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之父”到底是谁

2014-03-26 11:21陆登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古德曼中本望月

陆登

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渐成风潮,席卷全球,但其创始人究竟是谁,却一直是个谜。

有媒体曾报道说,一个名为“中本聪”的就是“比特币之父”,但“中本聪”究竟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是真名还是化名?是确有其人还是一个团队?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近日,美国知名时事周刊《新闻周刊》在其官网发布一篇揭秘“比特币之父”的报道---《比特币背后的面孔》。文章称“比特币之父”的确就是中本聪,他全名叫多利安·普伦蒂斯·中本聪,是一名64岁的日裔美籍工程师,目前就居住在洛杉矶坦普尔市的一栋普通民宅里。

文章一出,立即引发关注。连日来,中本聪家的电话被打爆了,家门口也围堵着各路记者,从不少现场拍摄的他的照片来看,传说中的坐拥数亿美元财富的“比特币之父”不是天才少年,竟然是一个老头儿,甚至还有点邋遢。

他就是中本聪

《新闻周刊》这篇关于“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的报道是由自由撰稿人莉亚·麦格拉斯·古德曼采写的。

古德曼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从中本聪这个名字着手,查阅了美国国家档案署中的档案记录,并且采访了中本聪的很多亲人和一些程序员,她根据这个中本聪的受教育经历、职业、反政府的倾向,以及与比特币创始人相似的写作风格,逐步认定他就是比特币的创始人。

中本聪1949年出生于日本的别府,10岁时跟随母亲移民到美国加州。根据美国洛杉矶地方法院1973年的档案,在他23岁从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毕业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多利安·普伦蒂斯·中本聪(Dorian Prentice Satoshi Nakamoto),从那时起的40多年时间里,他没再使用过“聪”这个名字,而用多利安·中本(Dorian S. Nakamoto)作为签名。

大学毕业后,中本聪曾经供职于美国空军的供货商休斯飞机公司,从事军事防御和电子通讯方面的工作。不久,中本聪就离开了休斯公司,来到美国无线电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此后,又在多家通信和技术类公司做过电脑工程师,但他的工作经历都很神秘,“没法多说”。从2002年起,中本聪没有固定工作。

中本聪有过两次婚姻,育有6个孩子。目前,单身的中本聪和母亲一起居住。事实上,中本聪的家人和所有人一样,并不知道身边的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比特币之父”,在他们看来,中本聪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是一个沉默寡言、极端聪明、情绪化、很看重个人隐私的男人。

中本聪的女儿艾琳·米切尔说,成长过程中,父亲教育她“不要受政府控制”。

中本聪的两个弟弟也从事科学研究,弟弟中本阿瑟(音译)说:“他是个极聪明的家伙,非常专注,思考问题不拘一格。智能化、数学、工程、计算机,凡是你能说出来的,他就能做到。”

据报道称,古德曼为揭秘“比特币之父”早前就和中本聪有过邮件往来,但当古德曼跟他提到比特币时,邮件往来就终止了。此后,古德曼决定去中本聪的住所面对面采访,但中本聪不仅没有开门,还叫来了警察。在警察的见证下,古德曼与中本聪进行了简短的交谈。

古德曼在报道中称,中本聪表示,他与比特币已经没有关联了,比特币已经被转让给其他人。

从这番辩解的话来看,中本聪确实跟比特币“有过”关联。

否认自己是“比特币之父”

当大批媒体被吸引来后,中本聪却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他与比特币没有任何关系,他甚至希望找到一名会说日语的记者给他一份免费午餐。

据悉,当时一名美联社的记者答应了他的要求,两人在大批记者的尾随下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寿司店。随后两人离开寿司店,前往美联社洛杉矶办公室接受了两个小时的独家专访。根据美联社2014年3月6日晚发表的文章披露,中本聪在专访中声称,他与比特币没有任何关系,他在三周前才从儿子那里第一次听说比特币。

次日凌晨,网络上的那个已沉寂数年的“中本聪”再次现身,在“P2P基金会”的网站上发表了一条评论:“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随后,《新闻周刊》再次发文力挺《比特币背后的面孔》一文的作者古德曼,声称古德曼的调查过程符合《新闻周刊》80多年来的职业道德标准。

3月7日晚,一些比特币爱好者由于同情中本聪当下遭遇的困境,发起了对他的捐款,目前已募集超过36个比特币(价值约2万美元)。

事情似乎又变得扑朔迷离了。这位头发蓬乱、衣着朴素、住普通房子开普通汽车、从十几岁时就酷爱收藏火车模型---中本聪看上去就是一个标准的“老年技术宅”,他到底是不是传说中坐拥价值4亿美元虚拟资产的“比特币之父”?

非营利性组织比特币基金会成员Jeff Garzik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中本聪的身份也许最终会大白于天下,也许永远是个迷大家对中本聪的身份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透露信息时请负责任地三思而后行,请考虑到信息泄露可能造成的危险。”

不过,《连线》杂志网站却指出,比特币圈内人士们之所以众口一词地反对《新闻周刊》、否认中本先生是“比特币之父”的背后,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并不需要一位实际的“领袖”。就比如,两年前一位网名“Myrtlewood”的比特币爱好者写道:“我希望我们永远找不出中本聪是谁。人都有弱点,但思想却是刀枪不入的。”这句话或许也代表了很多比特币圈内人士的想法。

他们是“中本聪”么?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评论组上贴出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10天后,sourceforge.net上出现了一个叫“比特币”的项目。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币诞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中本聪”和比特币一起成为被“挖掘”的对象,大部分人认为“中本聪”就是比特币的创始人,但他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却不得而知。“中本聪”在互联网加密货币论坛活跃了一两年后,突然销声匿迹,许多人做了大量尝试,试图挖出“中本聪”的真身,却一直没有收获。endprint

2013年5月,知名计算机科学家、“超文本”概念创造者特德·尼尔森曾在Youtube上曝料称,化名“中本聪”的比特币创始人的真实身份,就是日本京都大学数学教授望月新一。

望月新一2013年因为证明“ABC猜想”而名声大噪。他高中时就读于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后者是美国最具声望的高中之一,仅仅两年后就毕业;16岁望月新一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2岁博士毕业,33岁就被评为教授。

尼尔森之所以认定望月新一是“比特币之父”基于三个原因:一、望月新一足够聪明可以开发出比特币;二、望月新一并不使用传统科学同行评审机制,他习惯于发表,让其他数学家探索其中奥妙;三、比特币符合望月新一的水准。

尼尔森的论断显然缺乏实质性证据,视频上传后,立即遭到质疑,比如,望月新一只是一名纯粹的数学家,怎么能开发出这样一个对现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货币系统呢?一些人在分析了望月新一此前所发表的各种学术作品后发现,这一领域同他以往所研究的学术范畴并不吻合。除此之外,望月新一本人对密码学也并不感兴趣。

2013年底,又一次传出关于“中本聪”是谁的文章。Wordpress站点“如在镜中(Like In A Mirror)”一位匿名博主发布博文,通过对比“中本聪”论文中的行文方式进行分析,指出乔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克·萨博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中本聪”。

博文称:“根据对内容的反向调查,比特币白皮书的内容将我引向了尼克的博客。这一结果和之前外界掌握的信息毫无联系。我必须强调一下:在整个互联网上,对比特币白皮书相似文本进行了广泛、公正的调查后,尼克的文章成为最为匹配的候选。”

但萨博本人却向《连线》杂志否认了这一猜测。

什么是比特币

2月28日,世界最大规模的比特币交易所运营商Mt.Gox因交易平台的85万个比特币被盗一空,宣布关闭。几天后,一家比特币银行Flexcoin也因遭黑客盗领洗劫宣布关门。

相继出现的坏消息对于刚刚诞生5年的比特币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而在2013年就有一项关于比特币交易平台的调查显示,约45%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已倒闭,未倒闭的虽然是交易量很大的平台,但遭到的网络攻击也非常多。

究竟什么是比特币?简单来说,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是没有“央行”这个角色也能发行并流通的货币。

根据“中本聪”对比特币技术原理的描述,比特币是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行比特币软件而参与制造比特币;比特币利用电子签名的方式来实现流通,通过P2P网络来核查重复消费。到2140年之前,比特币的总量为2100万个,如果有需要,每个比特币还可以切割为10的8次方份,所以不会出现因总量不够通货紧缩的情况。

不仅如此,比特币还可以用来套现,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也可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还有一点,人们可以用电脑产生比特币,只需运行比特币软件,就可以参与比特币的制造,这种方式被称为“挖矿”。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成为挖到比特币的第一人---他从创世区挖到50枚比特币。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比特币诞生后逐渐风靡全球,价值也从一开始的“不值钱”暴涨上千倍。2013年,1个比特币达到266美元的高点,逐利者越来越多,但比特币的行情却总是如坐过山车一样起伏巨大。

对于比特币,各国政府的态度也不一致。

扮演急先锋的是德国。2013年6月底,德国议会决定持有比特币一年以上将予以免税后,比特币被德国财政部认定为“记账单位”,这意味着比特币在德国已被视为合法货币,并且可以用来交税和从事贸易活动。

在澳大利亚,多个商家表示愿意接受比特币支付,甚至一家众筹网站也接受比特币筹款。“比特币”甚至成为2013年澳大利亚年度词汇候选词。

但美国财政部却在2013年发布一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关于虚拟货币的文件》,指出“虚拟货币在司法权上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美国监管部门也出台一项裁定:所有兑换或转让虚拟货币的企业都属于“货币服务商”,必须向政府注册,还要做好反洗钱检查安排。

最近,日本政府正在制定比特币交易规则,以加强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日本监管当局不承认比特币是“货币”,计划把比特币交易列入类似贵金属品类的交易,并拟对交易收益征税。

在中国,比特币连遭两次重大打击。先是央行联合有关部委出台《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要求提供比特币等级和交易等服务的互联网站应在电信管理机构备案,并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报告可疑交易。接着,央行约谈银行、支付宝和财付通等相关负责人,明确要求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能给比特币等交易网站提供支付和清算服务。

(本文信息来源:美国《新闻周刊》、腾讯科技、腾讯财经、凤凰科技、网易财经、搜狐IT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德曼中本望月
品诗赏词
望月怀远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守得云开望月圆
全语言法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保罗·古德曼的教育改革设想
奥巴马赌城遭遇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