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振英教授论治过敏性疾病

2014-04-02 02:59张朝东胡锦丽
河北中医 2014年2期
关键词:阴虚过敏过敏性

张朝东 胡锦丽

(河北省三河市杨庄镇卫生院中医科,河北 三河 065200)

温振英教授论治过敏性疾病

张朝东 胡锦丽1

(河北省三河市杨庄镇卫生院中医科,河北 三河 065200)

超敏反应;辨证论治;名医经验;温振英

温振英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先后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妇儿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及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94年获国务院“医疗特殊贡献”奖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由于生活的现代化、城市化,人们所居处环境的改变(空气、水的污染、蔬菜的农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等)导致过敏性疾病多发,渐渐成为常见病、流行病。温教授在临床诊治中,对过敏性疾病有更深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我们有幸跟随温教授学习,现将温教授诊治过敏性疾病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温教授据临床观察,发现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现代医学称之为过敏性体质,已被学者公认。但过敏体质的生理特点尚无人论,而温教授总结未发病时表现常有:口唇嫩红,舌质嫩(光滑),少苔、花剥苔、无苔、苔白有裂纹或地图舌,脉细,手掌红。温教授称其为过敏体质阴虚的外象[1],辨证为阴虚型体质,又称阴虚过敏体质[2],这是内因。且多由季节、气候、环境、饮食等诸多外因诱发而发病,症状表现不一,复杂多变,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如中医理论“风性善变”风的特性,温教授称之为风邪内伏,即外风(体外的过敏原)引动内风(肝阴虚而风动)而发病。

2 症 状

过敏性疾病在人出生后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其症状也纷繁复杂,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2.1 呼吸道过敏性症状 遇风寒、潮气、异味等打喷嚏、鼻流清涕是变应性鼻炎;鼻塞、咽痒、咳嗽早起或卧位时重,咯泡沫状痰是鼻窦炎;午夜或凌晨3:00~4:00阵咳,喘不能平卧并伴有喘鸣音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症状。

2.2 皮肤过敏性症状 局部或全身可见皮肤大片红斑,类似猩红热、丘疹、疱疹、紫癜;或局部大片红肿,瘙痒不疼痛;或见风团、风疹块,小至米粒,大如手掌大小,常见为硬币大,略高于周围皮肤,皮肤划痕症阳性等,过去常被认为是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紫癜、甚至口腔溃疡等病,这些皆属过敏性皮炎。温教授据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既往诊断的痤疮、白斑(误诊为虫斑)、褐斑或老年斑、黑痣,亦是由于过敏性因素长期刺激皮肤后,表皮落下瘢痕所致,温教授称之为斑痣型荨麻疹[3]。也有皮肤干燥粗糙、毛囊角化的干燥性皮炎在内,这类皮炎可并发头发稀秃(脱发)、枯黄或白发(少白头)。

2.3 消化道过敏症状 过敏性胃炎表现为饭后胃胀、泛酸或胃痛片刻、数小时即止;过敏性肠炎轻者饭后如厕、大便黏,甚者水泻数十次,直到便血、肛门水肿,呈里急后重,大多数小时则止,且无全身不适。也有腹痛、便秘或溏便,但大多数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温教授发现以上3个方面可单独、先后、合并或联合发作。变应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最常见,凡过敏体质的必有是症,咳嗽变异型哮喘较少见,且多在儿童时期,成人则常发作为过敏性哮喘。湿疹、斑痣型荨麻疹与食物有关,故常与过敏性胃肠炎合并发作。对药物过敏者,3个方面症状可同时出现。而皮肤过敏,多以猩红热样、疱疹样、风团状荨麻疹为多见。过敏性疾病症状或主或次,或轻或重,或不同的时期,表现在过敏性体质的人身上,温教授称之为“过敏体质三联症”[4]。

3 常见并发症

3.1 发热(热源反应) 过敏性体质的患儿注射疫苗多有发热的反应;具有夏季热的儿童多为过敏性体质;临证可见过敏体质的患者因服用治疗药物后,出现发热症状,且反复发作不退,而被误诊为结核病,应用抗痨药物乃至肝脏受损,发热症状仍不缓解,立即停药后热退身凉,提示发热也是过敏症状之一。温教授认为高热惊厥也是对热的过敏,在临床中发现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多属过敏性体质。故此温教授提出对过敏症发热应提高警惕。

3.2 肿物 温教授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阴虚过敏体质也见常发皮肤瘢痕,多发性囊肿,淋巴结肿大,腺体增生,甚至易患肿瘤[3]。在妇女多出现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并发病;呼吸道过敏儿童多出现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非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合并症;甚可见患支气管炎哮喘的老年患者易转化为肺部肿瘤;消化道过敏患者易转化为胃肠息肉、胆囊息肉、结石甚则转化为消化系统的肿瘤。

3.3 多动症 温教授在临床上发现变应性鼻炎、鼻窦炎患儿易合并多动症、抽动症,表现症状不同且多样,温教授将其分为兴奋型和抑郁型,兴奋型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皱眉、搐鼻、伸舌、吭哧、嗽嗓、嗳气、干呕、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型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多愁善感。

3.4 失治误治 过敏性疾病的失治误治,如反复使用抗生素,清热解毒苦寒药太过,以毒攻毒等,易导致气虚,可见面色萎黄、气短、神疲乏力、免疫力下降、易感及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等。过敏性疾病所表现的气虚证不是体质之本,可随疾病的痊愈逐渐消失,但唇红、舌嫩、手掌红的阴虚体质的外象不变。

4 治 疗

根据阴虚过敏体质及最常见的变应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胃肠炎等确定治则:养阴祛风(抗过敏),健脾益肺。过敏性疾病治疗的基础方药为自拟祛风养阴汤加减,药物组成:防风10 g,醋柴胡10 g,蒺藜9 g,石菖蒲10 g,乌梅10 g,诃子6 g,五味子10 g,益智仁10 g,百合15 g,黄精15 g。方中防风、柴胡祛内外风;蒺藜祛风,活血,止痒,平肝解郁,明目;石菖蒲开窍益智,宽胸豁痰,祛湿开胃。乌梅、诃子、五味子养阴止泻调五脏;益智仁温脾止泻,摄唾涎,而对变应性鼻炎有减少分泌的作用。温教授发现益智有调节神经,安神镇静的作用,治疗多动症、抽动症效果显著;百合、黄精补肺脾之气阴[2]。药物加减:发热加秦艽、白薇、青蒿;咽痛、鼻血加白茅根、芦根、玄参、土茯苓;咳喘加紫菀、白果;流黄浊涕、咯黄痰加土茯苓、黄芩;喘重加细辛、紫苏梗;纳差加山楂、麦芽、稻芽;腹痛加白芍药、白芷、陈皮;腹泻时诃子增至10 g;皮肤过敏加白鲜皮、牡丹皮、地肤子;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囊肿、肿瘤酌加鸡血藤、夏枯草;气虚加黄芪、党参。

5 预后及预防

5.1 预后 温教授发现阴虚过敏体质,一般具有遗传因素,不能够治愈,而过敏原的泛化、多变的临床症状均是难以预防的,只能够从饮食注意。

5.2 药物预防 过敏性疾病为非感染性疾病,温教授不主张用清热解毒或抗生素药物进行疾病预防,而应以扶正调整体质为预防重点,应用温教授组方的北京中医院自制剂养阴益气合剂(药物组成:黄芪、党参、北沙参、黄精、玄参等)及健脾益气合剂(药物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等)。

5.3 生活饮食禁忌 温教授常提醒过敏性疾病患者要禁食烧烤油炸食品、辛辣、羊肉及坚果,这些多为易过敏或有报道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但每个人的过敏原不同,如冷、热刺激,含花粉、粉尘不同成分的空气及不同的食物等,均应自身注意、及时发现,并防止接触,积极预防。

5.4 其他 积极做好对过敏性疾病防治的日常宣传培训,而接诊医生则应注意对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做好宣教工作。

[1] 李敏,胡锦丽,孙艳平.温振英谈过敏体质儿童的舌、面部望诊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7):536.

[2] 温振英.温振英论整体医疗与辨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9,155.

[3] 温振英.温振英医话验案精选[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6,187-189.

[4] 温振英.我的中医传承之路:艰辛与辉煌 继承与创新[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17.

(本文编辑:李珊珊)

欢迎使用E-mail投稿、咨询

张朝东(1971—),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全科。

R781.67

A

1002-2619(2014)02-0166-02

2013-04-11)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北京 100010

猜你喜欢
阴虚过敏过敏性
过敏8问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