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与双排键电子琴协作的研究与实践

2014-03-28 00:17赵宇
艺海 2014年2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协奏曲贝多芬

赵宇

[摘 要]钢琴协奏曲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演奏曲目,但其对演奏者音乐水平以及艺术素养的要求非常高。其演奏模式在社会的发展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开始的交响乐队协奏模式发展成了双钢琴协奏模式。随着双排键电子琴优势的凸显,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与双排键电子琴之间的合作平台更为广泛,并且具有很多大应用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演奏模式的发展以及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诞生背景,然后阐述了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优势及其实践研究。

[关键词]贝多芬 协奏曲 双排键电子琴 发展 艺术魅力

钢琴协奏曲是以钢琴作为独奏,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进行的演奏模式,有着超强的现场演绎效果以及艺术表现力。在当今的钢琴界,钢琴协奏曲已经成为很多国内甚至国际钢琴比赛的决赛项目,由此可知,钢琴协奏曲对于演奏人员的演奏才能以及艺术修养要求都非常高。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才能,选手才有可能在钢琴比赛中脱颖而出。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学习以及演奏钢琴曲是其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课题。所以,如何提高在演奏者的演绎水平、演奏现场所呈现的艺术氛围以及让钢琴协奏曲得到更好的舞台演绎已经成为这个行业至关重要的课题。

1.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演奏模式的发展

“独奏乐器协奏曲”早在18世纪初期就已经出现,主要独奏乐器和管线乐器配合表演。但在钢琴领域,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钢琴协奏曲慢慢衍生成为两种主要模式:第一种,以钢琴作为主奏,在交响乐队的配合下进行表演;第二种,主奏钢琴在协奏钢琴的配合下进行“改型”表演,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双钢琴协奏模式”。但在二者的比较下我们还是发现,钢琴在交响乐队的协奏下所走出的音乐才是最吸引人的。而同时,钢琴协奏曲的众多创作者也具体声明,其是为钢琴与乐队而作,比如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因此,对于钢琴协奏曲来说,以钢琴作为主奏,在交响乐队的配合下进行表演才是最完美的演绎形式。

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交响乐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不仅对表演场地的要求高,并且人员组织上也有一定困难,因此从经济成本来看的话,其人力与物力成本均比较高,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从钢琴协奏曲作品的演绎来看,独奏者的音乐思考需要依靠整个交响乐队的配合来实现整个乐曲的和谐与统一,因此给表演的排练也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双钢琴协奏模式开始慢慢取代交响乐与钢琴独奏之间的配合。

2.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诞生背景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双钢琴协奏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具体如下:

(1)协奏部分音乐演绎的完整性与丰富性被弱化。钢琴取代整个交响乐队以后,整个舞台的音乐演绎就全部由钢琴这一种乐器承担,在乐器音效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演奏技法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进而使得原协奏部分乐器多样、丰富性高的表演效果被弱化,整体表演效果与舞台表演魅力被削弱。

(2)双钢琴协奏模式对交响化概念的形成产生了阻碍作用。在双钢琴协奏模式的影响下,很多钢琴演奏者尤其是该专业的学生在与交响乐队合作演奏方面完全没有经验,因此在学习协奏曲的时候往往会将其惯性思维带进来,导致交响化概念的形成受到阻碍,使得钢琴协奏曲的乐思与乐意无法得到真正演绎。

对于一场真正成功的演奏来说,优质的协奏曲以及高超的演奏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充分理解与掌握作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与协奏声部的完美配合来演绎创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情感。在多年的研究下,演奏家总结出了这样一条结论,在钢琴协奏曲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如何与乐队之间进行配合是让钢琴协奏作品得到完美演绎最重要的环节。而艺术实践也证明,在协奏曲的演绎过程中,协奏乐队所营造出的总体音响效果对帮助独奏者更好地感悟音乐本身起到了很多的推动作用,其极大地刺激和调动了独奏者在表演时的情感兴奋度,对于协奏曲作品的完美表达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以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例,在交响乐队的配合下,其第一乐章表达出了对命运未知的悲凉,而第二乐章在展现一种高贵气质的同时,又展现出甜蜜宁静的回忆,第三乐章则是感染力超强的自由和欢乐。在交响乐队的协奏下,独奏者可以很快进入这些情感并在协奏声部的引导所营造的音乐氛围中实现不同情感间的转换,让听者在美妙的旋律中真实地感受到乐曲创作者感人至深的情感。

我国的钢琴事业在不断的发展与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培养出了像朗朗以及李云迪这样具有一定国际声望的演奏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的国际钢琴比赛中,我国的选手都是因为最后一轮的协奏曲发挥不佳而未能取得更好名次。经过乐队协奏以及双钢琴演奏模式的综合对比,钢琴协奏曲的利弊已经非常明显。这两种演奏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制约,使得钢琴协奏曲的发展受到影响。在寻找两全其美演奏模式的过程中,双排键电子琴的协奏模式开始出现并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3.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优势

我国的双排键电子琴专业在上个世纪默契开始崭露头角,其发展推动了乐器的性能研究水平。将现代化的双排键电子琴应用到钢琴协奏曲的表演中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3.1 双排键电子琴的音域宽广、音色逼真。钢琴伴奏的因其音色比较单一而无法完美呈现钢琴协奏曲丰富的情感表达。而乐队演奏模式虽然协奏效果更好,但是在人力、物力以及排练上会受到较大的条件制约。在这样的对比下,双排键电子琴的优势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凸显。首先,与双钢琴演奏模式相比,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在音色、音域上都远远超过其演艺效果。而与乐队协奏模式相比,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在音色丰富、逼真、音域宽广以及协奏效果等方面都非常完美。

3.2 便于组织,外界制约条件少。双排键电子琴的演绎效果不输整个交响乐队在协奏时的配合,但是在同等演奏水平与效果的平台上,其克服了人力、物理以及排练困难等诸多限制条件,演奏条件边界并且便于组织,这对于提升整个表演效果也有很大积极意义。endprint

3.2 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钢琴专业的学术研究已经逐渐朝向双钢琴协奏模式发展,并且这种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常态化表演模式。而针对替代和模拟交响乐队而言,双排键电子琴凭借其自身完善的乐音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双排键电子琴在与钢琴协作演奏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在方便性、实用性、新颖性、丰富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其有着绝对优势。此外,双排键段子亲协奏模式的出现同时也属于一种艺术创新与突破,在艺术表演形式以及价值方面具有历史性意义。

4.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实践研究

在双排键电子琴的优势之下,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这种新的协奏模式目前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明朗。

4.1 应用于钢琴专业院校的日常教学与研究。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克服了很多现实条件对演奏的制约,因此为钢琴专业学生对协奏曲的联系以及研究带来了极大便利。此外,其也提升了双排键电子琴的市场应用空间以及艺术价值,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好实现艺术梦想的机会。再有,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应用还加强了钢琴以及双排键电子琴这两个不同乐器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艺术实践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这两个专业学生间的合作将会改善学生在练习协奏曲时的惯性思维,为我国艺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科建设开创共赢的局面。

4.2 应用于业界的社会实践。协奏部分组织便利以及音乐表现效果好这两个有利条件让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应用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当专业钢琴人士在举行音乐会以及出版个人印象作品的时候,可以更多地考虑演绎钢琴协奏曲尤其是世界著名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进行演绎,同时采用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在这样的便捷条件下,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一定会更加广为人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钢琴事业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带来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增大。

4.3 应用于钢琴比赛的协奏曲轮次。前面已经提到,钢琴协奏曲的演绎对于考验钢琴专业人才的演奏实力以及艺术素养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参赛选择手如果无法同时兼具这两种能力的话,就很难演绎出钢琴协奏曲的乐思,也就无法体现出其艺术魅力。但是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很多钢琴比赛,尤其是地方性比赛在设置比赛环节的时候无法安排协奏曲演奏轮次。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出现及其应用让钢琴比赛摆脱了这一客观条件的掣肘,可以更好地考验参赛选手的演奏水平以及艺术素养,提高赛事规格。

结语:综上所述,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凭借其多种优势在钢琴协奏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其音域宽广、音色逼真,并且便于组织,受外界制约条件少,在方便性、实用性、新颖性、丰富性以及经济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此外,双排键电子琴协奏模式的出现同时也属于一种艺术创新与突破,在艺术表演形式以及价值方面具有历史性意义,由此可见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其主要可以应用于钢琴专业院校的日常教学与研究中,提升双排键电子琴市场应用空间以及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学生在练习协奏曲时的惯性思维。将其应用于业界的社会实践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逐渐增大钢琴事业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带来的影响力。其在钢琴比赛的协奏曲轮次中的应用让钢琴比赛摆脱了这一客观条件的掣肘,可以更好地考验参赛选手的演奏水平以及艺术素养,提高赛事规格。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姚海娇.双排键电子琴的诞生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1(10)

[2]王瀛.解析圣—桑斯《第三交响曲》双排键电子琴上的编配与演奏[D].西安音乐学院,2013

[3]姚婧.谈钢琴协奏曲中乐队部分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改编与演奏[D].西安音乐学院,2011

[4]高瑜.试论双排键电子琴在现代戏剧演出中的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2

[5]李晓黎.中国民族弓弦乐器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音响模拟与演奏方式的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

[6]何沙.钢琴协奏曲协奏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音乐探索,2012(12)

[7]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

[8]赵雅杰.从双排键电子琴与钢琴的功能看各自的演奏特点[J].艺术百家,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协奏曲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漫谈河南豫剧的“哭戏”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海浪协奏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