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花物语

2014-04-01 08:26笑春风
中华手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福鼎木刻画师

笑春风

饼花是一种专门贴在月饼上的装饰画。以前,福鼎地区制作的月饼大如圆盘,饼店用厚纸把月饼包成方形出售。为了吸引顾客,一些商家就在纸面贴上色彩鲜艳的图案,饼花由此诞生。

一张色纸,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十几秒后,一个嬉戏孩子的形象跃然眼前。它的创作者正是福鼎饼花的唯一传人——庄培元,虽然今年已经92岁,但剪起饼花,依然动作敏捷,一气呵成。

“最早的饼花是用色纸剪接的,全都是可爱的娃娃。”通常剪一次就要剪完100个,因而又被称为“百子图”,寓意多子多福。后来,手绘饼花逐渐流行,题材也变成当时热演的戏剧,如《桃园三结义》、《水漫金山》、《群英荟》等。为了把饼花画得好看,画师有戏必看,然后趁热打铁,画出最精彩的场景。如果某位画师的饼花被一家饼店买断,画师就会为饼店画一张“招牌画”,供饼店及早张挂出来。每年刚过八月初一,各大饼店就在门口挂起一排排饼花,顾客看中哪一张,伙计便把它剪下来,贴在月饼的包装纸上。“那时候才好玩哩,我们这些当时只有八九岁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把书包往家里一扔,就跑上街去看饼花。”在福鼎地区,每到中秋有舅舅给外甥送月饼的习俗。孩子们把饼花小心翼翼地撕下来,然后凑到一起“斗拼花”,比谁的饼花大、人物多。“人物的多少可大有讲究,它代表了月饼的重量。”通常,一个人物代表4两饼,“你看,这张饼花上有4个人物,就代表1斤重的月饼(当时1斤为16两)。”庄老先生指着一张已经褪色的饼花说。

手绘饼花虽然好看,但画起来很费时。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林通铃的木偶艺人把饼花稿刻在木板上,用墨印出轮廓,然后再填色彩。用这种方式印出的人物没有五官,需要再用粉料画出来,就像给画中人物洗脸一样,所以被称为“洗脸饼花”。在福鼎市文化馆原馆长马树霞家里,有幸见到他收藏的三十多幅木刻饼花,作为福鼎饼花的唯一收藏者,马老先生对每一幅都视若珍宝。这些木刻饼花不仅具有年画和剪纸的特点,还突出了木刻刚健粗犷的神韵。“都是饼花中的精品,很有收藏和欣赏价值。”其中一幅名叫《八锤大闹朱仙镇》,全图轮廓是一个斜倚琴几的簪花美人,里面画着武打戏,看着饼花,似有与美人对坐看戏的感觉。“不过,”马树霞老人轻轻吹走饼花上的落灰,“在现代月饼包装兴起后,饼花很快就没落了,许多珍贵的雕版印模被当成柴木烧掉。”2005年,饼花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的一个妙招让饼花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把以前专门贴在月饼上的饼花,贴在了当地著名的白茶饼上。

“这条路能走多远,仍是个未知数。”马树霞老人感慨地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福鼎木刻画师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萌娃遇上插画师
福鼎-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超标废水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