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30例围术期的康复护理

2014-03-31 16:13何海燕王海涛
护理与康复 2014年8期
关键词:屏气腹式气球

何海燕,周 冰,王海涛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24)

康复护理是指除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还应用各科专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恢复。肺功能不全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肺部疾患或呼吸系统的调节功能障碍,以致呼吸运动不能满足气体交换的需要,出现动脉血氧减少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部分肺癌患者,或因长期吸烟、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部感染等,常伴有肺功能不全,肺功能代偿能力差[1]。肺部手术因切除肺组织及破坏了胸廓完整性,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较大,术后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因此,对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本院康复科对能配合指导的30例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术前肺功能锻炼和指导及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为Ia~IIb期肺癌患者,吸屏气实验均<35s;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0~78岁,平均(66.35±3.49)岁;肺功能中度减退18例、重度减退12例;既往有吸烟史24例。

1.2 结果 30例患者入院时肺功能检测肺活量(VC)(2.01±0.61)L,潮气量(VT)(0.55±0.19)L,一秒量(FEV1)(1.05±0.58)L;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1.79±2.28)%,动脉血氧分压(PaO2)(8.75±1.30)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22±1.21)kPa。经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患者VC(2.65±0.65)L,VT(0.79±0.23)L,FEV1(1.50±0.54)L;血气分析SaO2(95.45±2.88)%、PaO2(10.88±1.78)kPa、PaCO2(5.14±1.05)kPa。

2 护 理

2.1 评估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等病史,有无吸烟史等。测量生命体征,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

2.2 健康教育 术前至少戒烟1周,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解释麻醉和手术可能引起的呼吸反应。告知患者由于术中气管插管、肺组织切除、单肺通气等因素,致使呼吸道内存在有较多的分泌物,如不能及时有效咳出,可使小支气管,甚至较大支气管堵塞,进而造成肺泡有效通气较少,致使出现肺炎、余肺不张、低氧血症而危及生命,使患者认识到进行肺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2.3 术前肺功能锻炼指导

2.3.1 束胸腹式呼吸功能锻炼 束胸腹式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改变患者的呼吸方式,使腹式呼吸有效补偿胸部手术后胸式呼吸的不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膝下垫软枕,用胸带抑制胸廓运动,指导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张嘴呼气,呼气后1/3段用手向腹部加压,呼吸频率10~12次/min,腹式呼吸由深慢逐步变浅快至正常的呼吸频率,2次/d,10min/次。

2.3.2 束腹胸式呼吸功能锻炼 进行束腹胸式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改变患者的呼吸方式,使胸式呼吸有效补偿腹部手术后腹式呼吸的不足。嘱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用腹带抑制腹部运动,闭嘴经鼻深吸气,在吸气末屏气1~2s后缩唇缓慢呼气4~6s,2次/d,10min/次。

2.3.3 深呼吸训练 取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2~3次/d,10min/次。指导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及吹气球呼吸训练。简单吹气球方法先深吸气,然后尽量把气球吹大,吸气1~2s,吹气3~4s,每组练习20~30次,以不感到劳累为宜,每天练习4~5组。

2.3.4 吸屏气训练 患者平卧,用力吸气后屏气,尽量能屏气35s以上。每天锻炼2~4次,每次5~10min。

2.3.5 有效咳嗽训练 取坐位或卧位,四肢放松,先行5~6次深呼吸,屏气片刻再用力咳嗽,同时配合深呼吸,反复进行。训练患者及陪护者学会双手保护手术部位,以减轻咳嗽引起疼痛。

2.4 术后康复训练

2.4.1 呼吸功能训练 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一种低耗高效的呼吸模式,可增加膈肌的活动度从而增加肺活量[2]。通过术前肺功能锻炼,术后运用该呼吸模式加呼吸训练器训练。术后麻醉清醒6h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嘱患者将左、右手分别放于上腹部和前胸部,便于观察胸腹部运动情况,即将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手部稍微用力加压;吸气时闭口,空气经鼻孔进入,保持肩部和胸部放松,腹部徐徐隆起。逐渐延长呼气时间,使吸气和呼气时间之比达1∶2~3,每天训练2次,每次10~15min。患者掌握动作要领后,逐渐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应用呼吸训练器或用简单吹气球方法促使余肺膨张。选用容量为500~800ml的气球,将气球与珍珠奶茶的吸管一端连接,用线绑紧,患者咬住吸管另一端即可进行吹气球锻炼[3]。气球吹到直径达10~15cm即可,然后将气放掉,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吹气球5~8次。患者掌握要领后可调整吸吹时间,吸气1~2s,吹气3~4s,每组练习20~30次,以不感到劳累为宜,每天练习4~5组。本组患者术后均能顺利完成呼吸功能训练。

2.4.2 有效咳嗽排痰 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妨碍深呼吸,排痰困难,分泌物潴留,易引起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4]。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咳嗽排痰,1次/h,10min/次,护士协助制动胸廓以减轻疼痛,用杯状手叩击胸背部,必要时用手指在胸骨上切迹刺激气管诱发咳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效果更佳。当患者出现排痰困难或肺不张时,可行气管内吸痰或支气管镜下吸痰。本组患者术后能有效咳嗽排痰,1例术后早期出现肺不张,经纤支镜吸痰、抗炎治疗后治愈。

2.4.3 体位疗法 体位疗法是通过改变体位防止胸水积留在胸腔某一部位,使其更易排出,减少胸腔积液特别是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同时促进余肺的膨张,缩短拔胸管时间[5]。从术后第2天开始,轮流行侧卧位、半俯卧位、半仰卧位,每个体位持续20min,1h/次,2次/d。侧卧位时注意患侧在上,腰部垫软枕,屈曲双髋和双膝关节,放松腹肌以利于腹式呼吸。本组患者平均拔除胸管时间为(3.6±1.3)d。

2.4.4 早期活动 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在床上活动四肢关节。术后第1天起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在床尾系1根布带,让患者自己凭借布带的牵引力坐起、躺下,进行双侧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主动与被动屈伸活动。若病情稳定,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室内活动,3~4次/d,活动量每日递增,以患者感到轻微呼吸困难为度。本组30例患者均在术后第2天即下床活动。

3 小 结

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通过术前系统规范的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为手术创造条件和机会,同时教会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使其更好地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术后尽早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地进行咳嗽排痰,重视体位疗法,指导早期活动,以降低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改善肺功能,促进恢复。

[1]廖佳,姜楠.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呼吸训练器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1):55.

[2]Sokolova VS,Strel’tsov VP,Talambum EA,et al.Methods of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lung surgery[J].Probl Tuberk,2002(10):56-63.

[3]沈君,韩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方式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0):68-70.

[4]李彬,卢菁,陈慧,等.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排痰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46-47.

[5]施萍,张骅.影响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719.

猜你喜欢
屏气腹式气球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找气球
气球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改良腹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