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与审计期望差距的博弈分析

2014-03-24 01:50赵立三刘伯英
关键词:合谋审计师独立性

赵立三,刘伯英

(1.河北大学 会计发展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审计制度的建立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审计的独立性。独立审计是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只有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师才有可能或有意愿发现某一特定违约行为,也只有独立性,审计师才可能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因此,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质量、实现审计期望、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核心问题。然而,近期曝光的万福生科、绿大地财务造假案,再一次证明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质量与应当的审计期望存在巨大差距。保持独立性的审计师本着“应尽职责、应尽关注”职业操守,应当可以发现其造假行为。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审计师的独立性呢?本文将利用静态博弈中泽尔腾“颤抖手精炼均衡”,分析博弈过程中政府监管、审计师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上市公司的改聘权、审计收费等因素对审计期望的影响,为政府监管提供理论依据,遏制财务造假案件的再次发生。公开透明的审计市场能够区分审计师是否保持了独立性,保持独立性是缩小审计期望差距最根本的因素。

一、关于审计独立性与审计期望差距的解释

独立性是保证审计质量实现审计期望的根本保证,审计期望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及其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客观、公正以及的一种审计愿望。审计期望差距是审计结果或审计质量偏离了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的预期。审计期望差距越大,审计质量就越差。西方关于审计质量最经典的解释是“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和披露该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其中前者取决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后者取决于审计师的独立性”[1]Watts & Zimmerman也认为,对审计师服务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其报告违约行为概率的评价,而审计师报告违约行为发生的概率(以发生违约行为为前提)取决于:(1)审计师发现某一特定违约行为的概率;(2)审计师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概率。前者取决于审计师的执业能力和在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投入,后者取决于审计师相对于客户的独立性。因此,长期以来审计独立性问题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成为独立审计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上市公司是否通过变更审计师影响其审计独立性,进而对审计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如SEC在第31号财务报告公告中指出,“选择一名审计师以支持管理层所采用的、有助于其达成报告目标的会计处理方法,即便这一处理方法损害了报告的可靠性”[2]。审计期望差距这一概念,由Liggio首先提出,为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质量的期望水平差异。科恩委员会在此基础上作出延伸,认为审计期望差距是指公众的期望或需求与审计师能够和应该做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麦克唐纳委员会认为审计期望差距由4部分组成:(1)不合理的;(2)合理的;(3)业绩缺陷;(4)被错误感知的业绩缺陷。Poter将审计期望差距分成了合理性差距与业绩差距。Lee et al.认为审计的复杂性导致了审计期望差距。Johnson认为审计师自身存在角度冲突影响了其独立性,从而无法为利益相关者与社会公众提供竭诚的服务。赵丽芳[3]认为注会的职业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发现并报告所有的舞弊,从而拉大了审计期望差距。因此,我们认为独立性的强弱影响着审计期望差距。

二、不同因素对独立性、审计期望差距影响的博弈分析

本文将对影响审计独立性与审计期望差距的因素进行博弈分析,通过博弈分析、观察各因素如何影响独立性与审计期望差距,以期从中找到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方法。基于上述内容,本文对于该博弈的假设如下。

假设1: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

假设2:由于市场(利益关系者与社会公众)获得审计服务的成本极低(也许只是上网点击几个网页),因此审计服务被视做公共产品。信息的获取需要付出成本,审计服务是含有成本的。基于第一个假设,市场希望其获得的审计服务的质量(成本)越高越好。

假设3:由于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偏低,因此假设审计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公司能够很容易寻找到一家事务所与之合作。

假设4:一旦上市公司与事务所签订合约,双方将从完全竞争市场中脱离出来,事务所将凭借这一份合约在未来的后续审计中获取准租收入。

假设5:事务所的信息披露是满足独立性分布的。

假设6:事务所一旦被解聘,如果其坚持独立性则很难找到第二家与之合作的公司,反之则在相同成本下可以获得收益相似公司的聘请。

假设7:政府对于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合谋造假是不能容忍的。

假设8: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假设9:为了更好研究独立性对审计期望差距的影响,假设每个审计师的职业能力都足以完成审计业务,不存在能力不足的状况。

(一)理想状态下的独立性和审计期望

在理想状态下,审计独立性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得到了充分保证,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包括报表使用者)的期望,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的有效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公司的违约行为。此时,审计师提供的审计的质量为x,上市公司通过审计获得的利益是A,事务所获得的利益是B,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是f(x)(关于x的增函数)。由于f(x)与审计期望是无差距的,因此可以f(x)视做审计期望。

(二)公司改聘权和审计收费对独立性与审计期望的影响

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独立性与审计期望的影响,假设这一博弈中参与博弈的只有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双方,不存在公众监督与政府监管。上市公司有两种纯策略,即不违法、违法。事务所也有两种纯策略,即坚持独立性、丧失独立性。根据假设,会得到四种博弈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II(不违法,丧失独立性,解聘);III(违法,坚持独立性,解聘);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结果I下,双方获得的收益与理想状态类似为A、B。结果II下,事务所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M(解聘或是其他的惩罚,0≤M≤B)。结果III下,事务所将会被解聘,从而收益降为0。结果IV下,上双方合谋进行违法的财务欺诈,则两者将会共同分配操纵盈余θ,事务所从中获得收益θB(0≤θB≤θ)。因此,这一博弈的矩阵见表1。

表1 不存在政府监管情况下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博弈矩阵

通过博弈分析,可以得出这一矩阵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即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和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为了验证博弈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将运用腾泽尔“颤抖手精炼均衡”,对博弈的两个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在结果I下,如果事务所犯了错(就好像拿杯子的手颤抖了一下)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只要存在犯错的概率P>0,那么,上市公司选择违法的收益显然是不比A小的。预见到这样的情况,上市公司将会选择违法,显然这一均衡是不稳定的。在结果IV下,如果事务所犯错,上市公司选择违法的收益仍然不小于A。反之,如果上市公司犯错,坚持独立性的收益期望将接近0,而丧失独立性的收益远大于此,那么事务所仍将选取丧失独立性作为自己的策略,因此结果IV是稳定的均衡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如果排除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因素,上市公司占有强势地位,审计师将选择更为顺从的策略,上市公司的意图在这一购买过程中将很容易实现,这与我国审计市场的特殊性密不可分。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很低,审计行业竞争激烈,事务所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而一份审计合同对于事务所来说不仅意味着当前的费用收入,还往往意味着未来的“准租收入”。“由于上市公司手握改聘权,为了获得“准租收入”谋求生存,事务所往往将丧失掉部分独立性以迎合上市公司”[4]。除此之外,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事务所还会在审计收费上对上市公司做出让步,并对上市公司产生财务依赖。这也造成了上市公司的强势地位,对审计质量与审计独立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在上市公司改聘权与审计收费的共同作用下,上市公司居于强势地位,审计的独立性不能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了审计期望差距。在这一情况下,事务所提供的是一份向上市公司妥协的审计报告,审计质量(x1)无法得到保证。那么f(x1)将远小于期望值f(x),从而存在着较大的审计期望差距。

(三)宽松监管对独立性和审计期望的影响

在这一情况下,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合谋财务舞弊时,政府监管将发挥作用。财务舞弊被政府监管发现且被处罚的概率为Y,政府对上市公司与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为P1、P2,当舞弊被发现时造成的名誉损失为N1、N2。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与社会公众依旧被排除在博弈之外。

政府监管对博弈结果的影响只体现在上一博弈中的稳定结果上,即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考虑到政府监管的影响,结果IV的收益期望将变为:A+θ-θB-Y(P1+N1),B+θB-Y(P2+N2)。

由于受到监管手段、成本以及相关法规体系的制约,政府监管力度较为宽松。此时,在上市公司选择违法的条件下,事务所丧失独立性收益应当大于坚持独立性收益,即B+θB-Y(P2+N2)>0,移项得0<Y<(B+θB)/(P2+N2);否则保持独立性将是事务所的占优策略。

当(θ-θB)/(P1+N1)<θB/(P2+N2)时:

1.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不造假的收益皆大于合谋造假的收益的时候,有:

解不等式方程组得:θB/(P2+N2)<Y<(B+θB)/(P2+N2),在这样的监管力度下,双方合谋造假的盈余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双方都会选择不造假。即双方不造假的收益都大于合谋造假时,此博弈的均衡点落在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

2.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合谋造假的收益皆大于不造假的收益的时候,有:

解不等式方程组得:0<Y<(θ-θB)/(P1+N1),在这样的监管力度下,双方均有强烈的动机合谋造假。即双方合谋造假的收益皆大于不造假的收益时,博弈的均衡点落在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

3.当上市公司不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收益而事务所反之时,有:

解不等式方程组得:θB/(P2+N2)<Y<(B+θB)/(P2+N2),在这样的监管力度下,上市公司选择不造假是占优策略,而事务所如果选择丧失独立性的话,将会面临被处罚的情况,因此此时,博弈的均衡点落在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

4.当上市公司造假收益大于不造假收益而事务所反之时,有:

此时方程无解,与原假设相违背,博弈不存在均衡点。当(B+θB)/(P2+N2)>(θ-θB)/(P1+N1)>θB/(P2+N2)时:

1.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不造假的收益皆大于合谋造假的收益的时候,有:

此时不等式方程组无解,即双方合谋造假可操纵的盈余有限的时候,博弈不存在均衡点。

2.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合谋造假的收益皆大于不造假的收益的时候,有:

解不等式方程组得:0<Y<θB/(P2+N2),在这样的监管力度下,双方强烈的动机合谋造假。即在双方合谋造假皆大于不造假的收益的时候,博弈的均衡点落在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

3.当上市公司不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收益而事务所反之时,有:

此时方程组无解,与原假设相违背,此时博弈不存在均衡点。

4.当上市公司造假收益大于不造假收益而事务所反之时,有:

解不等式方程组得:θB/(P2+N2)<Y<(θθB)/(P1+N1),在此监管力度下,上市公司选择违法显然是占有策略,而如果事务所选择坚持独立性其收益期望将接近0。因此,双方将合谋造假,即博弈的均衡点落在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存在较为宽松的监管时,博弈可能存在下述4种结果。

1.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不造假的收益皆大于合谋造假的收益的时,均衡点落在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

2.当上市公司与事务所合谋造假的收益皆大于不造假的收益的时,均衡点落在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

3.当上市公司不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收益而事务所反之时,均衡点落在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

4.当上市公司造假收益大于不造假收益而事务所反之时,均衡点落在结果IV(违法,丧失独立性,续聘)。

从4个结果中不难看出,如果政府的监管宽松,其虽然成为了审计博弈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审计的独立性与审计期望主要还是受到上市公司的强势地位(改聘权,审计收费)影响。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宽松监管的市场与缺乏监管的市场是类似的:审计独立性依旧无法保证从而审计期望差距较大。社会公众无法影响博弈,因此只能被动接受质量为x2(x1≤x2<x)的审计服务。显然f(x2)仍旧与f(x)有较大差异,宽松的政府监管并不能有效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四)严格监管对独立性与审计期望的影响

在这一情况下,政府的监管力度Y与惩罚力度P都将变得足够大。二者共同作用下,将满足条件:B+θB-Y(P2+N2)<0,移项得:(B+θB)/(P2+N2)<Y<1。在这样的监管强度下,事务所合谋造假的成本将远大于收益,因此坚持独立性将成为其占优策略。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没有其他的选择,则只能选择坚持独立性的事务所并与之合作,因此此时博弈的均衡点落在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

在这一个博弈当中,政府监管成为了博弈的决定性力量,上市公司的强势地位被削弱。审计双方只能被迫选择一个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审计期望差距缩小。此时,社会公众被动接受质量为x3(x2<x3)的审计服务,f(x3)与f(x)的差距已经较小。但是,政府监管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此时博弈双方将遵守政府的意愿行事,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所应有的表现,因此严格的政府监管显然不是最优解。

(五)审计师更换事务所对独立性和审计期望的影响

无论是在宽松还是在严格的监管下,我国市场中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况,即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时虽然被发现并处罚,但是审计监管中存在漏洞:审计师在事后更换了事务所就可以逃避应当受到的惩罚。即,事务所的收益变回了:B+θB,上市公司造假的收益期望远大于其造假成本,即:A+θ-θB>Y(P1+N1)。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监管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将失效,在整个审计的博弈过程中上市公司的改聘权与审计收费再次成为了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此时的结果与情况二的结果类似,上市公司将与事务所合谋造假,社会公众将不得不接受审计质量为f(x1)的审计服务,审计期望差距较大。

(六)社会公众监督对独立性和审计期望的影响

为了增加社会公众监督因素,政府将赋予社会公众话语权,对上市公司实施监督并可以通过集体诉讼等方式,在上市公司涉嫌欺诈时维护自己的权益。市场的监督力度为S,维权的力度为R。由最初假设可以判断,市场在博弈中只有单一的纯策略就是不遗余力地执行自己监督与维权的权力。因此,必定能够满足条件:B+θB-(Y+S)(P2+N2+S)<0,移项得:(B+θB)/(P2+N2+S)<Y+S。因此,博弈的均衡点仍旧落在结果I(不违法,坚持独立性,续聘)。

在这一博弈中,市场的透明度提高了,监督力度取代了一部分政府的监管,市场的透明度增加,使得政府监管更加灵活、成本更低,削弱了上市公司改聘权与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使得审计能够更好的保持其独立性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缩小了审计期望差距。这使得市场中的参与者将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一份更符合自己意愿的质量为x4的审计服务。无疑,f(x4)是最接近f(x)的,审计期望差距被有效缩减。

三、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在上市公司对于事务所的改聘权与审计收费的共同作用下,事务所容易对上市公司产生财务依赖,上市公司在审计博弈中居于强势地位。只要上市公司的强势地位不发生改变,那么事务所很难保持其一贯独立性,从而审计期望差距很难缩小。

同时由于审计市场的不完善,对于审计的监管存在漏洞。这样的漏洞造成了在财务欺诈事发后,审计师可以通过跳槽寻求逃避处罚。市场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市场透明度低,社会公众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社会公众监督处于弱势地位,政府的监管手段落后、方式僵化,并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的审计市场环境,也造成了审计师无法保持独立性与审计期望差距较大的情况。

基于增强审计独立性,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目的。如何削弱上市公司的强势地位,增强社会公众话语权与监督权,加强与改进政府监管,使市场更透明、更完善,将是审计市场改革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1]DEANGELO L E.Auditor Independent“Lowballing”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4(3):113-127.

[2]SEC.Financial Reporting Release[Z].Chicago:Commerce Clearing House,1988:31.

[3]赵丽芳.审计期望差距、差距弥合与治理基础审计——审计责任的历史还原或重塑[J].审计研究,2007(2):69-74.

[4]赵立三.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J].会计之友,2009(6):3-6.

猜你喜欢
合谋审计师独立性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网络特征下工程招投标合谋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独立性与责任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