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登隧道渗水处理

2014-03-28 02:28王国涛余峻田文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21期
关键词:记号笔隔墙浆液

王国涛余 峻田文强

(1.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4100;2.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西 百色 533700)

念登隧道渗水处理

王国涛1余 峻1田文强2

(1.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4100;2.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西 百色 533700)

渗水是隧道工程面临的一大主要病害,渗水现象已然成为了影响交通和运营安全不可小视的问题。本文以在建的二次衬砌已经完成,防火涂料尚未施作前的念登隧道为工程实例,结合现场实际渗水情况,对症下药,探讨传统注浆工艺和引排方法处治隧道渗漏问题,以供参考。

隧道工程;渗水处理;注浆;引排

前言

工程建设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不断的同水作斗争。对于隧道工程而言,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耐久性和运营的通畅、安全性以及方便运营过程中管理与维护,对在建隧道的渗水问题行进科学合理的处治则显得尤为重要。

隧道渗漏现象多发于预留洞室、伸缩缝及管节连接薄弱的环节。“防、截、堵、排”的综合治理方针应贯穿于整个隧道工程建设周期。本文通过对在建的念登隧道为背景,探究渗漏水现象的原因,寻找合理方案,总结积累防渗、治渗经验。

1 工程概况

念登隧道位于广西百靖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长度310m,为连拱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隧道围岩等级为III级和IV级围岩。隧址区属峰丛地貌,区内地表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雨季时局部封闭洼地易形成湖泊经长时间缓慢干枯,而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系上统C3灰岩溶隙溶洞中,受岩体裂隙、溶隙发育程度不均影响,含水性极不均匀,透水性强,为富水性含水岩组。隧址区附近低洼处有暗河天窗,说明区内溶岩水经溶隙溶岩管道形成汇集后向远处最低侵蚀基准面运移、排泄。该隧道位于狭窄山体中下部,垂直向岩溶较发育,属地下水垂直渗入带,雨季地下水对隧道影响大。

2 关于念登隧道渗水现象

2.1 渗水情况描述

隧道渗水情况主要发生于伸缩缝,预留洞室及管节连接处等薄弱环节。因雨季对念登隧道影响较大,为彻底的解决该隧道渗水问题,本隧道在二次衬砌施工完毕,待雨季到来以发现问题合理处治达到解决目的。七月中旬台风带来强降雨后,念登隧道渗水现象开始出现,水斑及局部漏水主要集中于中隔墙顶面标高位置且部分段落成线形分布及伸缩缝处。

2.2 病因分析

渗水现象一旦发生,必然与混凝土自身防水性能和防水材料的缺陷密不可分,具体如下:

(1)中隔墙施工时与岩体灌注结合不密实,有空隙,裂隙水存于空洞中,动水无法合理排泄便在此处发生渗漏;

(2)二衬施工时混凝土漏振,局部产生蜂窝现象;

(3)环向排水管不通畅或安装数量不足,位置不准确;

(4)防水板与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有人为破坏,失效或在安装过程中不符合要求。

3 处治方案

3.1 注浆封堵

鉴于该隧道渗水现象出现在中隔墙顶面标高位置且某些渗水点成线形分布,可推测中隔墙顶部空洞确有存在。以“堵”为主,可选用可灌性好,凝结硬化快的水泥-水玻璃浆液灌注,将中隔墙顶部与岩体空洞部分注浆填实。施作步骤如下:

(1)沿隧道中隔墙顶面标高位置每隔五米用记号笔作出标记;

(2)用风枪钻孔至中隔墙位置,并清洁孔内水泥灰;

(3)制备水泥-水玻璃浆液。配合比: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水=1:0.5:0.8;

(4)控制压力在0.5~1.0MPa,按反坡方向即由低到高的顺序注浆。待浆液从下一孔眼冒出即用木楔将孔封堵,若加压至2MPa无浆液溢出,则移至下一孔继续灌注,如此循环至最后一孔;

(5)用425号普通硅酸盐砂浆找平孔口,并养护。

3.2 孔槽配合导流

对于单点出水和渗水面积较大以及伸缩缝处的渗水处理主要用到钻孔以及刻槽相结合的形式予以处理,具体步骤为:

(1)发现出水点和渗水斑迹,在出水点和斑迹上部2/3处用记号笔予以标记,并竖向或者向下方倾斜画出5~7cm宽刻槽位置;

(2)钻孔、割槽。在记号笔标记处用风枪钻出直径42mm的圆孔,根据围岩等级,钻孔深度达到防水板位置;人工刻出凹槽,槽深亦为5~7cm引至电缆沟底部;

(3)清洗孔槽,去除灰尘;

(4)埋管。将ø30mm的冷弯管插入圆孔和已刻槽内,用铁钉固定,伸缩缝位置埋ø50mm的半圆管;

(5)封填与找平。将堵漏王材料加水拌成泥状,并迅速塞入孔中,用力挤压,保证孔壁与管壁之间被胶泥填充密实且有10~15cm深度;竖向或斜向管先刷3到5层堵漏王材料浆液,待凝结后再用堵漏王材料找平;

(6)养护并观察。

结语

九月中旬台风“海鸥”带来新一轮强降雨,念登隧道经处理已达预期效果,水流经诱导途径顺利排出,洞内已无渗漏现象出现。针对此隧道渗水处理,总结如下: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隧道工程在设计上应采用先进可靠的防排水技术,施工过程中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材料,确保防排水按设计要求成功实施。连拱隧道漏水是常见病害,中隔墙浇筑完成后应在顶部压浆,防止形成空洞积水,二衬施工完后应从预留管处压浆,填满二衬顶部;

(2)注重细节,控制质量。根治渗漏病害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合格以及施工得当;注重细节的处理,尽可能避免反复处理,将经济效益最大化;

(3)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渗漏问题出现就应根据其不同的情况,合理选用治理方案。

[1]栗玉山.双连拱隧道中隔墙渗水处理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5(04).

U45

A

猜你喜欢
记号笔隔墙浆液
基于主筋轴力长期监测的连拱隧道浅埋段中隔墙受力特性研究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锅炉中隔墙中间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处理措施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挠痒痒
对记号笔笔头与墨水匹配技术研究的初步探讨
新型高温隔墙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记号笔安规风险管控要点分析与研究
大直径地铁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