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钉板成形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护理

2014-04-02 18:42陈丽云黄慈婉陈紫玫冯菲菲
海南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椎板后路体位

陈丽云,黄慈婉,陈紫玫,冯菲菲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海南 海口 570311)

颈椎后路钉板成形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护理

陈丽云,黄慈婉,陈紫玫,冯菲菲

(海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总结颈椎后路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病手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介绍9例颈椎后路钉板成形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护理,强调术前准备情况,术中熟练传递管理手术器械,及时供应物品,严格无菌操作。结果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无感染,无并发症,四肢麻木颈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护士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对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颈椎后路;钉板成形系统;颈椎病;手术护理

随着颈椎手术技术的发展,颈椎后路钉板成形系统(简称“迷你板”)用于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后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对9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病,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8~78岁,平均48岁。临床有颈椎脊髓病变表现,其中以运动障碍为主,多伴感觉障碍,症状有颈部疼痛,四肢麻木、乏力,行走困难等,症状逐渐加重。CT及MRI检查提示有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占位性病变、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变性等。其中颈椎管占位性病变3例,脊髓型颈椎病2例,颈椎损伤伴不全瘫3例,颈椎管狭窄1例。

1.2 手术方法 标准颈部后路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和深筋膜,切开项韧带,显露相应椎板和小关节,将椎间盘摘除及病变组织清除,椎管扩大成形、椎板切除等,取自体髂骨植骨术,选择合适的颈椎后路钉棒系统(椎板成形系统),由富乐公司提供的椎板成形系统简称“迷你板”,选好尺寸后,钻孔螺钉固定“迷你板”于椎板位置,经C臂X光机透视证实内固定物位置良好,彻底止血、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球,逐层缝合伤口。

1.3 治疗结果 本组9例患者,手术时间1.5~2.5 h,术中出血200~500 ml,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均为甲级愈合,无并发症,四肢麻木、颈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2 手术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颈椎病患者不仅在生理上忍受疾病痛苦,而且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颈椎手术由于颈部特殊,靠近脊髓,周围颈有大血管及神经通过,患者对手术抱有恐惧心理[1],因此,术前访视对于此类病患尤为重要。巡回护士术前到病房不仅要了解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术前准备等情况,还要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优点,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一般注意事项,发放术前访视单等,使其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

2.1.2 物品准备 颈椎后路常规手术器械、颈后路钉板系统1套、C臂X光机及双层无菌保护套,软导管(保护电刀头和吸引器头)、棉片、骨蜡、明胶海绵、负压引流球等一次性物品,俯卧位体位垫及头架1套,因颈椎后路手术或体位原因易出现意外情况,应备急救设施与药品。

2.1.3 手术间准备 手术应安排在面积较大的百级洁净手术间,配有麻醉机、监护仪、电刀、负压吸引器、双极电凝,还应检查其性能,提前1 h将室温调节到26ºC~28ºC,湿度调节在50%~60%,以防患者入室受凉及麻醉后因室温过低导致休克。

2.2 术中护理

2.2.1 巡回护士

2.2.1.1 建立静脉通道 为了减少患者的搬运,可在有护栏的平车上操作,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便于术中给药,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麻插管,插管后留置导尿管,必要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以动态观察血压变化。

2.2.1.2 体位摆放 俯卧位是颈椎后路最常用的体位,因容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的发生[2]。摆放体位时动作应快速、准确、轻柔,防止发生意外。注意病变节段在C臂X线机可透视范围内,在手术床相应的部位预先摆好俯卧位支架及手术头架,手术平车调节略高于手术床便于体位的摆放,因全身麻醉后因肌松作用使眼睑松弛,消除了眼睑正常性闭合,若长时间角膜暴露可引发暴露性角膜炎。因此,除了双眼涂金霉素眼膏及手术贴膜闭合眼睑外,俯卧位还要检查眼睑位置,避免眼部受压。一人搬动头部,保护好气管导管放手术头架上,两人搬动患者身体两侧,另一人搬动患者双下肢安放患者俯卧于体位支架上,为了保障正常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因此胸腹部悬空,便于切口显露,双上肢固定在身体两侧,注意双膝及双足背用软垫保护,足趾悬空以防压伤,男性外阴及阴囊、女性乳腺等勿受压;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防止消毒液流入双耳,用棉球填塞双耳。

2.2.1.3 巡回护士术中要求 术中注意患者安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体位受压情况,及时处理,保证各仪器的正常使用,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严格限制参观人员,使用C臂机时机头应用双层无菌保护套遮盖,以防手术部位感染。

2.2.2 器械护士

2.2.2.1 术前准备 了解病情,掌握手术方法及步骤,熟悉手术医生喜好,温习各种仪器使用。提前半小时洗手,整理好手术器械台,由于手术方式复杂,精锐器械种类多,术前备两辆器械车,分类整理,厂家器械分开放置于另一辆器械车上,用软导管套上吸引头及电刀头,防止术中损伤脊髓及灼伤周边组织。

2.2.2.2 切口显露及椎板切除 经C臂X光机透视定位后行颈部后路正中切口,备自动拉钩显露,COPE剥离子剥离两侧椎旁肌。备尖嘴咬骨钳、棘突咬骨钳、髓核钳、刮匙等将椎间盘摘除及病变组织清除并切除椎板,应随时备神经剥离子探查,防止损伤硬脊膜和脊髓。

2.2.2.3 植骨及椎板成形 备骨膜剥离子、锤、凿、测量取骨大小取自体髂骨,尖嘴咬骨钳修剪骨块后植骨于椎板处,选择合适的“迷你板”,经C臂X光机透视准确定位后将螺钉固定于“迷你板”上,使椎板成形。备双极电凝、骨蜡、明胶海绵切底止血,放置负压引流球。

2.2.2.4 手术物品清点 认真检查器械完整性,和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用品,按术前、关切口前、关切口后、缝合伤口后数目清点三遍无误后逐层缝合伤口。

2.2.2.5 防止感染的管理 颈椎手术为无菌手术,因此术前30 min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术中加强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管理,并加强对手术环境、人员、物品等各个细节的质量管理,预防污染。

3 讨 论

3.1 “迷你板”的使用目的 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对颈椎活动影响小,安全性相对较高,操作相对简单[3]。而“迷你板”的强度及稳定性足以满足头颈部的生理需要,它的使用可以维持扩大的椎管,保持脊椎的稳定,在椎板成形术后保护脊柱,纯钛材质,可塑性强,对周边组织刺激降到最低,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材料。

3.2 手术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因颈椎位置临近高级神经中枢,血管神经分布丰富,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椎体手术成功势必要求手术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配合工作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与否。要求巡回护士术前应做好患者的疏导工作;术中准确的安置体位,因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随时观察手术进展等;加强病情检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过床防止脊髓损伤;要求器械护士不仅掌握手术方法及步骤,熟悉各种器械使用,更要在术中应变各种手术意外处理的配合,防止人为造成骨髓损伤及电刀灼伤周围组织等,密切配合手术进行。

[1] 刘咏梅.颈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重庆医学,2007,36(4): 380-381.

[2]石亚灵,鲁 华,敬 洁.颈椎后路手术中油纱对头面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3):100-101.

[3]崔可赜,张 寿,刘亦恒.双开门减压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J].海南医学,2011,22(5):64-65.

R473.6

B

1003—6350(2014)10—1554—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0.0604

2013-11-05)

陈丽云。E-mail:13136093968@163.com

猜你喜欢
椎板后路体位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