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三沙建设一天都不耽搁

2014-03-26 09:55傅勇涛刘伊曼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永兴岛永兴三沙

傅勇涛+刘伊曼

肖杰,1960年生,广东雷州人,2012年7月24日当选首任中共三沙市委书记、市长。

“中国最年轻地级市”的市长肖杰,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从遥远的三沙赴北京参会,抵达驻地后,一直被记者们围追堵截。

三沙市位于中国南海,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市。

3月8日,肖杰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介绍这座海岛城市的变迁。

海上维权执法可圈可点

《瞭望东方周刊》:三沙市成立以来,政权建设备受关注,你提出:三沙建设速度在加快,将把维护国家主权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2013年三沙政权建设是如何顺利推进的?

肖杰:过去一年,三沙市大力加强政权建设,行政管控能力范围有效拓展。依法建立完善了保证市级政权正常运作的20个行政机构,建立了党委议事与工作规则等53项确保政权运转的规章制度。我们建立了永乐群岛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包括5个党总支在内的33个基层党组织。建立了美济、银屿、北岛三个居民委员会,完成了8个居委会换届工作,第一次颁发三沙居民身份证和三沙居住证。

三沙市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开展军警民海上联合执法,依法加强海上综合管控。我们实现了综合执法船永乐群岛巡航执法常态化,成立了西沙群岛军警民海上联防协调中心,建立了军警民联防管控机制,初步建成军警民联防体系。建立了海上执法协管员和海上民兵连队伍,海上维权执法能力明显提升。

在我看来,去年海上执法情况也是可圈可点。2013年渔政船共出航83次,其中巡航58次,出海225天,航程13565海里,登临检查渔船65艘次,查处国内外渔船14艘,驱赶外籍渔船45艘。

《瞭望东方周刊》:近期去过三沙的人都能明显感受到,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请你介绍一下去年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从海口至永兴岛的船舶输送能力有提高吗?军民往返海口还顺畅吗?

肖杰:一年来,三沙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重点基础设施完善,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就在接受采访前,我们刚刚结束码头、岛际快艇停靠点等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的论证会议。从目前看,永兴综合码头一期水工工程、“甘泉岛”号岛际交通船、三沙文物保护修复工程、赵述岛海防路、赵述岛海岛修复保护工程一期水下人工礁体工程等5个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三沙市政府的驻地,永兴岛的基础设施变化也是最为显著的。公用住房封顶,永兴污水处理、西沙垃圾收集转运项目部分投入使用。永兴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晋卿岛综合补给基地、永兴综合码头服务设施项目、北礁生态保护站、赵述岛码头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我认为,往来海口至永兴岛的补给也是去年基础设施增强的一个亮点。最新的情况是,万吨级“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入坞建造,永兴岛海水淡化及配套管网工程,宣德路、双拥路改造工程正在实施。污水垃圾处理主厂区已开工,永兴综合码头二期及陆域配套、文昌清澜交通补给码头即将动工。

三沙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过,三沙变化最大还是民生。对于四面环海、远离大陆的三沙居民来说,喝上干净水、吃上新鲜菜,曾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三沙市一些海岛上的居民生活情况怎么样?

肖杰:如果你有机会实地走走看看,你会发觉三沙之大、之遥远、之艰苦,没有来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三沙市委、市政府的驻地在西沙永兴岛,这个2.13平方公里的海岛没有淡水,生活物资全靠补给船运送,交通运输、生活后勤保障是软肋。我曾六上赵述岛,亲身感受群众的艰难。那里房屋简陋,物资匮乏,文化生活单调,交通不便利、群众就医十分困难。

三沙市成立一年,变化最大的是民生。2013年,运送上岛的淡水2万余吨,海水淡化5万余吨,分别比上年提高6倍和3倍,基本解决了岛上居民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海口往返永兴岛的补给船一周四次往返,三沙和大家的距离近了。“琼沙3号”、椰香公主号等交通补给船航行90航次,加上政务包机,运送海南至永兴岛军民4.8万人次,粮食蔬菜近9000吨,极大改善了岛上的物资补给。

如今,三沙市已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60多套卫视节目和四五个广播频率供渔民们选择。今年春节,永兴岛、赵述岛等海岛上的居民,都能看到直播春晚。

三沙市人民医院、休闲健身广场、海洋浴场建成投入使用,永兴岛公务人员实现办公区与住宿分离……对于四面环海、远离大陆的海岛,每一丁点的变化都来之不易,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与汗水。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说西沙归来不看海。西沙邮轮旅游从2013年4月28日开通运营之后,情况怎么样?能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令许多人向往的西沙邮轮旅游吗?

肖杰:西沙邮轮旅游目前已经运营14个航次,接待游客2000余人,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今年西沙旅游将再次扩大范围,增加旅游产品。游客乘坐“椰香公主号”邮轮,经海口-北礁-西沙永乐群岛,抵达西沙海域。目前西沙邮轮旅游的价格在4000元至9000元之间。

2014年,我们准备考虑扩大西沙旅游的覆盖面,提高旅游品质,增加旅游产品。比如策划更多的海上旅游项目和产品,西沙海洋博物馆、海底文物等文化产品都将是值得期待的旅游产品。

计划进一步开发西沙海域的晋卿岛,游客可以乘坐游艇上岛,在银白色的沙滩上捡贝壳、钓鱼、晒日光浴。邮轮受海况、风浪影响较大,颠簸性强,供给游客的食品和娱乐项目今年也要强化。

保护生态环境对于西沙旅游十分重要。邮轮将生活垃圾带回,缓解岛礁环保压力,目前还没有计划在岛礁上建设更多的住宿、餐饮等设施。endprint

其实,除了西沙邮轮旅游,三沙还准备开发其他旅游线路,例如,三沙有维权文化、海洋文化,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居住遗址、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礁古代沉船遗址,这些景点都可以使旅游产品更丰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西沙旅游。

第一批税收263万元

《瞭望东方周刊》:三沙建设的速度全面加快,西沙远离陆地,海洋资源环境十分优越,如何处理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肖杰:一年多的建设充分证明,三沙的建设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破坏生态环境。我们对每个项目都实行严格的环评制度,经常开展生态环保巡护执法,2013年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巡护28次。

我们建立起永兴岛现代化环卫站,实现永兴岛环卫工作常态化管理,永兴、赵述、晋卿、鸭公、银屿等岛礁利用太阳能发电入户。三沙市还组织岛上的居民开展“绿化宝岛”植树活动,在鸭公、赵述等岛植树3500多棵;赵述岛400米水下人工礁体工程完工,实施了4次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已经建成,永兴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厂即将安装建设。可以说,三沙的天更蓝、海更清、岛更绿了。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三沙建设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发展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

肖杰:今年,三沙还将持续改善民生条件,提高驻岛军民的幸福指数,特别是加快岛际交通建设,完成渔民住房、海水淡化、太阳能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形成岛际医疗急救系统,丰富军警民文化生活。

三沙将更加不遗余力地保护生态环境,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体系,保持独特、优美的生态环境。力争实现海水淡化设施全面覆盖有居民岛礁,2015年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

今年前两个月,三沙的建设稳步推进。独立光伏智能微电网项目建成发电、永兴居委会大楼封顶、军民共建保鲜库开工建设、永兴学校项目初设通过评审、甘泉岛海洋动植物保护站和文物保护站已经成立。

三沙还将在发展特色经济上加强谋划,发展特色产业,拓展三沙品牌。三沙已登记注册科技、金融、服务和渔业公司等多领域的企业37家,他们在改善军地条件、保障三沙民生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三沙有了第一批税收263万元,实现了实体经济的一个突破。

三沙市有特殊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战略地位,决定了经营企业的特殊性,因而,对企业的准入要有重点、有选择。我们要立足实际,着力开发海水养殖与远洋捕捞业、高端旅游业、油气开发、运输服务业等三沙特色品牌产品,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为三沙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瞭望东方周刊》:在三沙工作以来,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肖杰:我这个市长,主要就是管老百姓生活中的那些事,包括一滴水、一餐菜。三沙的建设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必须认真为老百姓服务,真情投入。如果干不好,老百姓就该把我丢到海里去了。

上任以来,我乘船走了西沙的20余个岛礁,空中巡航了西沙、中沙群岛,还记得是2012年12月去南沙调研,冒着大风浪和台风,在海上漂了10天,登上了南沙永暑岛、美济礁等,慰问了不少渔民。脸晒得乌黑,身上脱了一层皮。

担任三沙市委、市政府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一方面我感觉很幸运、很特别,因为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事业,另一方面也很有压力,因为三沙建设连着国家的大局,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三沙有美丽的风光,在三沙建设中,我喜欢用“志存高远”这个词,三沙的建设是以天来算的,一天都不耽误,今后仍要步步为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做好三沙工作的重要品格,对于我来说,是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前进的强大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永兴岛永兴三沙
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普查及风险评估
在三沙的海面上升一次国旗(二首)
南海永兴岛永兴村渔家
浅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
“工棚律师”向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