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袖: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2014-03-22 22:29李迪迪
中外文摘 2014年4期
关键词:莫罗甘地领袖

李迪迪

2007年10月,普京出访德国期间,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有关策划刺杀他的消息。普京不以为意地挥手道,“以后再说吧。”

1963年11月22日上午,下过一场小雨。达拉斯刚刚放晴。肯尼迪坐在低速行驶的林肯豪华敞篷车里,向路边拥挤的人群挥手微笑。

十二点半,一记沉闷的枪声响起,肯尼迪用手捂住喉咙——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脖子。妻子杰奎琳试图用手堵住鲜血。紧接着,第二枪击中了肯尼迪的后脑勺,鲜血和脑浆喷涌而出。半小时后,官方宣布肯尼迪总统逝世。

犯罪嫌疑人奥斯瓦尔德很快被逮捕,然而他否认枪击总统。2天后,奥斯瓦尔德被另一个职业杀手枪击致死。尽管联邦调查局认定奥斯瓦尔德为凶手,但很多人仍相信此案另有阴谋,至今疑云未消。

肯尼迪遇刺的消息轰动了全世界。美国政府将遇刺日之后的首个星期一11月25日,定为国葬日。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个遭刺杀的总统。前三位分别是亚伯拉罕·林肯,在剧院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歹徒暗杀;詹姆斯·加菲尔德被寻求领事职位未遂的律师枪击,两个多月后去世;威廉·麦金莱则在泛美博览会上,遭到无政府主义者枪击,8天后去世。

其实,国家领袖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据统计,1945年到1986年,全世界有52位国家领袖死于暴力。

刺杀国家领袖有多难

1948年1月30日傍晚,78岁的“圣雄”甘地带领一千多名追随者前往夏塔。他和平时一样,穿着口袋般的土布长袍,拄着木杖。离他几步远的一个信众,突然用藏在手掌之间的小口径左轮手枪,朝甘地开了三枪——第四颗子弹他留给自己,但子弹仅擦破其头皮。

历史在重演。43年后,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在助选时,被一名献花女子用炸弹炸死。

不需要毒药、间谍战等“高级”战术。大部分刺杀故事就是这样简单粗暴。行凶者只要掩藏好自己,贴近对方,然后——亮出武器。不过这只有“死士”才干得出来,这些人往往为极端信仰所驱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甚至发生过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比如1993年,斯里兰卡总统普雷马达萨遇害身亡,而凶手竟是骑着一辆自行车携带炸药,闯进队伍,造成至少25人丧命。

还有一些国家领袖是被警卫、保镖等身边人所杀,这听起来很像电影里的情节。2001年,刚果(金)总统劳伦特·卡拉比在会见总统府顾问时,贴身警卫拉什迪突然从专用侧门进入,称有事汇报。总统侧着耳朵倾听。这时拉什迪拔出手枪,对着其头、颈和腹部连开五枪。随之,拉什迪被闻声赶来的卫队当场击毙。

还有比悬疑电影还离奇的。相当数量的刺杀案至今找不到凶手。1986年2月,瑞典首相帕尔梅夫妇看完电影,相互挽着踏雪回家。街上行人稀少,这时背后传来两声枪响,帕尔梅的胸部和腹部中弹,失血过多而亡。

由于目击证人很少,警方毫无头绪。一度出现全民参与的状况,人们纷纷打电话到警局,提供线索,当然绝大多数毫无用处。

最终仅确定凶手不是瑞典公民。甚至还有纳粹组织、恐怖组织主动称是自己干的,使案情越发扑朔迷离,至今无果。这成了瑞典第一大悬案。

最悲惨的莫过于遭恐怖组织绑架并撕票。意大利政府曾逮捕恐怖组织“红色旅”首领库乔。为解救头目,“红色旅”先是恫吓法庭,使所有审判人员甩手不干,继而暗杀了一名法官和一名律师。就在1978年,法院决定排除万难,再次启动审判时,“红色旅”使出震惊世界的杀手锏——绑架总理莫罗。

他们在路上拦堵住莫罗的专车,射杀司机和四名保镖,迫使莫罗坐进“红色旅”事先偷来的警车中。路边居民目睹了这一切,然而他们无法报警——电话线被“红色旅”割断了。由于政府拒绝与恐怖分子谈判。莫罗在被押55天,发出88封石沉大海的亲笔信后,惨遭杀害。

种族、宗教和民族仇视

不过,像莫罗这样的例子非常少见。真正造成国家领袖被杀的原因,多是绵绵不绝的种族、地区冲突。在当代史上,多数惨剧发生在冷战之间。据统计,1945年到1986年,全世界有70多位重要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死于暴力,其中包括52位国家元首。

从地区分布来看,这52人中,亚洲就占超过一半,为28人。非洲13人,美洲9人,以及欧洲2人。在亚洲的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由于家族政治的传统,还出现过几个遭刺杀的国家领袖都是一家人的情形。

如印度的甘地家族。前总理英迪拉·甘地遭自己的锡克教卫兵枪击身亡,而导火索是英迪拉·甘地命令镇压锡克教极端派武装分子,后者扬言“讨还血债”。总理府安保部门曾建议把所有锡克教人员调离总理府,却被英迪拉·甘地拒绝。

英迪拉的长子拉吉夫·甘地继之当上总理。然而他在南部竞选时被炸身亡,死时才47岁。

除却亚洲,非洲的刺杀案也和部族矛盾脱不开关系。2001年,刚果(金)前总统卡拉比被刺杀,也是因此而起。卡拉比曾因战事不利而枪毙南基伍省军官,其同伴遂安排拉什迪枪杀总统以求报复。作为南基伍省人,部族利益至高无上,拉什迪只能听从命令,牺牲自己。

埃及总统萨达特则是因“得罪”穆斯林而被杀。在1981年的埃及阅兵仪式中,一辆受检阅的130炮车突然停下,跳出1名陆军中尉和3名士兵。萨达特以为他们要敬礼,遂起身还礼。不料中尉扔出一枚手榴弹,接着拿起冲锋枪向总统扫射。

这位中尉在审讯中交代,他们不满于许多穆斯林领袖被捕并遭受迫害,且埃及现行法律与伊斯兰教法相悖……凶手们认为自己没有犯罪,而是“为了宗教,为了祖国”。

还有的是“院内起火”,无法见容于自己族人。比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尽管他持续推动巴以和解,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却因此被犹太极端分子视为卖国贼。1995年,拉宾在发表完和平演讲后,被一位27岁的法律系学生——“复仇犹太人组织”成员连击三枪身亡。

人人自危:谁会是下一个?

英迪拉·甘地遇刺噩耗传出当天,全印度掀起洗劫、杀害锡克教徒的浪潮。政府被迫在30多个城市实行宵禁,甚至向部分地区派出军队维护秩序。四五天内,1100多人丧命,其中大多数是锡克人。

锡克族国会议员库什万特-辛格情绪激动地形容为种族屠杀,“我们就像是生活在纳粹德国里的犹太人一样”;“出现了这些事情之后,一个锡克人还能说‘我是印度人吗?”

拉宾在刺杀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说,“让我们的心为和平跳动,让我们的眼睛期待和平。”不过他的死亡推迟了和平的到来。随后的以、巴、美三方戴维营和谈未果,和平进程不断陷入僵局。

国家领袖被刺无疑给民众带来巨大的恐惧感,人人自危的情绪会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前中国驻刚果(金)大使孙昆山在出席卡拉比总统的接灵仪式时,曾困扰于防弹背心太厚,无法穿在西服里,只好放在车里备用。现场戒备森严,令孙大感意外的是,负责警卫的津巴布韦士兵竟然端着枪口对准各国使节。

然而,我们看到的刺杀案终究只是冰山一角。据说卡斯特罗曾被暗杀638次,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多次面临刺杀威胁。据俄罗斯联邦总统保卫局透露,他们已“成功挫败”多起针对普京的有组织的刺杀阴谋,其中一起在2006年,恐怖分子计划在圣彼得堡八国集团峰会、俄“俄罗斯一欧盟”峰会期间刺杀各国政要。

不少刺杀计划与车臣、阿富汗“基地”组织相关。2007年10月,普京出访德国期间,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有关策划刺杀他的消息。

普京不以为意地挥手道,“以后再说吧。”

猜你喜欢
莫罗甘地领袖
领袖风范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甘地扔鞋
歧视错误的多元理论:评索菲亚·莫罗《不平等的诸面孔:错误歧视的理论》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领袖哲学
平民领袖
甘地走上素食路
甘地戒糖
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