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相爱未相亲

2014-03-22 22:34成小晟
中外文摘 2014年4期
关键词:女同学胡适

成小晟

1901年夏秋之际,在安徽绩溪,汪、曹两家的女主人都怀了孕,因为两家关系很好,于是相约:要是两家分别生下一男一女,就结为亲家。转年7月,汪家生下了儿子汪静之,随后曹家生下了女儿曹初菊。汪静之与曹初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幼就常在一起玩耍。只是曹初菊从小就体弱多病,12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常和他们在一起玩儿的还有个名叫曹诚英女孩,虽然她和他们的年龄是一样大的,但按辈分来说,她却是曹初菊的小姑母。曹初菊过世后,汪静之自然就和曹诚英亲近了许多。而曹诚英在娘胎时,也已指腹为婚给了同乡富家子胡冠英。

1917年,汪静之15岁了。意气风发的他进入屯溪茶务学校读书,其时,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受此影响,和青春的躁动混杂在一起,让他再也无法按捺对曾诚英的感情,于是就写了一首情诗寄给曹诚英。曹诚英岂能不知汪静之对自己的心意,她对他的印象也十分美好,但因为辈分和自己从小已许了人的缘故,她还是婉拒了他,只相约做永远的好朋友。自此,一切归于原位,她依旧是他的小姑母。

第二年,16岁的曹诚英奉父母之命,与胡冠英举行了婚礼。得知她出嫁,汪静之哀伤地写道:“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四个眼睛两条视线/整整对了半天/你也无语/我也无言……”婚后不久,曹诚英便考取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虽然自己喜欢的女子成了别人的新娘,可一旦动了真情,不想不念也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黯然神伤的汪静之次年也考入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同在杭州,汪静之觉得即便不能鸳鸯双飞,起码也会经常会面,呼吸同一个城市的空气,偶尔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笑脸,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已为人妇的曹诚英见到汪静之也很开心,但敏感的她何尝察觉不到他的一往情深?为了防止丈夫起疑,她决定为汪静之牵线搭桥,做一次红娘。于是,每次见面,她都会邀上一帮女同学作陪,谁料,因为汪静之个子矮小,被介绍的女同学都看不上他。这样见面的经历多了,汪静之也明白了曾诚英的用意,也许是怕给她惹麻烦,也许是就想按照她的想法交个女朋友算了,故当曹诚英又一次费尽心思地给他介绍一个名叫符竹因的女同学时,汪静之便同意了。其实,符竹因一开始也没有看上汪静之,只是欣赏他的才华,才勉强同意了交往着看。

这次,曹诚英总算是放心了,不过她和汪静之之间的亲密关系还是让丈夫胡冠英吃了醋。再加上她常年在外求学,结婚几年也未能生下一儿丰女,胡家人更是对这个媳妇不满。在经历几次争吵之后,1922年,曹诚英离婚了。

脱离了家庭的羁绊,曹诚英肆意挥洒青春,但也时有落寞之感,而汪静之总会适时地出现在她的身边,听她倾诉,帮她排忧。一次喝多了酒,曹诚英终于向他吐露真言,说:“离婚后,真想和你在一起,只是一想到你和竹因,我不能夺人所爱。”这番情真意切的话,尽管来得太迟,但对汪静之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她也曾对他动过心。

又过了半年,已彻底走出离婚阴影的曹诚英,与胡适在杭州的烟霞洞坠入了情网。爱情看似迷人,实则飞蛾扑火。因为胡适已婚,两人只能偷偷地约会。但对于汪静之,曹诚英是坦诚以告的。他并不吃惊,看她笑意嫣然,也陪以微笑。在曹诚英眼里,他是最可信赖的,而在汪静之心里,她的幸福就是他的快乐,不管这条路有多难走。

很快,曹诚英和胡适的情事还是传到了江冬秀的耳朵里,她大吵大闹,甚至以死相逼,最终胡适妥协了。即便如此,曹诚英对胡适依旧痴心不改,所幸在舆论谴责她时,还有汪静之站在她的身后。1930年,曹诚英在南京读书,汪静之去看她,屋里只有一张床,她以长辈的口吻对他说:“你睡这头,我睡那头,你给我暖暖脚吧!”虽然同居一室,同卧一榻,但他们却丝毫没有亵渎这份纯洁的感情。不久,伤心欲绝的曹诚英便选择了堕胎,远走美国了。

往往在视爱如命的女子心中,任何人都抵不过她所爱男人的一分一毫,即便是在被伤害之后。曹诚英回国后,心里装的还都是胡适,她终生未嫁。晚年在武汉时,曹诚英曾对汪静之说:“我们从小相爱,渴望有爱的亲密关系,但我要为胡适守贞,你也要为你的妻子守贞,为了这个‘贞字,我们今生只好算了,希望下世有缘做夫妻。”为此,汪静之还写了一首名叫《百夜同床不苟且》的诗:“两心纯洁洁如雪,两心清净净如冰。百夜同床守节操,童年原是两情人。”曹诚英也回应了他一首:“方方正正真君子,诚诚实实多情人。千古伤心一恨事,一生相爱未相亲。”遗憾的是,直到她去世,都未能等到胡适。

这一生,曹诚英与汪静之青梅竹马,却无缘相守,但他们之间的这种“一生相爱未相亲”的情,却又远比很多炙热的爱情更能动人心容了。

猜你喜欢
女同学胡适
你好,我是你老公的女同学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树木”与“树林”
不说同学的坏话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雨一直下等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积极发言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