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连铸小方坯喷淋结晶器应用实践

2014-03-25 06:12牟桂梅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铜管结晶器铸坯

牟桂梅

(秦皇岛首钢长白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秦皇岛 066311)

在连铸设备中,结晶器是高效率的热交换器,由中间包注入结晶器内的钢液,经强制水冷形成一定厚度的坯壳,结晶器应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使初出结晶器的坯壳厚度均匀且强度足够,避免发生漏钢。目前高效连铸小方坯结晶器冷却方式有水缝式和喷淋式,为提高连铸机拉速,将结晶器水缝式改造为喷淋水冷却,连铸生产实践表明:喷淋结晶器安全可靠,比水缝式结晶器省水60%,延长铜管使用寿命,降低漏钢率,提高连铸作业率。

1 连铸结晶器的热传导过程

钢液在结晶器内由传热而冷却、凝固、形成坯壳,是一个复杂的结晶传热过程。钢液注入结晶器受到水激冷形成坯壳,继续冷却使坯壳增厚和降温收缩,坯壳在液面下不远处开始脱离结晶器铜管壁产生气隙,铜管壁散热强度降低,坯壳温度回升变软,在钢液静压力作用下,坯壳重新贴向铜管壁,这样周期性地离合,直至坯壳达一定厚度后才完全脱离铜管壁形成气隙,使结晶器的热传导急剧下降。坯壳四角比表面的冷却强度大,散热较快,较早和铜管壁形成气隙,使坯壳厚度较小。结晶器铜管设计有倒锥度,以减小气隙的形成,实际连铸生产中铜管壁与坯壳之间不可避免产生气隙。

2 高效连铸小方坯水缝式结晶器

2.1 水缝式结晶器冷却结构

目前高效连铸小方坯普遍采用水缝式冷却方式,冷却水采用下进上出的闭路循环方式,结构是在结晶器铜管外壁设计导流水套,铜管外壁与导流水套内壁之间的水缝作为结晶器冷却水通道,导流水套中间法兰通过与外水套的密封将结晶器水箱分为上下两腔,铜管上、下端通过上、下法兰用O 形圈密封,结晶器进水以0.8~1.2 MPa 的压力先进入结晶器下腔,以大于10 m/s 的速度从水缝中自下而上流过,然后从结晶器上腔出水口流出,高速水流冷却铜管,如图1.a 所示。采用高精度窄水缝设计,水缝宽度一般取4 mm±0.2 mm,结晶器进水温度低于40 ℃,进出水温差为6~10 ℃,使结晶器铜管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2.2 小方坯铸坯菱变、角裂及漏钢原因分析

(1)水缝式结晶器在铜管壁与坯壳之间容易产生气隙,特别是弯月面附近的贯穿气隙最大,且水缝冷却结晶器弯月面处冷却强度较差,坯壳厚度较薄,容易使铸坯产生菱变,并且角部气隙比中心部位大,角部坯壳较薄,容易产生角裂或引起漏钢。

图1 结晶器结构

(2)导流水套制造和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水缝均匀性,水缝尺寸不均匀造成结晶器冷却不均,使坯壳不均匀收缩,铸坯形成菱变。

(3)导流水套设计及制造、安装误差,密封件材质、尺寸精度直接影响中间法兰密封性,结晶器内密封失效使部分冷却水不通过水缝而直接流入出水口,水缝内冷却水流量和流速降低,结晶器铜管发生形变,使铸坯产生菱变、角裂及漏钢等缺陷,严重时将烧穿铜管,甚至发生爆炸事故,直接影响铜管使用寿命、铸坯质量和连铸作业率。

3 高效连铸小方坯喷淋结晶器

3.1 喷淋结晶器技术

喷淋结晶器采用射流冲击强化传热技术,利用喷嘴将高压水喷到铜管表面使之强化冷却,冷却强度高。按照连铸结晶器铸坯凝固传热“沿纵向上部大下部小、沿横向中部大角部小”的分布规律,采取分段控制冷却强度,实现无压力冷却。

喷淋式冷却技术可使结晶器铜管壁均衡冷却,避免铜管内壁与坯壳之间产生间隙,特别是弯月面附近不产生贯穿间隙,提高结晶器弯月面区冷却强度,明显助长坯壳形成,增加弯月面处坯壳厚度,避免铸坯菱变,有效降低漏钢率,喷水冷却使钢液和初凝坯壳向外传热速度增加30%~50%,提高结晶器冷却效率,利于提高连铸机拉坯速度,目前国内喷淋结晶器应用于小方坯连铸。

3.2 喷淋结晶器冷却结构

喷淋结晶器的冷却是喷嘴向结晶器铜管外壁喷水,采用开路循环冷却方式,设计喷水室为敞开式,冷却结构是:环形水箱联通给、排水盒及4 排纵向的喷水盒,喷水盒布置在铜管四面,安装于喷水盒的喷嘴按铸坯纵向温度梯度分布排列。铜管上、下端通过上、下法兰用O 形圈密封,喷淋水高速喷到铜管外表面,沿铜管外壁顺流而下,自流排出,排水盒尺寸大利于非压力排水,如图1.b 所示。

3.3 喷淋结晶器关键技术

喷淋结晶器关键技术是喷嘴选型、布置及冷却水参数控制,通过对其关键技术优化设计,达到结晶器最佳冷却效果。

(1)喷嘴选型。采用大角度、大流量专用喷嘴,使用较少数量的喷嘴达到喷淋冷却强度要求。

(2)喷嘴布置。根据喷淋结晶器传热规律,喷淋冷却水分布原则是:沿铜管纵向,弯月面处水量大,下部水量小;沿铜管横断面,面部水量大,角部水量小。设计喷嘴沿铜管高度方向呈直线分布,通过调整喷嘴流量、喷射距离和角度,控制冷却强度分布:沿铜管纵向,上部冷却强度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沿铜管横断面方向,面部冷却强度大于角部,实现高效率传热。

(3)冷却水参数。控制喷淋冷却水压力为0.4~0.6 MPa,流量大约为55~70 m3/h,冷却水温升小于9 ℃。

3.4 喷淋结晶器应用

为提高连铸机拉坯速度,某钢厂连铸小方坯130×130(mm)结晶器采用喷淋水冷却技术,具有省水、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在冷却强度、漏水方面比水缝式冷却有根本性改进:

(1)喷淋结晶器冷却水直接喷射到铜管外壁上,对铜管表面有冲刷作用,比水缝中流动水的冷却效率高,传热效率提高30%~50%,冷却水无局部沸腾,可提高铜管使用寿命。

(2)喷淋结晶器通过合理布置喷嘴,提高弯月面区冷却强度,增加铸坯初凝坯壳厚度,通过调整喷嘴距离以及控制喷嘴水压、水量,实现结晶器冷却强度合理分布,避免水缝式结晶器铜管角部冷却强度不可调,冷却强度相对较弱,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

(3)喷淋结晶器采用无压力冷却,避免铜管上口密封处渗水引起钢液爆炸危险,铜管冷却表面暴露在大气中,避免断水爆炸事故,操作安全可靠。

连铸生产实践表明,喷淋结晶器比水缝式结晶器提高连铸机拉坯速度10%,同时避免铸坯菱变和角裂,降低漏钢率,提高铸机作业率。生产钢种有普碳钢、低碳钢、低合金钢等。

3.5 喷淋结晶器使用注意事项

(1)喷淋冷却水需要使用工业净水,过滤器设置在结晶器冷却水进水处。水中杂质将导致喷嘴堵塞,使铜管壁冷却不均匀,产生局部过热,严重影响铸坯质量,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冷却水需要软化,水质过硬导致铜管壁结垢,铜管导热性能下降,影响喷淋冷却效果。

(2)喷淋结晶器是无压排水,回水管断面较大利于排水流畅,提高冷却效果。

(3)喷淋结晶器需要定期检查喷嘴磨损、堵塞及铜管外壁结垢情况,对磨损喷嘴予以更换,对铜管外壁结垢膜可磨掉,提高冷却效果。

4 结论

(1)喷淋结晶器提高弯月面区冷却强度,增加结晶器初凝坯壳厚度,避免铸坯菱变和角裂,降低漏钢率,提高连铸作业率;

(2)喷淋结晶器实现铜管壁均衡冷却,冷却效率高,比水缝式结晶器提高拉坯速度10%,应用于小方坯连铸生产。

[1]干勇.现代连续铸钢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203-204.

[2]王浦江.小方坯连铸[M].北京: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分会,1998:91-92.

[3]史宸兴.实用连铸冶金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334-335.

[4]陈克,蒋桃仙.喷淋结晶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J].钢铁,1990(1):8-13.

猜你喜欢
铜管结晶器铸坯
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在线调宽技术的应用
圆坯连铸结晶器流场模拟研究
φ 150 mm铸坯的不良形状及其控制
空调制冷铜管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小弯头铜管制备工艺及技术研究进展
低碳铝镇静钢铸坯长度方向上T.O和夹杂物的分布规律研究
不同晶粒度无氧铜管在爆轰加载下的膨胀及断裂特性*
出坯区辊道辊面损伤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结晶器在线热调宽控制系统的设计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模糊自整定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