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两新”组织远程教育长效机制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2014-03-29 13:14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两新集中学习企业主

建立“两新”组织远程教育长效机制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鲍明圆

近几年来,佛山市在建设镇街、村居远教站点的基础上,开始把工作的突破口放在“两新”(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组织上。在2009年佛山市首批建成七个“两新”组织远教站点的基础上,至2014年4月,我市“两新”组织远程教育站点数量已发展为157个。经过五年的“尝鲜”和“探路”,我市的“两新”组织远教长效机制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

“两新”组织远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远程教育工作与生产经营存在“两张皮”现象。佛山的“两新”组织以民营企业为主,在这些民营企业中建设远程教育站点存在一定难度。不少企业对党建工作不积极,对开展远程教育活动态度冷淡,认为远程教育不能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不能帮助提高企业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远程教育工作没有找准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没有形成合力。此外,企业没有专职的远程教育骨干,站点管理员都不是专职管理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作繁杂、经常换人。

2.对“两新”组织远程教育工作认识存在差异。一是企业主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主认为开展远程教育投入太多时间、精力、财力和人力,影响生产经营,加重管理成本;有的企业主认为远程教育与企业的首要任务生产经营创造利润无关;还有的企业主在态度上不反对,但实际行动上不提供远程教育学习所需的基本场所,也不给予经费支持。二是企业党务工作者思想有偏差。一些党务工作者开展远程教育心存顾虑,企业主有要求则开展,不要求则不开展,怕企业主不要求而自作主张开展远程教育,会引起企业主的不满。三是党员党性意识薄弱。一些非公企业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不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不主动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甚至认为远程教育学习与他们关系不大,只要企业效益好就行。

3.集中学习时间没保证,分散学习渠道单一。一方面,与镇街村居站点不同的是,“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员工大多数是产业工人,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利用劳动时间经常组织学习可操作性不强;并且“两新”组织的党员员工上班时间多是轮班制,上班时间和闲暇时间并不统一,集中学习很困难。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平台的教学课件只能通过专用电信网专用机顶盒传输,要收看远程教育平台的课件只能集中到指定装机点收看,实现不了在家或在宿舍学习收看,极大地限制了党员群众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4.学习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良。目前“两新”组织远程教育学习机制主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习流于形式。个别“两新”组织学习主要是抱着应付上级要求、走形式、完成任务的心态,随意组织个别党员参加了事,甚至有的党组织接到学习通知后,只把机器打开,不组织党员参加。二是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使用的开机情况检测系统,在技术上并未将“两新”组织纳入统计范围,“两新”组织真实的学习情况很难掌握,对他们的学习起不到考核监督的作用。

建立“两新”组织远程教育长效机制思路对策

(一)提高“两新”党组织的认同度,创新以远程教育为抓手的组织活动方式。针对“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两张皮”现象,以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为依托,通过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把党的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之中,通过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小单位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创新组织生活方式,促进远程教育工作和生产经营的互利互补。此外,要引导和凝聚企业主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寻找有效途径。

(二)探索在商会或行业协会建设远程教育站点。利用商会和协会的影响力,组织下属成员参与学习的号召力更强,并且通过在商会、协会建点增强了商会和协会党总支的凝聚力。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行业协会和商会有建设远程教育站点的诉求,但这些行业协会或商会内部的成员目前都没有建立远程教育站点。因此,可探索采取“协会+企业”的远程教育模式,在协会或商会建点,鼓励企业直接参与或配合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充分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

(三)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是根本。一是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两新”组织党员群众“口味”的教学资源。与镇村、街居站点不同的是,“两新”组织的党员群众更关注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知识与讯息,因此,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开发就不能只局限于农业技术、政治理论、致富信息等,而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两新”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关注的内容。二是盘活多方资源,实现多元培训。要进一步地丰富远程教育培训资源,强化培训功能,就要把现有的多方面的资源盘活利用起来,把党校、团校、妇女学校、志愿者之家、计生学校、大学生村官培训等资源纳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利用远程教育系统的优势和功能,开展实时的党课培训、知识宣传、团干妇女培训、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等。三是探索增加远程教育系统的个性化教学功能。目前系统只能单向收看,不能实现互动。为适应现代网络学习模式,应进一步研究增加更多系统功能,如意见发表、咨询答疑、搜索下载等功能和权限。

(四)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有序高质量地推进集中学习。一是在“两新”组织中开展“领导带学”活动。一方面鼓励“两新”组织举办灵活的学习活动,在“领导带学”活动中,“两新”组织负责人亲自带领员工学,与党员群众畅谈学习体会,提高群众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两新”组织负责人通过“领导带学”,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加强与基层一线员工的沟通交流,提高基层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二是区别对待,制定适合“两新”组织的考核要求。对“两新”组织站点千篇一律地采用镇村街居站点的考核监督办法未必可行,应根据“两新”组织自身的不同特点,采取有区别的考核要求。鼓励“两新”组织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开展学习教育,可以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党务工作培训、企业管理培训、技术技能培训等,还可以将企业的成果和产品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对外推广和宣传,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增加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学习。

(五)逐步探索远程教育“入户”,切实增加党员群众学习渠道。基层党员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集中学习,迫切需要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渠道,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探索开展远程教育“入户”,有利于有效突破学习的时空界限,有利于拓展党员远程教育的服务范围,有利于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党员群众学习的经常化、普及化。远程教育“入户”形式可以多样化,目前,佛山市远程办与南方日报佛山办事处进行初步合作,在部分住宅小区的南方日报电子阅报栏上增设远程教育栏目并增加远程教育节目内容。下一步拟协商将电子阅报栏逐步延伸至大型企业或科技园内。此外,可探索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或通信网实现“入户”。深圳市已通过有线电视网实现“入户”,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圳的经验可以借鉴,此外利用手机3G网络实现远程教育入户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开展“远程教育”入户要处理好个性化学习和集中学习之间的关系。“入户”并不意味着代替集中学习。集中学习是必要的学习,入户则是有效的补充,有助于党员群众处理好工学矛盾,有助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有助于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六)加强骨干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两新”组织管理队伍。“两新”组织远程教育骨干是远程教育工作的主心骨,因此加大骨干培训力度、建立“两新”组织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创新培训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对骨干队伍的党性教育,使其明确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定期组织“两新”组织骨干参加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两新”组织同行内部、行业之间的交流,组织骨干走出去参加培训,吸收兄弟省市的经验成果。此外,研究制定专项补助办法,对“两新”组织远程教育骨干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让远程教育骨干安心工作。

(作者为佛山市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两新集中学习企业主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十八大以来新生代民营企业主统战工作的思考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严以律己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严以修身”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册亨县关工委“夕阳红”宣传队特别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
疏通社区远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