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蚕共育的技术环节

2014-03-25 13:42欧秀华杨志刚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蚕体蚕座蚕室

欧秀华 杨志刚

(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661101)

浅谈小蚕共育的技术环节

欧秀华 杨志刚

(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661101)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使其在良好的环境和饲育条件饲养,减少病源感染,3龄或4龄饷食后分给养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分段养蚕方法。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达到蚕体发育整齐健壮的目的,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现就小蚕共育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浅谈如下。

1 选好共育室

在农村选择共育点时要选择蚕室条件好,饲育技术好的农户为共育点。

在有条件的专业蚕种场建造共育室时应根据共育规模及发展要求决定饲育室的面积,并要求保温保湿容易、清洗消毒方便,同时要建造与之相匹配的贮桑室和保管室。要求与大蚕室及上蔟室相隔,且小蚕室为专用蚕室。规模以50张蚕种共育到第3龄需要饲育室50m2、贮桑室20m2、保管室15m2为标准。

2 建立小蚕专用桑园

2.1 小蚕专用桑园与桑品种

小蚕专用桑园应选择土层肥厚,远离污染源,靠近水源、排灌条件及通风性良好的地块。桑园面积以共育50张种10亩为宜。桑品种要求发芽率高、成熟早、叶质好、含水率高的早生桑。栽培密度不宜过大,每亩以1 500株左右为宜,保证桑叶光照充足。

2.2 加强小蚕专用桑园的肥水管理

一般丝茧育用桑园N:P:K=10:5:4,利于丝物质的合成。而种茧育用桑园N:P:K=5:3:4,有利于提高蚕种的品质。

桑园亩施底肥土杂肥2 000kg,磷肥50kg。桑园管理按配方施肥方法进行,年施肥量为氮肥75kg、磷肥(P2O5)22.5kg,钾(K2O)26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4,还要多施厩肥和氮、磷、钾配合的

复合肥料。根据气候和发芽情况及时给桑园灌水。

3 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消毒防病是养好蚕的基础,要把消毒防病贯穿于整个养蚕过程中,将病原微生物量降到安全范围内,保证小蚕无病,大蚕好养。由于小蚕抗病力弱,消毒防病工作更要严格进行。

养蚕前应对共育室及蚕具、蚕室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打扫、清洗清除室内外的病死蚕尸体、茧丝屑物、蚕沙及杂草垃圾等,使病原体充分暴露,便于消毒,提高消毒效果。消毒药物以漂白粉液、褔尔马林石灰浆、新鲜石灰浆消毒效果最好。注意消毒药剂的配制要用自来水或深井水,消毒药剂务求浓度准确,保证目的温度和湿度、湿润时间等要求,确保消毒效果。

养蚕过程中要及时对蚕体蚕座蚕室、常用蚕具、贮桑室、蚕室地面及蚕室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消毒,消毒药物主要用含有效氯1%~1.2%的漂白粉澄清液。贮桑室、蚕室地面每天消毒一次;蚕室周围环境每龄期最少消毒一次。另外还要做好蚕体蚕座的消毒工作,常用消毒剂有新鲜石灰粉、焦糠及含有效氯为2%~3%的防僵粉,以改善蚕座环境,杀灭病原。

4 提高小蚕饲养技术,增强蚕体体质

做好领种及补催青工作,促进蚕种孵化齐一。从催青室领回点青的蚕种时要严防高温,防止闷热,防止强烈震动,避免接触不良气体和日晒雨淋等,确保蚕种安全。进入共育室的点青蚕种当天即做好黑暗工作,给予27℃温度,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保护,注意加强补湿工作,严防高温干燥。第二天上午5~6时感光,7~8时收蚁。调节蚕室气象环境,促使蚕群发育整齐。合理稀养,良桑饱食。加强眠起处理,控制日眠。蚕期要建立严格的防病卫生制度。

猜你喜欢
蚕体蚕座蚕室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夏秋养蚕有三早
沼气养蚕的技术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秋季养蚕技术的要点分析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