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催开生命之花

2014-03-28 00:01晓君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彩旗十字绣黄渤

晓君

有些人的成功,看似辉煌,然而透过其光鲜的形象,你却不难品出其人生的苦涩。其实,生命的轨迹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只是他们更懂得坚守,耐得住寂寞。走近他们,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欣赏,更需要汲取奋进的正能量。

李娜:坚持比夺冠更重要

2014年1月25日,第三次站上澳网决赛的李娜用一场完胜,捧回了个人第二座大满贯。站在澳网中央球场,李娜像个主人,用巨星般的风范,面对提问和观众们的掌声。这个曾经只属于欧美球员的舞台,因李娜而重新书写历史。夺冠后,李娜平静地说,“其实也就是赢了一个比赛而已,坚持的勇气,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在走向巨星的道路上,克服伤病是她一路坚持的最好证明。她说,“当我第一次接受膝盖手术时,我想,再来一次,我就要退役了。可第二次膝盖手术后,我说坚持一下,再有一次,我就要退役了。第三次手术后,我还是这么想的。”大家也许没有忘记,去年年初李娜在澳网上两次摔倒的画面。第一次摔倒,经过8分钟左右的治疗后,她选择了重新出场;第二次摔倒,头部撞击在地面上,这几乎让所有支持她的人感到绝望,数分钟后,李娜却带着微笑再次走上了赛场,她拖着一条伤的腿,一次次奋勇扑救,一次次追平比分,最终获取了银牌。那种在失败中的坚守,或许比金杯更加震撼人心。

【多维解读】

1.学会坚持。正如歌曲《真心英雄》里的句子,“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唯有坚持,梦想才会变得真实。

2.拥有挫折。挫折与成功,宛如一对孪生兄弟。每一次挫折,都将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石。当你视挫折为自我财富之时,也许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适用话题】

挫折、坚持、财富、追求、梦想、感动、重要、掌声。

小彩旗:美丽的时光使者

马年春晚早已落下帷幕,小彩旗仿佛还舞动在我们眼前。4个小时的不间断旋转,1米3的过腰长发,有人惊为女神,有人直呼虐心。无论怎样,一直被姨妈杨丽萍呵护于羽翼下的小彩旗,在以时光使者的形象,她完成了从小天才到新一代“孔雀公主”的完美蜕变。

在舞蹈语汇中,连续旋转被视作挑战人体极限的技术参数。虽然此前台湾云门舞集的作品中,也曾有演员连续旋转的肢体表达,但也只是不停歇转上两个小时。从启动到跨越极限,直至进入惯性,小彩旗没有刻意关注舞台上别人的表演,大部分时间在找自己的感觉。她说:“因为角色设定的是春夏秋冬,所以我会跟随季节的变化,想象春季发芽朦胧的状态,夏季花朵绽放的开心,秋季淡淡的忧伤,以及冬季时光的凝固。”随着灯光的变幻,小彩旗穿着美丽的裙子,在蜡梅、海棠等四季花语的映衬下,让观众宛如走进了四季。面对观众的赞美,小彩旗谦虚地说:“我也是后来看照片才知道,灯光打在我的裙子上很漂亮,在台上时完全没顾及那么多。只是想,不同的季节要转出不一样的感觉。”其实,早在《孔雀》演出时,很多人就建议她去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但从小就喜欢转圈的小彩旗,并不认为这有什么过人的地方。

【多维解读】

1.低调之美。有的时候,低调的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正如小彩旗,她虽然只是舞台上的一个独特背景,却不料成为了整个舞台的中心。

2.勤学苦练。看似简单的动作,有谁知道背后的辛酸?没有十年的苦练,没有十年的坚持,何来舞台上如此惊艳的表演。

【适用话题】

美丽、舞台、追求、感悟、成长、风采、低调、谦逊。

姚贝娜:靠音乐赢得尊重

在第二季《中国好声音》首场演出中,从深圳走出的专业歌者姚贝娜,无疑是当晚的焦点。她一开嗓,便惊艳全场。一首《也许明天》,将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四位导师争先恐后为她转身,并上演了一场激烈的抢夺大战。事实上,她曾在五年前的青歌赛中,以一曲《日月凌空》几乎获得了全场评委的满分;她曾为《甄嬛传》等上百部影视剧配唱了主题曲,誉为圈中的“主题曲女王”。

不为观众所知的是,姚贝娜在三年前患过一场重病。当时,她发现身体异样后,前往医院检查,随即被诊断为乳腺癌。和其他大多数人不同,这个乐观理性的女孩,并没有绝望沉沦,她善于发现希望,为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相比自己的病情,姚贝娜反而更担心妈妈接受不了事实。到准备做手术的时候,才将真相告知母亲。在化疗的那一年里,她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不停地掉头发和呕吐。庆幸的是,经过积极的治疗,最终完全康复。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姚贝娜对这段往事略过不提,她说,“我不希望以此来收获大家的关注,我在台上诉说得最多的,是自己对音乐梦想的执着追求,希望能够简简单单穿上牛仔裤,穿上平底鞋,在舞台上寻找真正的自我。”

【多维解读】

1.真实之美。在很多竞演类的舞台上,不少人总会打出“苦情牌”,博取读者的同情。姚贝娜偏偏避而不谈,用实力证明了真正的自我。

2.乐观上进。她陷入生活绝境,想着的却是父母的担心。她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舞台上展示了自己对音乐的梦想。乐观,让姚贝娜如此美丽。

【适用话题】

挫折、执着、追求、感恩、真实、音乐、梦想、尊重。

沈克泉:最美不过油菜花

在中国历史上,富贵者钟爱牡丹,儒雅者喜观兰花;文人偏好菊花,官宦乐赏梅花。在湖南常德农民沈克泉父子的眼里,最美的却是那寻常不过的油菜花。让他着迷的不是那黄澄澄的花海,也不是那扑鼻的香味,而是那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说起沈家的“超级杂交油菜梦”,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35年前,沈克泉还是一名养蜂人。在贵州高寒山区的一次偶然发现,改变了他的一生。在那里,他发现了3株粗壮的野生油菜,不仅植株粗壮,而且分枝特别多。沈克泉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地把他们带回家乡播种。没想到,就是这几株野油菜,让他和儿子走上了研究杂交油菜的科研之路,而且一走就是三十五年。他的儿子沈昌健说:“在我们搞这个科研最困难的时候,我就想起袁隆平,也可以说是他激励了我们。”没有专业知识,就去学。这些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到西南大学,从湖南农科院到陕西油菜研究所,无不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沈克泉蓄须明志的故事,更让大家津津乐道。他工作废寝忘食,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到后来胡子越来越长,他干脆就下了决心,不搞成功就不剃须!结果这一留,青黑胡茬儿变为长白美髯,成了附近驰名的“美髯公”。后来,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上引起轰动。endprint

【多维解读】

1.梦想最美。梦想的天空,不在乎地域,也不在乎地位。沈家父子这样的小人物,生活在农村,却用自己的追求,为伟大的中国梦铺垫着坚实的路基。

2.坚持不懈。任何一个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执着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一对农村父子,能够用三十五年时间来做好一件事,真是震撼人心。

【适用话题】

追求、理想、感动、幸福、画卷、美景、天地、位置。

徐文建:感恩只因一碗包面

徐文建,四川大竹县竹阳镇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民。最近他却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热点。据说,徐文建15岁时,只因王子玉老人请他吃过一碗包面(馄饨);从38岁开始,他用整整11年的照顾,来回报这段情。他无私行孝,义养孤老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产生强烈共鸣,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包面哥”。2014年春天,徐文建成功入选 “四川最美邻居”。

1979年,还不满15岁的徐文建,因家境贫困,经常进城挑潲水回家喂猪。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时年60岁的王子玉老人。老人可怜他年纪小,在餐馆里买了一碗包面给他吃。平时,老人还帮他捡些菜叶,让他拿回去喂猪。徐文建对老人心存感激。老人命运多舛,丈夫体弱多病,儿子双目失明。丈夫病逝后,老人和儿子从租住屋搬到了敬老院。不幸的是,儿子又患肺结核去世。成年后的徐文建,深怀感恩之心,帮她安葬了儿子,经常帮助老人,不时买东西去看望她。11年前,老人不幸遭遇车祸,双腿骨折,行动不便。徐文建和家人商量后,干脆把老人从敬老院接到家中,如同亲人一样精心照顾。平时饭菜递上手,病时衣不解带,直到2014年老人去世。

【多维解读】

1.时代楷模。在这个时代,衡量一个人是否“最美”,金钱绝对不可能作为标准,因为在我们身边,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够如此感恩的人却极少。

2.懂得感恩。古话说,“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可我们没有想到,徐文建这位现代农民,却将古话诠释得如此鲜活。

【适用话题】

感恩、孝顺、感动、榜样、偶像、思考、收获、回报。

黄渤:不让身份毁了生活

黄渤成名了,可与不少明星不一样,他依然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着。丝毫没有明星的架子,出门能坐地铁不打车,而不是带墨镜,坐专车。黄渤说,不想让工作把生活毁了,还是要平实的生活。在北京生活的黄渤,这两年一直选择每天乘地铁去公司。有网友发帖称,清晨经常会在的地铁上遇见他,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就像是邻家大哥一般,挺逗人的。

据黄渤介绍,起初一般选择打的士,每天要支付一百余元的车费。当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每天应为打车在路上要消耗更多的时间。乘地铁需要20分钟,打车至少要一个小时。堵在路上的滋味让人难受,也浪费时间。面子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不选择简单快捷的出行方式呢?就这样,黄渤成了地铁一族。不管别人说什么,只管每天去乘地铁。不久前,鲁豫在节目中问到黄渤这个问题,黄渤的回答很简单:“我忽然想明白了,不能让所谓的身份和名气毁坏自己的生活,并为此改变最便捷的生活方式,把生活搞得复杂化。”不让身份和名气毁坏生活,不只是一个明星的豁然,也是他对待人生质朴的态度。

【多维解读】

1.平常心度。一个人要成功,并非天大的难事。难的是,当你获得了成功,甚至成为明星的时候,还能保持一份寻常的心态。黄渤,便是这样的人。

2.保持清醒。人性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成就的高低。黄渤可贵之处在于,在成功得意的时候,依然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坚守一份朴实的低调。

【适用话题】

普通、淡泊、坚守、简单、魅力、榜样、节俭、清醒。

姚厚芝:心血凝成《清明上河图》

姚厚芝,重庆市巫溪县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主妇。可因为一幅十字绣作品,她感动了整个社会,并获得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称号。颁奖词是这样写的:“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八年前,38岁的姚厚芝遭遇病魔突袭,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决定放弃手术治疗,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一天,她从电视上得知,十字绣也能卖钱,便从此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她捧着长长的十字绣图,开始了这项堪比万里长征似的工作。她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生怕错过一分一秒。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辛劳,《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姚厚芝告诉记者,这幅长6.5米宽0.85米的十字绣,共有人物684人、牲畜96只、房舍122座,轿子88顶、船只25艘、树木124根,共需要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她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等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就不用愁了。

【多维解读】

1.母爱无边。没有什么会比生命更宝贵。可在病魔面前,姚厚芝放弃了手术,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续写着希望。一幅十字绣,让我们见证了母爱的伟大。

2.爱的力量。遭遇病魔袭击,无疑是极为痛苦的。可姚厚芝用爱做支撑,坚持完成了这项堪称万里长征的巨大工作。这,便是爱的力量。

【适用话题】

感动、关爱、母爱、家庭、孝顺、力量、支撑、希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彩旗十字绣黄渤
黄渤:正道的光,来教你说话
残疾小伙卖十字绣年入千万元
黄渤的小动作
黄渤的小动作
黄渤的小动作
插彩旗
十字绣
学问旅游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