听农村干部群众对农宣传,甚至每一个节目和具体稿件的意见。二是聘请各个层次的评议员定期评议,从中接受反馈信息。三是设置必要的节目,明确相应人员,更好范围地获得信息反馈。

3.要重点在阵地、内容、监督等方面努力

如何做到宣传报道贴近群众呢?

首先内容要为农民所需。过去,农民喜爱从广播电视中听歌看戏,现在则偏爱从广播电视里挑致富信息。办节目就要摸透农民群众的心理,尽力满足他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这些年来,盖州广播电视台坚持每年订阅数十种农科报刊,并与省、市多家农科院联网,广泛汇集农民所需的各类信息,每年通过自办节目提供给农民的信息达数万条以上,极大地满足了农民所需。他们还开展各种学科技、用信息致富典型的宣传,引导许多农民学习效仿。

其次宣传形式力求平实。对农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是朴实无华的农民,因而在节目制作中应尽量追求平实的风格,将精力放在加大节目信息量、抓住节目兴趣点上。在对农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上,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文绉绉的书面语言,做到通俗化、乡土化。科技节目的语言很容易走入单调呆板的误区,因而在农业科教节目中适当运用农谚、歇后语、俗语、顺口溜等,可以起到一定的增强化作用。

再次是要跳出农村办对农节目。现在的农民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许多农民见多识广,已不满足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迫切需要了解与农业相关的一些产业的信息和动态。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台,如果还停留在报道“四季歌”上,就无法赢得农民朋友的欢迎。因此,必须冲破“农村围墙”,跳出农村天地,站在大农业的高度谋划农村宣传。比如从超市看农产品结构调整,比单纯从农户承包地上去分析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更有针对性;从消费需求上去看牛奶产业的兴衰,比单纯在农民养奶牛的多少上去探索更有说服力;从金融角度去俯视农民个人投资力度,比单纯用行政命令让农民向何处投资更有科学性。简而言之,要站在大农业的角度,多角度地透视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实际,全方位做好对农广播宣传。

四是举办各种大众活动吸引农民参与。发挥媒体自身优势,广泛举办各种活动,是吸引受众参加,提高收听收看率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2010年,盖州广播电视台《新农村》采编人员,根据节目需要,多把镜头对准农民,多与农民兄弟交朋友,走进农村,逐一走访来信来访的农民群众,将他们关心关注的问题,向农艺师、兽医师咨询求教30多人次,回答100多个农业技术问题,许多群众由于参与节目采编活动,同时也迫切想从节目中解开自己碰到的难题,十分关注《新农村》栏目。

监督要得力。在农村搞好舆论监督,关键是要处理好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关系,媒体要关注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关注舆情民意的变化,始终代表基层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对农宣传报道,要敢为农民说话,为他们排扰解难。县级广播电视台应该深切体会农民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大胆揭露各种坑农害农的不良现象,对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的各种不法行为进行批评和监督,这不仅是为了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更是为了推进整个中国向富裕、文明的小康社会迈进。

(作者单位:盖州广播电视台)endprint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广播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