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空人

2014-04-02 03:17石蕾
上海制造 2013年9期
关键词:半空

石蕾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有——天,地面不适合了,我们自然会找到另外—个空间。只要内容足够吸引,无论是在30楼还是在地下仓库,都能建起一番天地。

什么是半空人

在离开地球表面25米到250米的空间,住着这样一群人,在距离地球表面180米的电梯公寓里吃饭、睡觉、休息,在距离地球表面200米的写字楼上工作、加班、开会,在距离地球表面30米的地方购物、看电影、泡吧……他们就是半空人。

中午12点,面目僵硬地从写字楼格子间走出来,按电梯,箭头往上。11楼,进入一个风格明快的西餐厅,解决午餐,几位好友顺便小聚一番;20楼,赴一个一周前预定好的约会,发型师今天要为你设计一个表现“力量”感的发型;17楼,一场抽象画展在等着你;或者,上升至29楼,一场本地创作人组织的主题Parcy即将举行,欢迎任何有兴趣进来的人,也包括你,但你必须事先E-mail预约……

这不是科幻片里面的未来都市,而是一个大城市里的普通白领都有可能碰到的场景。当城市向高空寻求发展空间时,城市生活中的许多环节,也开始寻求悬在高空中的解决方案。

广州的高空生活,来得隐秘而低调;而香港的高空生态10年前已经出现。中环毕打行,早就以“高级名牌二手店”的艳名远播,吸引各路社交名媛与新贵。而旺角恒隆大厦,有近10层成为特色咖啡店所在。有的Fans众多,生意景气,竟然还要加租另一层作为扩充。于是,你甚至有可能在电梯里碰到端着咖啡到另一楼层传菜的侍者。

在北京,曾有建筑师规划出一个“未来城市”的概念模型,南7座巨大的塔楼组成,在不同的高度由桥连接在一起,来减轻城市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

越往上,铺租越低廉,独立性更高;人流少,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吸引人。于是,可以挖掘的好玩的空间其实更多。城市在不断膨胀发展中,向高空发展是必然的。

半空人档案

姓名:半空人

职业:白领、IT、程序员、公务员等

所在位置:距离地球表面25米到250米之间

特点:几乎不接触地面

半空生态的特点

隐秘·私人性

与楼上铺相似,它有种隐秘的味道。路人是不会知道的,需要熟人带路口耳相传。这些半空中的所在,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姿态,否则如此高楼,谁会专程登门造访?但—进入这个空间,便如同来到一个符合私人趣味的圈子。所以,相应的,它其实在选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只有气味相投的人才会欣然进入。

高空·设计性

这样的空间往往也是所有者的一件设计品。因为不在人流熙攘的临街地铺,空间所有者必须想办法突出自己的特色,吸引人流。这样反而促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

坐在窗边,看地面的车流变得小小的,是一种很自由的感觉。创作的灵感也更丰富。几乎所有此类空间,都突出高空的自由感。

自由·独立性

这些由高楼里普通单位改建而成的空间,往往面积上不如商业地铺,可以一字排开地扩张,空间不免较为狭小。喜欢独立空间的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安全感;当然也有人觉得空间太小会有压抑感,心情郁闷的时候不能常去。

半空人现状

城市在不断膨胀发展中,半空人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中国白领人数的绝大部分。向高空发展是必然的,半空人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高危人群,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们住的高。

据一项调查显示,住在高层电梯房或是在高层写字楼工作的人绝大多数属于中、高层白领,如IT、教师、公务员等。他们由于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沉重,因此很容易会有职业病,而且,心理枯竭程度也比普通职业要高。

所以,腾空出世的半空人也极易腾空出事。牛顿的地球引力让我们知道,海拔越高压力越小。而现实告诉我们,海拔越高,压力就越大。在这巨大的压力下,空中人一不乐意就变成了空中飞人了。

半空人中的IT一族容易患上“强迫症”。IT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追逐新的技术,非常强调发展。因此,IT一族工作量大,经常加班、熬夜,造成感情生活、性生活缺失,苦逼的程序员只能靠撸管解决生理问题,本来工作压力就大,早晚还不能阴阳调和,只能以阳克阳,或是以毒攻毒。当他们的眼里只能容下自己的左手的时候,就真的成了生理问题了,在由生理问题转变为心理问题。而且,IT业从业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对自我成功的追求高、对职业发展的要求高、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职业危机感都高于其他行业人员。

据一项对中关村企业员工的心理调查表明:46%的被查者存在心理健康轻度异常,58%的人承认自己有强迫症状、敌对情绪。此外,84.2%的人承认工作压力很大,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遇小事容易生气、紧张、恐惧、多疑,遇事喜欢往坏处想,喜欢强迫自己达到目标。

而其中的电信工作人员则极易“情绪化”,说电信行业是服务业一点不为过,每日与客户沟通和为客户服务是电信一族工作的一部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服务业不尊重的心理定势造成了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比如,客户的态度、情绪、言行、客户的特殊要求、专业询问、压力转嫁以及不理解,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情绪。

人民教师的“压力感”也不会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可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略窥一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以看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人格力量、学术知识。当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不符时,老师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与压力。

近年来,医院中公务员病人有增多的趋势,其中,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多重生活压力的中青年公务员压力感较大。专家分析:“公务员是一条从政的道路,但从政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强的,职业升迁受到很多非可控因素影响,公务员容易产生失控感。公务员接触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人员,还有各种办事对象。因此,公务员需要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压力大了,就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广州半空生态地图

城市的生活地图,如今开始要向上仰望。高楼大厦,不仅仅作为写字楼或公寓存在,还要呈现出不同面貌不同趣味不同氛围。把这些趣味“点”连起来,城市半空就会形成一幅新的生活地图。环境改变,心情与状态也会改变。其实城市从20层以上的高楼看去。会更美。因为没有了地面杂物的干扰。你会看到很好的植被、错落有致的建筑,对城市的感觉与平面上的截然不同。

20楼画廊

农林下路电车站后面,人来人往中,一些艺术青年会目标明确地奔向一座现代的大厦的顶楼。位于20楼的画廊,阳光可以从有天窗的坡屋顶洒进屋里,落地窗户和阳台,能看到外面的马路和行人。这里有天窗,光线好,租金只有一楼地铺的1/3,做一个有特色的画廊很合适。其实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在香港,到十多层的高楼里去吃饭、开parcy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广州,平摊开来的城市规划,把人流分散,城市两点之间变得很远,需要交通接驳。如果眼光向上,往高处发展,可以把空间尽可能利用起来。

24楼ShoppingTime

淘金路,一座大厦低调地立于在友谊商店对面,这里是所有小资老资爱到之一地。6楼24楼,集中了20多家外贸服装、箱包、波鞋小店。

说是小店,每一家至少也有50平方米,大的店铺打通了2个相邻单位,有将近200平方米。某家店,放着印度风味的舞曲;某家店,大厅一角放着张红色沙发,累了,就靠一靠,或者发呆或者等人,店员们都会很亲切地微笑,很家常的感觉。

年轻的保安说,这里每天有很多人进出,非业主每个人进出都要登记,一个星期就会用掉一本厚厚的登记本。正在放租的一个3房2厅的单位,月租3500元,而就在门口临街的一个铺位,月租要35000元。

29楼咖啡馆

作为白领餐厅概念的时代29咖啡,一直是附近的白领饭堂。“这里有好多间风格明快的小房间,午饭、下午茶,可以顺便与朋友小聚,调整一下紧张工作的情绪。”在时代新世界上班的OL容小姐说,每天中午饭点,这里几乎人满为患。很可惜,经营1年多之后,几个月前关了。其实,天河附近这样高楼里的私房菜其实不少,不过,与广州饮食业竞争激烈情况相符,往往更迭频繁。

30楼Salon-SAKA工作室

下午3:00,阳光还很猛烈,室内却很安静,只有剪刀挥舞的声音。因为在SAKA的发型工作室,每次只能为一位客人剪发。

找SAKA剪发,必须要提早一周预约。最忙的时候,有一个客人约了2个多月才Book到。剪一个头至少300元起,客人还必须自助洗头,但还是有很多明星和城中潮人预约。这里永远不会出现,大家坐在一排,顶着剪了一半的头发面面相觑的场景。

还能再高点

假如我们的生存空间不足,人类膨胀过快,理所当然,我们就会由半空人变成高空人。

高空,距离地球便有一万英尺的地方,天空的氧气很薄弱,所以穿的、卖的都是有氧气层的衣服,它通过身体传到身体需要氧气的部位。建筑楼房用的红砖也会传播氧气,不仅仅是这样,它还能保持室内的温度和冬暖夏凉的功能。

这里没有交通工具,因为这里的人们都可以在空中飞翔,像在水中游和坐飞机的速度而且还很自由呢!这里还分别分了通道和道路。这里的居民,无论是吃的、住的都很放心。不过,也有可能每天挤飞机,飞到地上买菜,买防晒霜等。

人口膨胀导致我们就算来到高空也只能单独居住在一个个被黑玻璃包围的虚拟格子屋子中,大家都在各自的各自中生活,工作,交流则通过强大且巨大的虚拟网络,人们有自己的虚拟形象,只需要动动几个手指头就可以给自己的虚拟形象换装。

格子屋里没有窗户,因为当你打开窗户飘进来的不是美丽的云朵,而是凛冽的寒流。角落里的微型空调为你传输新鲜的空气。杀手们有了新的杀人方式—黑网络,只要你的网络被黑,你就只能间着污浊的空气慢慢渴死或饿死,或者你在7天之内成功“反黑”。如果你被有关部门判了死刑,也是同样的断水断电断粮,这样你就可以关关电脑出门溜达了,或许,你住的也不高,也就372楼,你可以一边下楼,一边享受你人生的最后时光,如果你有幸没有死在楼道里,那么就将会幸运的成为近100年间唯一以一个死在地面上的人类。

空城十二记

当空城不再是空想,当半空人已空降到你我之间,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半空时代,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们的未来到底能飞多高?这里小编就为大家介绍12座有趣的空中城市设计。

No.1:Tolgahan Gungor的悬浮之城

在浓雾笼罩下的艺术家Tolgahan Gungor磺鸸城仿佛是水中的倒影一般,除非靠近一点观看。这座悬浮之城漂浮在大山之上,与地面上的城市相对,它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未来的全景图景。

No.2:Buclmqinster Fuller的九霄云外

Buckminster Fuller经常会有奇思妙想,比如一座悬浮城市,这座悬浮城市可以让东京海岸6000名居民在此安家。这座球形的城市漂浮在天空中,被命名为“九霄云外”,每个直径一英里的球体可以装下上千人。它的功能与热气球一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回使用太阳能飞机。

No3.宫崎骏的空中城堡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描述了格列佛游记中的飞行浮岛,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当时神秘天空里的故事。空中城堡是超越自然的先进文明,对于蒸汽时代来说还是未来式的。

No.4:《魔塔大陆》的悬浮之城

PS游戏《魔塔大陆》的故事被设定在一座漂浮的大陆上,这片大陆叫做“sol Ciel”,周边还有Phtma@市和一些塔。魔塔大陆通过各种细节呈现了详细的概念图,在背景中可以看到土地和火车轨道,这种轨道宛如过山车,不过它们贯穿各个大陆。

No.5:Alex Popescu的云之城

从外形来看,仿佛是镜中倒影。艺术家AlexPopescu的云之城有点星球大战的味道,从它的名字也可以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据Popescu说,他是为了一个罗马尼亚的音乐视频而设计了云之城。

No.6:Ralph McQuarfie的奥德蓝悬浮之城

首席设计师RalphMcQuame为星球大战设计了众多形象,受到很多影迷的喜爱。并且要感谢McQmme,这些影迷们才可以看到帝国首都奥德蓝在被邪恶势力摧毁之前的样子。

No.7:John Berkey的鱼形悬浮之城

像Ralph McQuarrie-样,John Berkey同样是作为星球大战艺术家而闻名。但是他的很多设计甚至比星球大战海报艺术还前卫,还怪异。这个奇特的天空之城好像是飞行的鱼,身上有嘴巴和一只眼睛。

No.8:JF Liesenborghs的穹顶悬浮之城

这个壮观的城市是艺术家JF Lieserbohgbs设计,看起来好像可以与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相媲美,但是它整个都在宇宙飞船般的穹顶下,远离地球。

No.9:迁移流动花园

在城市地区,绿色空间已经从地面转移到屋顶,不过,有个建筑师相信,这种绿化还可以更高,他就是Rael SanFratello,他想象出了一种“迁移流动花园”。“迁移流动花园”是大型的遥控飞机,能够在城市上方漂移,甚至可以季节性的漂移,移动到温暖的地方。

No.10:Avatar的浮动山

灵感来自于中国的黄山,Avatar的浮动山是小说虚构的潘多拉星球上的山,现实中并不实际,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它们一定很漂亮。其实,中国人非常喜欢他们,打算重新命名,叫它们为“哈利路亚山”。

No.11:悬浮的房子

有多少气球可以拉的起一栋房子?皮克斯动画室的电影里,一大束气球被绑在壁炉的烟囱上。这是一部虚幻的动画电影,需要计算多少气球能够提起来这座房子。他们的结论是,105854个气球,每个气球的直径是3英尺,可以提起来10万磅的房子。

No.12:通天塔泰拉

他们也许与地面的联系较少,但是直达云霄的通天塔具有各种城市功能。城市里的居民在空中可以远离地面污染,共享公共公园,慢跑小径,游泳池,露天剧场。通天塔可以提供燃料,具有地心引力,也许是最接近我们长时间生活的城市。

猜你喜欢
半空
春日田畈
如梦令·飞雪吟
夏天的水很淘气
一个人比往常更早醒来
晨钓
如豆
中途下车
都飞走了
飞机悬在半空
抽掉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