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非故

2014-03-22 22:24王莎
中外文摘 2014年4期
关键词:后事阿伯缝纫机

王莎

黄莲芸,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照顾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王信达20多年。老人临终前将自己百万房产和17万元的存折交给黄莲芸,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黄莲芸和王信达原来都是浙江省宁波市江东碧城社区七里垫村后西河的村民,作为街坊,两家人关系一直处得不错。后来因为一场意外,王信达的父母先后离开了人世。在王信达19岁时,因眼神经萎缩医治无效导致终身双目失明,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们两家是邻居,从我小时候懂事起,妈妈和其他邻居就开始照顾王阿伯。”黄莲芸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莲芸也已经长大成人,看着母亲为了家庭忙碌非常心疼,“当时也是为了减轻妈妈肩上的重担,我就主动提出以后由我来照顾王阿伯。”这一照顾就是20多年。

“1986年,王阿伯生了一场大病。从那时开始,他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更让他难以独自生活。”黄莲芸说,王信达身体不舒服了,只要打一个电话给她,她就放下手里的活儿陪着他去看医生。渐渐地,照顾老人几乎占据了黄莲芸所有的业余时间。

因为糖尿病,老人要少吃带糖的东西,黄莲芸给他做的饭菜也更加清淡。这么多年来,王阿伯家里的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一直没有断过。只要生活上缺少什么东西,黄莲芸总是第一时间将东西补齐。

“他眼睛看不见,除了没有安全感外,就是买的衣服他都不中意。”黄莲芸悄悄地说,“他会把钱分开装到口袋里,20元、10元、5元都是放在不同的口袋里。所以他的衣服和裤子都要有好多的口袋。”正是这个原因,之前黄莲芸给王信达买的衣服,老人都不是很喜欢,有时候甚至会抱怨。干脆,黄莲芸把自己的缝纫机拿出来,为老人量身做衣服。

最让黄莲芸开心的是,每次把新做的衣服拿给王信达,老人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阿芸手真巧,我最喜欢穿阿芸做的衣服和裤子了。”

“还有4条新短裤和几条长裤没有穿,老人就去世了。”她有些伤感地说,“有时候想到家里那台缝纫机,总是会想到王阿伯快乐的笑容。”说到这里,黄莲芸的眼泪流了下来。

2013年2月起,王信达的身体越来越差。3月初,他日常生活也无法自理了。黄莲芸担心晚上没人照顾他,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帮他请了个保姆。有一天晚上ll点多,保姆打电话给黄莲芸,说老人有些神志不清。黄莲芸两口子和几个邻居就赶紧把老人送到了医院。

在住院期间,黄莲芸天天给老人擦身、洗衣服、喂饭等,常常忙完了老人的事情,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给孩子做饭。黄莲芸做的点点滴滴,王信达全部都用心记下了。“有一天,他拉着我的手让我帮他料理后事,好几次当着社区工作人员的面表示要把房子留给我。”黄莲芸说到这里时,眼眶再次湿润了起来。

王信达执意将百万房产和17万元存折留给黄莲芸来表达自己的感激,可黄莲芸断然拒绝了。“这个房子我坚决不能要,我是把他当做家人来照顾的,照顾家人怎么能要回报呢?”黄莲芸说。看到黄莲芸坚决的态度,王信达老人也着急了,说:“你要是不把这存折拿着,我就不看病了,也不吃药了。”看到王信达如此坚决,黄莲芸告诉老人,存折上的钱她将全部用于老人的后事,“老人4月23日凌晨去世的,17万元花在了买墓地、办丧事以及墓地管理费上。这些钱我不能花在自己身上,都是他辛辛苦苦积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

猜你喜欢
后事阿伯缝纫机
一起“后事”风波
听不见的橹声
大排查
猫须镇的缝纫机
麦当劳里
糖果阿伯和他的当铺
缝纫机测振装置专用改造研究
缝纫机也玩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