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召开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

2014-03-28 13:36高方,左志新
传媒 2014年9期
关键词:记者站假新闻报刊

本刊讯(记者 高方 左志新)4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各省(区、市)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对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书林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屡禁不绝,严重破坏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基层和群众切身利益,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污损新闻工作者队伍形象,恶化新闻媒体发展环境,基层反映强烈、群众深恶痛绝,必须痛下杀手、严厉打击,切实遏制蔓延势头,务必取得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成效。

会议指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努力,拉开了打击序幕,形成了宣传声势,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此,社会各界给予一致好评,人民群众普遍拥护。同时要看到,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中央单位行动较好、地方行动较缓,部分地方行动较好、多数地方行动较缓的现象,突出表现为:有部署,但抓工作落实不够;有措施,但抓关键环节不够;有联合,但抓协调行动不够;有号召,但抓发动群众不够。各地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主动找问题、找差距、找原因,坚决动真格、出重拳、见实效,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总局将根据行动开展特别是案件查办情况,通过通报、约谈、督办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会议强调,各地要切实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坚决打好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这场硬仗。第一,两个行动一并开展。要统筹协调好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与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形成整体效应。第二,查办案件,严厉处罚。抓案件查办是专项行动见成效的关键。要加强与执法、执纪部门的协调,尽快查处一批典型案件,通过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处罚、作出移送司法机关和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两种处理和向社会曝光等方式,形成强大威慑。第三,依法监管,严格规范。要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赋予新闻出版广电部门的行政监管手段,对新闻敲诈和假新闻频发、社会影响恶劣的媒体,坚决关停一批违规新闻单位,撤销一批违规记者站,吊销一批违规记者的新闻记者证,做到以法为据、违法必究、依法处罚,绝不手软。第四,加强领导,发动群众。要在党委宣传部门统一领导下,主动协调通信、公安、税务、工商、网信、记协等相关部门,完善联动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中宣部新闻局局长明立志出席汇报会并讲话。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通报了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周慧琳通报了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据介绍,为了抓好这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今年,总局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和中央报刊主管单位工作会议上作了部署;九部门《通知》印发后,总局又进一步作了部署,提出在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中,始终坚持“五抓”,即抓检查、抓举报、抓查处、抓通报、抓曝光;抓好“四个一批”,即“限期挂牌督办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规新闻单位,撤销一批违规记者站,吊销一批违规记者的新闻记者证”。

据了解,全国共受理新闻报刊领域举报案件400余件,查处违规报刊216家,对《购物导报》《中国特产报》《网络导报》《经济生活文摘》等4家违规报刊吊销出版许可证,对《西部时报》、《企业党建参考报》、《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考试》、《课外阅读》、《数码设计》等6家违规报刊停刊整顿,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新闻敲诈、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2013年,全国报刊被缓验216种、停办76种,记者站被缓验193个、注销49个,注销新闻记者证14455个,其中不少是因为涉嫌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而受到处罚。

猜你喜欢
记者站假新闻报刊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百强报刊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