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硬支气管镜取异物975例的手术护理体会

2014-03-31 16:13陈晓慰
护理与康复 2014年8期
关键词:异物支气管镜体位

邹 晨,陈晓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5岁的儿童,尤以3岁以下最为多见,多表现为剧烈咳嗽、憋气,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1]。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小儿外科急诊救治中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硬支气管镜下取异物,本院亦是以此方法为主要手术方法。术中选择全麻,采用仰卧垫肩压肩调整法体位,注重配合技巧,以提高硬支气管镜取异物术一次性成功率,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现就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975例硬支气管取异物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75例,其中男667例、女308例;年龄4月~11岁,平均1.8岁。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399例、右侧支气管385例、气管内173例、双支气管内18例。异物为植物类914例、动物类31例、笔帽3例、塑料片10例、二极管1例、螺丝钉6例、小灯泡2例、铝箔片8例。

1.2 方法 975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硬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1.3 结果 975例患儿中,1次手术取出异物成功945例,占总手术的96.9%;经过2次手术取出异物23例;经2次或以上手术仍未取出异物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占总数的0.3%,其中皮下气肿2例、气胸1例,无死亡病例。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小儿硬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一般是急症手术,患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多样,术中随时可能发生窒息而造成患儿死亡[2]。接到手术通知后,以最快速度备好合适的直达喉镜、气管镜、异物钳、面罩、约束带、体位海绵垫,连接好负压吸引器及冷光源并检查光源的亮度是否足够,保证氧气正常,保证所有的物品处在备用状态。术中患儿有窒息的危险,备好型号合适的气管导管、吸痰管、口咽通气管、气管切开包、抢救药品等。详细询问家长了解患儿吸入异物的种类,并通过拍摄胸片了解异物所在位置及大小等,强调手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安慰家长不要惊慌。因小儿体重是麻醉给药、术中输液的重要依据,准确测量患儿体重。

2.1.2 调节手术间室温 由于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肤薄、皮下脂肪少,容易散热,因此手术间温度是决定患儿体温的重要因素。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要求调节手术间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55%~60%[3]。

2.2 术中护理

2.2.1 体位护理 硬支气管镜取异物是一项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的手术,体位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4-5]。本院过去采用鲍氏抱头法进行手术,由于患儿头部处于悬空位置,助手抱头非常费力,往往因助手不能支持或配合不当,头过高、过低使支气管镜前端上挑或下压损伤气管黏膜,而使手术困难甚至延误手术进程[6]。经过反复实践,改进为目前的简易体位,即仰卧垫肩压肩调整法体位。将垫肩材料改为软硬适宜的海绵垫,护士的配合操作改为压肩,通过压肩使支气管镜与支气管呈一直线,达到暴露术野的目的。患儿仰卧于手术台,麻醉药物注射完毕后,用约束带约束患儿的胸腹部及双臂,用厚约6cm、宽约20cm软硬适宜的海绵垫垫于肩下,头后仰于手术台缘,下颌部对准手术间天花板,护士位于患儿一侧,固定患儿双肩。

2.2.2 术中配合 麻醉及体位准备到位后,护士迅速打开光源,连接氧气。医生在直达喉镜引导下导入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时旋转头位,如检查左支气管时,将患儿头向右侧旋转,护士对患儿左肩适度加压,同理检查右支气管时,将患儿头向左侧旋转,护士对患儿右肩适度加压,使支气管镜和支气管尽可能位于一条直线上,在充分暴露气道的情况下钳取异物。喉体较高的患儿,协助医生按压患儿喉部,暴露声门,配合医生把硬质支气管镜顺利送入气管。

2.2.3 术中急救与处理 术中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若出现面色紫绀、口唇紫绀等低氧症状,停止操作立即面罩加压给氧,并做好各种并发症的应急准备。气管壁黏膜出血影响到术野,立即使用1∶10 000肾上腺素通过硬支气管镜尾端注入气管。本组部分患儿术中出现喉痉挛,麻醉医生将麻醉机APL阀调至最大,面罩加压给氧,待氧饱和度升高至95%以上,再继续钳取异物。

2.2.4 术中用药 某些吸入的植物性异物,如花生仁、山核桃肉、板栗碎片、瓜子等,含有游离脂肪酸和油酸,吸水后易膨胀、糜烂;异物周围的黏膜也易肿胀,操作时反复吸引、钳夹,易加重气管、支气管水肿。因此,所有取异物患儿术中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mg/kg,声门下喷利多卡因气雾剂,以达到抗炎和消除水肿的作用[7]。本组914例患儿吸入植物性异物,经上述处理,手术顺利。

2.3 术后护理

2.3.1 复苏护理 术毕让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继续吸氧,待吞咽反射恢复,意识基本清醒,自主呼吸正常,脱氧20min血氧饱和度95%以上方可送回病房继续吸氧,进行心电监护。小儿食管下括约肌短,屏障作用差,即使术前已禁食,麻醉后仍可能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容易造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8],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肩部垫高5~10cm。本组945例患儿1次手术取出异物,梗阻解除,经过15min以上恢复室复苏,顺利返回病房,23例经2次手术取出异物,7例经2次及以上手术仍未取出,后径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

2.3.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全麻术后经硬支气管镜取异物术,常发生的并发症有喉痉挛、喉头水肿、皮下气肿、气胸等。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唇色有无紫绀,声音有无嘶哑,触摸颈胸部有无捻发音,有无出现上气道梗阻症状等。若喉痉挛、喉头水肿面罩吸氧无法改善时,立即予地塞米松1mg与肾上腺素0.5mg混合雾化;若症状仍未改善,1~3h后再加做1次。本组1例发生气胸,无法排除是否基础疾病或是术后并发症,经胸外科医生会诊无需行胸腔穿刺引流,嘱其保持安静,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2周后影像学报告示无胸腔积气,予以出院;2例皮下气肿,无需特殊处理,1周后顺利出院。

3 小 结

小儿气管异物多为急诊,及早手术取出异物是抢救患儿的唯一方法。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做好手术用品及术中抢救用品的准备,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术中采用仰卧垫肩压肩调整法取手术体位,使气管镜插入顺畅,同时,护士密切观察医生持镜的动作、方向,随时掌握好按压患儿肩膀的力度,以使手术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并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急救处理;术后做好患儿的麻醉复苏,密切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

[1]罗莉.111例小儿气管异物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22-123.

[2]杨婷,王银莲,肖又中.5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880.

[3]王婷婷,董慧春.小儿手外科手术150例的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1,10(6):554.

[4]褚丽霞.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61.

[5]王媛.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手术配合[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58.

[6]张彦平,朱淑萍.气管异物取出术300例术中体位配合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9(12):93.

[7]童福梅.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6):2283-2284.

[8]戴秀琴.小儿全麻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3):197.

猜你喜欢
异物支气管镜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