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阅读刍议

2014-03-30 19:16吕亚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功利性动机文献

吕亚娟,张 兴

(1.西安科技大学,710054;2.西安航空学院,710077)

1 关于“功利性阅读”的相关文献调研

功利性阅读是指为完成某些特定目的或为了短期可见利益或者实际利益而阅读。其直接表现在对物质方面的追求和满足感,譬如获得某项物质奖励,赢取礼品、福利等。间接表现在读者通过阅读可以获得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更高职位和更高报酬的工作,获取社会的认可和利益的满足感。

笔者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功利性阅读”为检索词,以关键词、篇名、摘要、全文为检索途径入口,匹配方式选择精确匹配,检索结果文献分别为10篇、11篇、44篇、690篇。通过CNKI学术趋势工具,键入“功利性阅读”关键词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自2006年开始,关于功利性阅读研究的期刊论文整体呈迅速增长趋势,可见将功利性阅读视为阅读倾向、阅读问题或阅读现状等被广泛深入地探讨。其中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功利性阅读现状及图书馆服务对策的研究论文较多,黄润芬[1]、肖卫红[2]、邱秀华[3]等学者通过论述或实证调研探讨大学生的功利性阅读现状,认为这种“只为眼前利益”等阅读倾向不利于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扎实学习,不适应社会需要,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并提出应从推荐专业书目,编制专题索引及加强数字媒介引导等方面提出图书馆服务对策。另一部分学者直言不讳地披露功利性阅读的弊端,主要学者有张雅静[4]、常凌翀[5]、刘学平[6]等,他们认为国民的功利性阅读是对公众闲暇时间的销蚀和剥夺,会丧失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社会文化的单一性发展,使国民普遍缺乏人文素养,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被亵渎,使社会创新能力低下,出现学术造假、文化垃圾等现象。极少部分学者站在肯定、欢迎的立场上,阐述了功利性阅读的“应然”地位、社会功能与积极作用,代表学者为封玮[7]、曹维劲[8]、董一凡[9-10],他们认为在浅阅读、泛阅读、阅读率低下及阅读缺乏动力的情况下,与其对广大正处于生存与发展的激烈竞争中的芸芸众生不着边际地谈“谋心阅读”、“养心阅读”,倒不如直言读书有用,强调阅读的功利性,提倡为“千钟粟”、“黄金屋”阅读,为成功阅读,为改变人生阅读。

诚然,功利性阅读作为读者可选择的一种阅读行为,更是读者的阅读权利,不应该持否定态度,而应充分尊重读者的选择。因此,面对国人既定的阅读倾向,图书馆等阅读功能机构应理性客观认识,分析其存在的理论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与策略。

2 功利性阅读的理论影响因素

2.1 实用主义理论

实用主义[11]是一种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论,它强调以实际效果作为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准则。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以此特征形成的实用主义伦理学亦以行为的实际效用为善恶标准,把道德看作是应付环境的工具的道德理论。实用主义较为突出地反映了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这一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形态下,竞争异常激烈,优胜劣汰被合理化、常态化,在此背景下生活的人们面对史无前例的市场选择与淘汰机制,如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环境压力、交往压力、挫折压力等等。在各种压力作用下,阅读生活就会显得目标明确,功利性较强,使阅读失去了追求其原始驱动,而让阅读变成了追求利益的工具,变成一种功利性手段。

2.2 动机理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理论是心理学家对动机概念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的解释,其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和学说[12]。早期的动机理论,实质上都是关于人性论的引申,近代的动机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本能论则认为人的本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虽然由于学习,引起本能行为的外界情景的性质可以改变,某些行为反应的模式也可以调整,但本能的核心情绪却是不可以改变的。

从动机产生的原因看,阅读动机可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主动的阅读动机来自读者偶发的兴趣,长久的嗜好或理智的需要。主动的阅读动机来自读者内心对文化、精神的追求,这是一种在完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对崇高的理想、丰富的精神生活、高尚的审美情操的需求,这是一种内在的阅读动机。被动的阅读动机来自读者所处环境的外部压力,诸如课业练习、升学或晋级考试、求职就业考试、完成工作任务等等。主动的阅读动机必然是难能可贵的,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被动阅读动机是现实生活中直接面对的,亦无可厚非,这种动机首要目的是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与压力,但也不排除具有某些临时的、偶发的性质,即往往也能由此连锁推进、顺藤摸瓜,取得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13]是传播学的理论观点,基本内容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考察图书馆与阅读关系,可以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范式。读者阅读倾向的产生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读者的阅读爱好与取向是建立在需求需要之上的。网络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具有媒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阅读(SNS网站),读者所采用的阅读终端]的功能,读者就是图书馆主动提供信息的受众,图书馆阅读是种信息使用,读者通过激发这种需求建立阅读目的,实现心理供给和行为上的效用满足。

3 功利性阅读倾向下的阅读推广策略

3.1 建设保障功利性阅读的资源体系

读者阅读心理与动机一般归纳为求知心理、求助心理与求乐心理。其中求知心理为功利性阅读的主要方面,主要为考试(如英语水平考试、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培训与晋升等学习型文献资源,多为教材题库,考试辅导类文献。该类文献种类、版本多种多样,有些图书馆从馆藏资源的质量因素考虑,对这类资源的数量和种类的更新都有所限制,致使读者功利性阅读需求难以满足。即使有些图书馆能够做到及时更新这类资源,但是却不能保证及时地编目、上架、流通。由于这类文献的时效性较强,延误或不及时的流通利用同样会导致读者功利性阅读利用受到阻碍。

因此,图书馆等阅读推广机构应该认真从读者需求出发,多途径收集和关注学校与社会等组织机构相关考试、培训的时间、类型与文献资源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做好采购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采访中确保文献的质量,保障文献的利用价值,通过多种采访模式实现多种方式互补,保证图书的到货率,建设保障功利性阅读需求的文献资源体系,做到功利性文献的适量、适时采购。同时,对采购到的此类文献应区别对待,做到优先编目、及时上架,有效流通利用。

3.2 开展满足功利性阅读的导读服务

导读服务是阅读推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特定读者进行的文献推荐、阅读引导、阅读方法、知识的普及与指导的一项活动。其主要服务内容是导读,目的在于读与用。目前导读服务内容大多数为推荐书目工作,并且围绕着名著经典或人文科学进行导读较为显著,鲜有以功利性文献为主题的导读。事实上,功利性文献同样具有导读价值,而且对于指导自学、提高读者选择效率、帮助读者选择优质的功利性文献具有很大意义。

鉴于功利性文献本身特征,这类文献大部分没有长期读者,很难找到比较权威的学者或机构进行书目推荐。而对于特定教材或者培训用书的读者来说,在阅读文献选取上较为有利,然而社会上的大多数考试都不指定考试复习文献,很多读者都不得不到论坛、贴吧等非正式信息渠道搜寻此类文献的导读意见。因此,建议图书馆结合荐购和书评系统对功利性文献提供导读服务,联合出版单位制作推荐书目,同时,可以提供导读的交流平台,让读者自由探讨,相互指导,共同进步。

3.3 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实现道德的返本归真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在市场化了的现代中国社会中,道德与功利性价值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市场化社会对外在功利性价值的渴求心态,强调道德的功利性,因其切合了人的生存需要而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道德地位的功利化确证可以产生物质文明的繁荣,但损失的可能是精神文明的丰盛,具体表现在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遍缺乏,个人行为的失范以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抬头[14]。因此,道德的功利性不是其本原,道德就是人性,践行道德就是完成做人。人类的善行不是源自功利性的考量,而是人之本性自觉而自然的流露。鉴于此,阅读的真正目的是心灵得到更多滋养,是人类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功利性阅读倾向下,尽最大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通过惩罚与威胁、检查与监督、命令与禁止、批评与警告以及剥夺自由等道德教育手段不断内化受教育者,积淀成行善的心灵习性,外化成道德的行动,实现功利性阅读向非功利性阅读的转变,拥有美好的心灵、博大的胸怀以及真善美的情感,达到真正的读书境界。

3.4 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完成动机的“持续激励”

2006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宣部等11部门共同向全社会提出了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此倡议一经发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开展了广泛、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全民阅读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国首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也将全民阅读纳入其中,全民阅读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通过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全民阅读”为检索词,选择精确匹配方式,检索结果按年度统计显示为:2006年8篇,2007年42篇,2008年33篇,2009年38篇,2010年79篇,2011年88篇,2012为104篇,全民阅读相关研究至2006年后持续高涨,丰富的研究成果足以体现现代图书馆界关于阅读的活跃气氛和健康活力。业界通过主题品牌服务、节庆活动、扶弱助残活动以及讲座与展览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推广活动,逐渐达到以便民惠民为宗旨、以普及知识为基础、以寓教于乐为手段、以信息服务为契机、以书香社会为目标的活动特征。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阐述了“全民阅读推广”的三个时代内涵[15]:(1)对于社会群体来说,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员都应该成为阅读推广的对象;(2)对于社会个体来说,阅读将是一种人生全过程的阅读,要牢固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精神;(3)无论是公益性的图书馆,还是商务性的书店,都应对所藏、所销读物(无论是传统印刷型图书还是数字化图书资源)进行全品种的积极推广,努力使所有图书资源都被人们消费。从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内涵不难看出,从整体上看,阅读贯穿人类文明的始终;从个体来看,阅读贯穿每个人生命的始终。因此,所有民众不仅仅为了功利而阅读,更应该让阅读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享受生活,在“悦”读中提升自我。故此,全民阅读理念和大力开展的活动势必会对功利性阅读有所碰撞与启迪,逐渐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不断前进。

[1]黄润芬.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86-88.

[2]肖卫红.当代大学生阅读与引导[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3):90-92.

[3]邱秀华.医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2,(2):140-143.

[4]张雅静.试议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对阅读危机的对策及建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78-80.

[5]常凌翀.数字时代阅读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出版广角,2012,(11):80-81.

[6]刘学平.功利性读书的文化报复[J].图书馆建设,2004,(5):117-119.

[7]封 玮,谷丽萍,单承伟.从功利到权利——为功利性阅读申辩[J].图书馆建设,2009,(2):12-14,18.

[8]曹维劲.阅读的“谋事”与“谋心”——兼为功利性阅读正名[J].编辑学刊,2008,(1):48-49.

[9]董一凡.为“浅阅读”与“功利性阅读”再辩[J].图书馆建设,2010,(2):94-96,100.

[10]董一凡.试论“功利性阅读”的社会功能[J].图书馆杂志,2010,(7):13-15.

[11]徐椿梁.伦理的实用主义:造就道德[J].江汉论坛,2012,(8):61-65.

[12]刘娟娟.动机理论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7):68-70.

[13]胡 震.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提高大学图书馆使用率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4):419-421.

[14]童建军,李 萍.道德的功利性与返本归真[J].现代哲学,2010,(5):41-46.

[15]徐 雁.书爱众香薰: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J].图书馆杂志,2011,(11):33-38.

猜你喜欢
功利性动机文献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