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2014-04-01 01:03周建兵祝跃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8期
关键词:体素波谱质子

周建兵 祝跃明

1.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玉环 317605;2.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湖州 313000

鼻咽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于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病理上主要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随着CT、MR 等影像学技术及TPS 系统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放疗效果的影响。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能很好地反映肿瘤代谢疾病的范围与边界。氢质子波谱通过化学位移的变化可显示出机体的主要代谢物,并且能较容易地分辨研究中所观察的脂质峰等,同时基线较平稳,信噪比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鼻咽癌中的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本研究采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观察鼻咽癌的波谱变化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2 月~2013 年2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本文第一作者曾在该院进修)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10 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鼻咽活检病理组织检测确诊为鼻咽癌。 其中,男54 例,女56 例;年龄22~71 岁,平均(43±5)岁。 参照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鼻咽癌的病理分型标准:Ⅰ型4 例(3.6%),Ⅱ型84 例(76.4%),Ⅲ型22 例(20.0%)。 所有患者均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另选择同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00 例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其中男50 例,女50 例;年龄24~70 岁,平均(44±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1.5T symphony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机(美国GE 公司)行MR 检查。 取研究对象的仰卧体位,头颅给予正交线圈,常规序列扫描。 鉴于正常鼻咽组织过小,不方便取样,采用波谱分析的难度过大,本研究在参考国外研究基础上,选择颌面部肌肉作为正常组的替代检测。 选择氢质子磁共振点解析波谱,TR 1000 ms,TE 144 ms,自动匀场,层厚10 mm,视野24 cm×24 cm,矩阵16×16,激励次数为1,频率方向为A/P。接着于病灶显示最佳的层面上筛选感兴趣区。并采用极细选空间饱和法对感兴趣区周围的脂肪、空气、骨骼添加饱和带。 自动进行匀场及水抑制。 其中成像时间为260 s。

1.3 图像观察及测定

观察图像时,在兴趣区取多个像素(Pixel),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个体像素,2、4 个即可,待每个像素面积固定后,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即瘤体区(肿瘤实体区)、瘤周区(肿瘤周边1.0~2.0 cm 范围)、对照区(对侧正常区域),观察其波谱图的变化。同时,在相应的化学位移值位置上获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等代谢物波峰等数据,记录并输入SAS 统计软件包。分别计算出三区域的NAA/Cho、NAA/Cr 及Cho/Cr 等比值。 其中数据测量时应取兴趣区波谱图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Sun ADW 4.0 工作站Functool 软件进行磁共振波谱处理分析,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 16.0 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2WI 及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结果

正常组T2WI 及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见图1。图1 A 横断位T1WI 显示,正常颌面部肌肉波谱扫描的兴趣区部位(白色方框)。 图1 B:正常组颌面部肌肉在δ1.0~1.4 处可见宽大的脂质峰。 观察组T2WI 及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见图2。 观察组100 例患者均进行了原发肿瘤的波谱分析,图2 A 为鼻咽癌原发肿瘤部位横断位T1WI 扫描,其中白色部位为波谱扫描的兴趣区位置。 图2 B 为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显示,结果显示Cho 峰及Cr 峰均升高,在δ3.0~3.6可见宽大的脂质峰,体素大小为1.6~11.5 cm3,平均(4.9±0.4)cm3。

图1 正常组MRI 图及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图(δ1.0~1.4)

图2 观察组MRI 图及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图(δ3.0~3.6)

2.2 观察组各区域磁共振波谱代谢物测量结果

结果显示:对照区NAA/Cho 及NAA/Cr 均明显高于瘤体区、瘤周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o/Cr 明显低于瘤体区及瘤周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三个区域间NAA/Cho、NAA/Cr、Cho/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观察组各区域磁共振波谱代谢物测量结果()

表1 观察组各区域磁共振波谱代谢物测量结果()

注:与对照区比较,#P <0.05

区域 NAA/Cho NAA/Cr Cho/Cr瘤体区瘤周区对照区F 值P 值0.50±0.04#0.89±0.02#1.50±0.00 9.123<0.05 0.93±0.08#1.26±0.09#1.95±0.06 11.284<0.05 1.93±1.01#1.54±0.56#0.85±0.20 10.259<0.05

3 讨论

鼻咽癌作为世界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尤其在南亚和中国南方地区更甚。 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能很好地反映肿瘤代谢疾病的范围与边界[1-3]。氢质子波谱通过化学位移的变化可显示出NAA、Cho、Cr 等机体的主要代谢物,并且能较容易地分辨研究中所观察的Cho 和脂质峰,同时基线较平稳,信噪比较高,对运动不敏感[4-9]。本研究中鼻咽癌患者获得了可辨认的波谱,其余不能分辨的波谱主要表现为基线过于波动,变化呈锯齿状出现,分析推测原因为病灶的局部磁场较为混乱,存在一定的偏激,或者患者在波谱扫描过程中伴有轻微的移动或吞咽等动作导致波谱的噪音过大,两者呈现一定的关系[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横断位T1WI 显示,正常颌面部肌肉波谱扫描的兴趣区部位,且在δ1.0~1.4 处可见宽大的脂质峰。 观察组100 例患者其横断位T1WI 显示,鼻咽癌原发肿瘤部位波谱扫描的兴趣区位置,原发肿瘤区波谱显示Cho 峰升高,Cr 峰升高,在δ3.0~3.6 可见宽大的脂质峰, 提示可能原因为与肌肉含有较高的细胞内外脂肪有关。 NAA 常位于δ2.5处,其可作为神经元的内存标志物,NAA 含量的大小与神经元功能的好坏呈现一定的关系,当有疾病存在时,NAA 水平往往呈现明显的下降。 Cho 在δ3.4处较为多见,一旦有细胞增殖、代谢活跃等出现时,机体组织内的Cho 及其相关含Cho 类的物质均可升高,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组织内总的胆碱的贮存量。Cr 在δ3.1 处更为多见,当机体出现能量代谢有所降低时,Cr 水平增大明显,如肿瘤或感染性疾病者,往往机体Cr 明显出现降低。

另外,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如共振峰的重叠、涡流导致峰宽增宽等均会干扰绝对浓度的测定,影响波谱的形状。本研究对照区NAA/Cho、NAA/Cr 均明显高于瘤体区、瘤周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o/Cr 明显低于瘤体区、瘤周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个区域间NAA/Cho、NAA/Cr、Cho/C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13]。 有研究显示Cho/Cr 增大多发生在多种不同类的恶性肿瘤中[14-16]。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多体素氢质子波谱,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波谱扫描分析,其成像视野较为明显清晰,提示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能清晰显示鼻咽癌病灶的代谢改变;虽然本组资料不属大样本研究,但仍存在着Cho/Cr 明显上升趋势,提示Cho/Cr 比值可以作为鼻咽癌诊断的标准之一。

[1] 童娟,王学建,高波,等.鼻咽癌多体素1H-MRS 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1):1092-1095.

[2] 宋琼,夏黎明,王承缘,等.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急性反应早期的1H-MR 波谱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6):590-593.

[3] Cai YL,Li J,Lu AY,et 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Antibodies,VCA/IgA,EA/IgA,Rta/IgG and EBNA1/IgA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4,15(5):2001-2006.

[4] Huang D,Li Y,Liu N,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signaling components in N,N'-Dinitrosopiperazine-mediatedmetasta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quantitative phosphoproteomics [J]. BMC Cancer,2014,14(1):243.

[5] Ye CS,Zhou DN,Yang QQ,et al. Silencing SATB1 influences cell invasion,migration,proliferation,and drug resistanc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Int J Clin Exp Pathol,2014,7(3):914-922.

[6] 朱慧玲.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MRS 及DTI 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7] 朱慧玲,孔祥泉,丁建平,等.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MRS 及DTI 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22(4):243-246.

[8] 陈旺生,李建军,王奋,等.鼻咽癌放射治疗颞叶脑损伤的动态磁共振波谱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40-42.

[9] 段芙红.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动态改变与其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DTI-TBSS 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0] DeSalvo MN. Radiation necrosis of the pons after radiotherapy for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J Radiol Case Rep,2012,6(7):9-16.

[11] 宋琼.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急性反应早期的1H-MRS 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2] Wang HZ,Qiu SJ,Lv XF,et al. Diffusiontensor imaging and 1H-MRS study on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after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J]. Clin Radiol,2012,67(4):340-345.

[13] Qiu SJ,Zhang XL,Zhang Y,et al.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induced by radio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 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07,27(3):241-246.

[14] Chong VF,Rumpel H,Aw YS,et al. Temporal lobe necrosisfollow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1H MR spectroscopicfindings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9,45(3):699-705.

[15] 王宏琢.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1H-MRS 磁共振波谱与扩散张量成像[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0.

[16] 陈旺生,李建军,洪澜,等.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迟发反应期的磁共振波谱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4):481-484.

猜你喜欢
体素波谱质子
基于多级细分的彩色模型表面体素化算法
瘦体素决定肥瘦
质子束放疗在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运用边界状态约束的表面体素加密细分算法
基于体素格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快速点云配准方法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美国波谱通讯系统公司
浅谈质子守恒
波谱法在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研究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