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灾害中伤员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2014-03-26 09:43曾琳卢智珍
当代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伤员台风灾害

曾琳 卢智珍

台风灾害中伤员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曾琳 卢智珍

目的 探讨台风灾害中伤员的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82例台风灾害中伤员的紧急救治和组织管理。结果 经充分准备,及时救治,除1例溺水伤员到诊时已无心跳、呼吸,抢救无效后死亡外,其余伤员均经救治后痊愈。结论 台风灾害伤员的救治必须快速安全、准确有效,护士应有急救护理系统培训。

台风灾害;伤员;救治;护理

在全球范围内,台风灾害是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主要通过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防城港市位于北部湾广西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相当严重,每年均受到多次台风袭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台风灾害中伤员82例,现将紧急救治、组织管理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台风灾害中伤员82例,男54例,女28例;年龄4~76岁,平均(46.0±3.5)岁。其中表浅软组织割、裂伤31例,骨折26例,硬物及钝器伤16例,颅脑损伤6例,溺水3例。危重伤3例、重伤22例、轻伤57例。除1例溺水伤员到诊时已无心跳、呼吸,抢救无效后死亡外,其余伤员均经救治后痊愈。

2 紧急救治管理和组织

2.1 启动应急预案 台风灾害有一定预见性,可通过建立台风灾害危机预警、应对机制,根据气象部门对台风灾害的危机预测、预警,执行不同级别的抢救应急方案[1]。在台风来临之前,成立包括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后勤部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在内的抗台风救治领导小组。医务处、护理部负责在全院范围内调配医护人员,组织救治小组,开展救治工作,通知到每个成员,24 h待命。

2.2 院前救治和安全转运 接出诊通知后,院前救治小组在待命地区集结,由救治领导小组成员协调,尽量和警察、消防队员、工程施救人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由同一条通道到达灾难现场。按优先次序分类伤员使有秩序地进行及时营救、处置和撤离。在台风灾难场所优化使用医疗、护理和急救人员。优化使用可用的后勤支援和装备。在现场即进行预检分诊。由经过培训医护人员将伤员按受伤程度分类以确定他们需要哪一类医护。将伤员颜色标记:红色表示紧急,伤员需立即行生命支持的干预措施(气道、呼吸、循环);黄色表示可延缓或生存渺茫,伤员不需立即行生命支持的干预措施,治疗可以延缓;或伤员由于伤势严重或无治疗资源而没有生存的希望;绿色表示轻伤,伤员不需或很少需要治疗;黑色表示死者。现场必要处治后按照伤势的严重性及现有的设备,合理运送伤员。重点在危重伤员,由符合标准,具备有基本设备、生命支持设备、监护设备、治疗设备和药物的救护车运送。转运过程中加强监测,包括呼吸运动、监护仪监测数据、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神志变化、瞳孔等情况,注意静脉通道及其他管路连接的有效性,避免牵拉松脱。转运过程中,与院内救治小组保持沟通,实时告知病情,提前作好接收准备[2]。

2.3 院内救治管理 启动绿色通道,伤员到来立即迅速开展急救工作。出诊和院内预检分诊护士二次检伤,监测生命体征,如有伤情加重及时提高分类级别,按救治时间窗模式分类救治。危及生命伤员入抢救室进行监护,由专门抢救小组负责病情动态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休克,液体复苏等保证生命体征平稳,进行紧急手术等处置。紧急伤员送至清创治疗区,检查后进一步清创、消毒、包扎、缝合、固定。普通伤员至普通诊区,予一般性治疗及病情观察。

2.4 做好相关文书记录 每个伤员均单独建立病案,详细记录伤员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初步诊断等伤员基本信息及护送科室、首诊医生、首诊护士等,对危重伤、神志不清、老年、儿童等身份不明的人员及时报警,以便确认患者身份、联系家属等。在院内检查和处理的资料必须即时记录、如抢救记录、手术记录、会诊记录、留观记录、病程记录等。各项检验、检查、治疗经过及护理记录单与伤员病历一同,随伤员送相关科室。同时做好接诊登记、转归去向记录和汇报反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3 护理体会

台风灾害中伤员的救治相对于其他灾害如地震、车祸、中毒、爆炸、火灾等有其特殊特点,台风的影响范围达几百公里,带来狂风、暴雨、洪水、暴潮、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在狂风暴雨、停水、停电的恶劣环境下对伤员实行救治。台风灾害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以骨折和皮肤软组织的割刺及裂伤为主,院前现场救治主要为抢救伤员生命;减少创伤出血,防治休克;保护伤口,控制出血和伤口污染;就地简单有效固定骨折,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的损伤,同时缓解疼痛;防止骨折固定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及皮肤损伤等。经必要的处理后,尽快脱离现场,安全转运,避免伤员再受伤害及保证救治人员安全。护理人员在现场伤员的预检和处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救援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临床知识,训练有素的急救技能[3]。平时合理配置不同专科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院内外救援和突发灾害事故下的心理素质训练培训,熟练掌握心电监护、电除颤、心肺复苏、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等急救操作技能。

伤员院内救治中首先是护理人员快而准的伤员分诊工作,根据安全、畅通、规范、高效的要求,分诊护士要求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强调快速和准确,有序安排,忙而不乱,心中有数,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充分调动各位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就诊及抢救。实行医生、护士同步分组工作,组成人员由各临床科室业务骨干组成,护理部组织调配有创伤处理、伤口护理、感染控制方面经验丰富护理工作人员。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护士长指导救治工作。救治小组人员尽职尽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在执行抢救患者的口头医嘱时,仍然坚持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复述2次与医生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及时记录。

重视灾难心理反应的护理。台风灾难不幸事件常给人们造成心理创伤和其他不利的心理后遗症,主要存在有躯体症状、强迫、焦虑、抑郁、恐怖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这些心理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社会生活。救助组织要认清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不仅在照顾好灾难伤员方面,而且在医疗和公共健康的各个方面也都很重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在保证救护者自己不成为受害者方面也是必要的。护理人员要给予伤员及家属各种形式的关怀照护行为,首先态度应亲切和蔼、用心交流。其次护理人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自制,不因伤员的情绪不好而丧失耐心,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沟通、解释。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稳定伤员的情绪,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最后,参加灾难救治的医院工作人员也可能成为压力或其它心理后遗症的继发受害者。这不仅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可能危及个人健康以及家庭和工作关系[4]。救护队伍中的团队精神非常重要,队员间互相照顾,互相协助,遇到问题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必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及取得社会的肯定,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有明确工作终点计划,尽可能快地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 小结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要做好灾害救护工作,需要有充分的准备。灾难时的医护与平时医护明显不同。灾难时医护基本原则是尽最大的努力抢救最多患者,而平时医护原则是尽最大的努力抢救每个患者。在护士继续教育中,要有应对灾害应有急救护理系统培训。在各种突发灾害发生前,不断地改进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及医疗救援水平每名护士都要掌握灾害救护的基本知识及技能。灾害救护的能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评估、紧急处理问题、专业技能、合作精神。根据当地灾害特点,通过台风灾害救护培训获得台风灾害应急预案、技能及流程、台风灾害救护知识、台风灾害自救及互救等知识和能力、野外生存及自我防护、台风来临前的预防措施、地理知识等[5]。一支训练有素的护理团队可以应增强灾害救护的能力及对社会的贡献。

[1] 任振球.台风灾害及其防御的新形势[J].中国减灾,2000,10(1):43-45.

[2] 孙海晨,邵旦兵,王慧娟,等.批量伤员急救流程的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04-106.

[3] 游睿芳,赵文婷.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现状[J].全科护理,2010, 8(3):823-824.

[4] 姜莹莹,李红玉,张涛.灾害救援医务人员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J].护理研究,2011,25(4):941-943.

[5] 张清.我国灾害护理学及灾害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09,23(4):923-9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9.085

广西 538021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曾琳 卢智珍)

猜你喜欢
伤员台风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台风过韩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台风来了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台风爱捣乱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