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2014-03-30 00:51○徐
当代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徐 红 代 琼

(湖北省委党校)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揭示的价值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立场”和“价值观”属于同一范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就是一种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自价值理论在我国兴起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展开了积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对价值本质的理解还存在分歧。分析价值理论发展史可以看出,狭义的价值哲学出现于19世纪后期,新康德主义建立了一种以价值概念为中心的哲学,在此之前“价值”一词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哲学的“价值”概念,但在其成熟的著作《资本论》中有一套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资本论》涉及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论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思想。列宁曾说过,《资本论》是大写的逻辑。也就是说《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提出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在《资本论》这部巨著里,马克思从实践思维方式出发论述的价值范畴为我们把握哲学价值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是《资本论》中的三个基本价值概念。实际经济生活中劳动过程应是在先的现象,产品作为劳动的结果是继后的现象。商品作为劳动的产物以静态的形式展现在人的面前;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还可供人们交换之用具有交换价值,这两个方面都只是现象形态。科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内在固有的性质,所以马克思透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表象把价值视为商品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反对用表面的“有用性”来概括对象性存在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迄今人们从来没有联系着人的本质,而总是仅仅从表面的有用性的角度,来理解这部心理学。”仅仅从有形有状的实物角度看,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准和高度,只是旧唯物主义的水平。目前我国一些学者仅仅从使用价值即物为人而存在的意义上来界定哲学的价值概念,这无疑是和马克思关于联系人的本质来理解价值的思想是相悖的。仅仅通过使用价值概念抽象提升出哲学价值概念,使我们看不到人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联系人的本质来理解价值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为指导。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有目的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即人们实际地变革对象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大自然的事事物物都具有对象性,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只有在互相印证、互相规定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存在。但人与世界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不同于物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人与世界的感性对象性关系既不是一种静态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直接的或直线的关系,而是呈现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动态活动过程。一方面,人与对象的感性对象性关系直接表现为感性对象化活动,表现为人的本质中包含的对象性力量向着外部对象的投射。这是第一次否定,可理解为人的“自我”否定。另一方面,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到对象上面或改造对象的目的是为了占有并享受对象,使对象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这是第二次否定,亦即使对象化除去了的人的本质力量重新被人收归已有。因此,人与对象的感性对象性关系就是人的对象化和扬弃对象化的活动,是由人到物和物反作用于人的双向对象性关系。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双向过程和双向关系正是一个创造价值、享用和占有价值的过程。因此人们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而是渗透于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之中的。实践是价值的基础,价值依赖于实践。实践思维方式是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从“关系”的独特视角认识和把握世界。用这种思维方式把握价值的一般概念,价值首先应该是“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价值反映的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之间内在的能动关系,而不是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静态的单向度的意义关系。用这种思维方式来理解哲学价值,价值研究中的一些困惑不解之迷也会一一得到化解。实践思维方式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通过人并为了人的主体性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概念,就是要考虑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象性存在与人的本质联系。价值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在实践论理论范式内人无处不在,以人为本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归宿。

第一,人是价值的源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对象的主体化——对象化的扬弃,是价值的源泉。第二,人是价值的本质。实践是价值的存在方式,实践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人与实践是直接统一的,人即价值。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使对象对于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肯定,不能仅仅把价值归结为能够满足人的肉体需要的效用。第三,人是最高的价值。因为人是价值的源泉,所以人本身成为最高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第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价值发展的终极目标。在所有的价值中人是最高价值,所以人的价值发展的最高目标也就是价值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价值的发展即人的能力的发展。随着实践的愈益发展,人的本质力量也愈益发展,人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的能力也就愈益发展,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价值世界的最高境界。第五,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最根本的价值主体。现实的人是具体的社会的人。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从来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既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也是价值评价和合理地占有、享用价值的主体。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内核

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有三种,即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人们从事的社会主义运动属于变革社会的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的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贯穿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社会主义价值既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起点,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从思潮到运动,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从高潮到低潮,从曲折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这是一幅全图景式的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画卷。这幅雄伟画卷的点睛之处就是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是什么或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直是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的人们苦苦思索的问题。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要给社会主义下一个定义,即以概念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本身固有的内部联系或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使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矛盾运动的规律成为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全面、系统的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包含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回答,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及其每个组成部分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1、人民本位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价值取向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不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国人民具有最高价值,而且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也具有重大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贡献在于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

(1)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人民性。任何事物的本质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方面,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站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概括也自然包括了对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概括。这是因为: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是社会主义推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历史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发展,因而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是对人发展的意义。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讲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价值,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的价值关系,是社会主义价值关系合理性的突出表现。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社会主义实践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共同”二字表明这一价值关系的主体不是少数或部分社会成员,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价值关系主体的广泛性是资本主义无法企及的,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和资本主义价值的本质区别所在。

(2)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人民性。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效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偏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致的,是社会主义价值本质在社会主义价值评价领域的逻辑延伸。“三个有利于”非常直接地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国家利益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构成了以国家利益标准为中介、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内在统一的价值标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标准的具体化和深化,其价值主体的人民指向非常鲜明。

2、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最本质、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价值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为指导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作出的富有新意、创造性的科学概括。“三个代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的有机系统。从价值分类上看,“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讲的是一种物质价值关系,表达的是党以发展生产力为手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价值的需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讲的是一种精神价值关系,表达的是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创造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讲的是全面的价值关系,表达的是要正确处理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多数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等一系列价值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合理的社会需要。从价值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运动过程来看,“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物质价值的过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不断创造包括道德的价值、科学的、艺术的价值在内的精神价值的过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占有、享用的过程,也就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三个代表”作为一个整体,其鲜明的价值特征是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价值创造者和社会历史价值享有者的统一,是最合理、最先进的价值关系体系。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

党的十八大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对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所以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理解上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种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突出地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关于人民本位的价值思想和“三个代表”关于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也应该是统领科学发展观各个方面的核心价值观。

(1)以为人本贯通于科学发展观之中。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方方面面的价值关系。但作为一个整体,科学发展观所表达的核心价值关系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于全体中国人民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目标、总任务,为如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勾画了完整的图景。这一宏伟图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价值核心而展开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运动过程。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的价值本质。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说的是发展是根本的原则,是根本的意义或价值,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根本动力的具体运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人的价值的发展。所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价值本质。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内在依据。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价值规律最深刻、最集中的反映,因此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实践活动的内在依据。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发展的依据。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实际占有社会主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文明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自由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协调发展的依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人要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种种限制中获得自由,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关系。再次,人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实践无止境,人的发展也无止境。人的发展是包括当代人的发展,也包括后代人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统一应当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统一,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为代价。所以我们追求的发展不是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基本方法的方法论基础。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在方法论层面上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实现“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就必须使一切社会关系有利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复杂而多样的重大价值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抓关键、突破重点。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在价值方法论上必然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三、以人为本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根红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结构层次分明、内涵极其丰富的价值观念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是贯穿整个价值观念体系的一根红线。

1、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论来源上看

(1)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价值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首先,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价值观基础。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认为,价值是人的对象以活动及其产物对于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对价值的这种理解,社会主义价值就是人们从事的社会主义运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生、发展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运动过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是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这个价值主体占有和享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合理性、正当性以人民群众的利益或需要作为评价的主体依据和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运动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民群众作为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评价主体的深层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规律和价值原则。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提示的价值本质,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对于谁的价值”、“由谁来创造价值”和“满足谁的价值需要”等根本问题,才能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实践性也同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史观,是“关于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示资本占有劳动的秘密,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寻求经济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实践阶级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落脚点和归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根据共产主义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成熟程度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的本质作了规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关于未来社会本质规定的思想,为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上的金钥匙: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不懈奋斗;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思想,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深刻理解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理论依据,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思想为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思想为概括和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人体来源和价值标准人民性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概括和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了基本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为凝炼、概括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为直接的价值思想准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系列价值观点直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范畴或思想来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给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定位是“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表述和社会主义核心观中国家层面价值观的表述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其中“民主法治、诚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表述是一致的;“公平正义”、“友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公正”,“友善”是非常接近的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范畴的思想来源。因此,从总体上分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密切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2、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上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核心价值关系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关系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所包含的具体价值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的现实展开。我国在国家制度层面确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

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上看

(1)从三个层面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上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根据马克思关于个人、国家、社会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而贯通其中的根本价值是人的价值、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

(2)从具体的价值范畴上看。富强即国富民强,是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的凝炼表达;民主即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文明即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人的主体能力;和谐即建立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由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平等即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承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公民作为主体和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公正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要求,是同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法治即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一起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通过法制建设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爱国即热爱祖国,是个人与祖国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个人对振兴中华的价值;敬业即忠于职守,服务人民和社会,是个人对人民、社会的价值;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诚实诚恳的内在品质价值和诚恳待人的外在价值的统一;友善即与人为善,指的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价值关系。

(3)从价值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价值观念系统,既包括物质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也包括人的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的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最高价值,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层次,是目的价值;其它类别的价值服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处于从属价值层面,是手段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历史价值和人的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是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是高扬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观。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回归本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