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2014-04-03 19:36孙嘉尉顾海马超
软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分位数回归面板数据经济增长

孙嘉尉+顾海+马超

收稿日期:2013-03-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77)

作者简介:孙嘉尉(1987-),女,河南鹤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健康经济学、医疗保障;顾 海(1965-),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障、卫生事业管理;马 超(1987-),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健康经济学、医疗保障。

摘要:根据包括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运用我国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两类人力资本对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和人均经济增长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弹性更为显著。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考察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不同区域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省份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3-0001-06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1997~2010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alysis in China

SUN Jia-wei, GU Hai, MA Chao

(Center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Care Security Policy Research,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According to a production function including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human capita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sing the provincial data during 1997~2010. From fixed effect panel models, Result shows that the two types of human capital have played active roles on promoting Chinese economic aggregate growth and per capita economic growth. The health human capital has more significant and bigger coefficients. Comparisons among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nd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two types of human capital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provinces with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health human capital; education human capital; economic growth; panel data analysis; quantile regression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及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并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生产技能等,而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学者们在进行相关探讨时,常常仅将人力资本简单地视为教育人力资本,而忽略了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我国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受到相关数据的局限,关于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比较少。同时,由于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两类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且就人力资本本身而言,健康人力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1],从而对理论模型设定合理性的要求更为严格。另外,健康人力资本也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能够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而增加产出;另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也能够通过延长寿命而影响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进而可能带来人均产出的减少[2]。那么,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受到健康人力资本怎样的影响呢?包含健康和教育两方面内容的人力资本近年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如何呢?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包含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经济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进行整体考察和分区域考察,并尝试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层面的考察等,以更为全面地探讨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1 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Romer指出了以知识为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认为知识也是生产要素,能够通过投资获得,且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后者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3]。然而,人力资本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教育还包括健康、工作经验和生产技能等,而教育和健康则被认为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4]。但由于健康数据的收集、测量指标的选取及计量方法所限,早期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只考虑了教育人力资本。学术界对健康人力资本在宏观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考察起步较晚。

Barro首次构建了含有健康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他对1960~1990年100个国家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期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对其后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5]。Bhargava等运用1965~1990年相关数据,研究了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健康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成年存活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低收入国家非常显著[6]。尽管关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度量指标有所差异常用的包括预期寿命、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成人存活率和成人死亡率等。 ,考察的时间和空间及数据处理方法各有不同,后期的大部分研究仍然广泛支持了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7,8]。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相关考察更是如此[9]。

就国内的相关研究而言,我国学者关于教育人力资本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多[10]。由于相关数据的局限,关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实证研究在本世纪初才开始逐渐增多,且大多肯定了健康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1,12]。有学者认为该积极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和其他变量(如教育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之间的平衡关系[13,14]。同时,关于我国东中西部的比较研究显示,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不同[15~17]。但总体而言,我国关于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已有研究较少同时考虑人力资本对于经济总量增长和人均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基于对人口总量的假设,人力资本的显著性在两者间也有可能产生差别。基于此,本文将尝试在该方面做出改进,更全面地探讨人力资本对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贡献。

2 理论模型

本文假设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为:

Y=KαHβ(AL)Φ,α∈(0,1),β∈(0,1),∈(0,1),且Φ=1-α-β(1)

其中,Y为经济产出,K为物质资本投入水平,H为人力资本水平,L为劳动人口,A表示技术进步,且满足At=A0egt。α、β和为相关边际弹性系数。将和A的表达式带入,用相邻两期经济产出之比表示经济增长,并表示为对数形式,则有:

lnYt+1Yt=(1-α-β)g+αlnKt+1Kt+βlnHt+1Ht+(1-α-β)lnLt+1Lt(2)

可见,经济增长是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长和劳动人口增长的函数。所以,用经济总产出来考量经济增长时,生产函数中任何要素的投入都是越多越好。然而,当用人均经济产出对经济增长进行考察时,该结论未必成立。

根据生产函数,人均经济产出y为Y/N以往研究大多将人均经济产出的分母N等同于L,y实际表示的可能是人均经济产出,本文则将两者区别开来,这样更加符合对现实情形的理解。 。当用相邻两期的人均经济产出来衡量经济增长时,有:

lnyt+1yt=lnYt+1Yt-lnNt+1Nt=(1-α-β)g+αlnKt+1Kt+βlnHt+1Ht+(1-α-β)lnLt+1Lt-lnNt+1Nt(3)

与式(2)相比,式(3)的等号右边多了最后一项,使得人口(式中包含L和N的两项)对于人均经济产出的影响发生了不确定的变化。在L等同于N的研究中,式(3)的后两项相当于:

-(α+β)lnLt+1Lt(4)

从而得到了通常认为的(劳动)人口增长不利于人均经济增长的结论。而现实情况是,由劳动力创造的经济总量不仅仅由劳动人口享有,而是由劳动人口和所有非劳动人口共同享有,因此有必要区别对待劳动人口增长和总人口增长。将式(3)适当变形可得:

lnyt+1yt=(1-α-β)g+αlnKt+1Nt+1KtNt+

βlnHt+1Nt+1HtNt+(1-α-β)lnLt+1Nt+1LtNt(5)

可见,劳动人口占比是人均经济增长的因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证分析中缺失该因素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变量的作用结果。

关于人力资本,考虑到健康与教育两者非完全替代又非完全互补的关系,本文也将其设定为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C-D生产函数形式,即:

H=μMθEλ,λ∈(0,1),θ∈(0,1),且λ+θ=1(6)

其中,M表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E表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θ和λ分别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弹性。由于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未必能够1比1地转化为人力资本,因此非负系数μ就反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转化系数。

综上,本文实证部分考察的模型可表示为以下两个简化形式:

lnYi,t+1Yi,t=flnKi,t+1Ki,t,lnMi,t+1Mi,t,lnEi,t+1Ei,t,lnLi,t+1Li,t(7)

lnyi,t+1yi,t=g2lnki,t+1ki,t,lnmi,t+1mi,t,lnei,t+1ei,t,lnli,t+1li,t(8)

其中,i表示省份,小写的变量表示关于总人口N的人均水平。

3 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被解释变量均为比值形式,因此模型的时间跨度实际为1998~2010年。 ,考察的各变量如表1所示。

3.1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面板回归结果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以下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1 模型指标选取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注:*已进行可比价格换算;本文中各比值的单位均为%

表2 以lnYR为因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t值;* p<0.1, ** p<0.05,*** p<0.01

表2中模型(1)显示了仅考虑物质资本投资的估计结果,模型(2)显示了加入人力资本投资后的估计结果。两列相比可以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模型(3)又加入了劳动力变量,其显著性表明经济增长还依托了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同时,各解释变量的符号也与预期相符,表明在本文的考察期内,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均能够明显带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本文对这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了回归,结果如表2后三列所示。可以看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于东部的作用优势更为显著。健康人力资本对于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活动以非体力劳动为主,西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活动以体力劳动为主,在劳动活动基本同质的情况下,健康人力资本的投入将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效果的显现。与此相比,中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活动较为混合,从而削弱了健康人力资本作用的显现。

教育人力资本仅在东部地区的作用显著,但其弹性系数明显小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这可能与本文选取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指标(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有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能更多地受到初级或中等教育资本投资的影响,而东部地区则更多地受到高等教育投资的影响,这从东中西部高校的数量和规模的差异中可见一斑。

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中部地区,其经济增长仅显著依赖于这两项投入,显示了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的强大推动作用。与东部地区相比,劳动力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且西部地区的弹性最大,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5倍;这部分地表明了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带动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

3.2 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均经济增长的面板回归结果

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均经济增长的面板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与表2相比,人均教育资本投资此时表现得更为显著,其他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t值同样突出了所有资源投入的重要性。另外,劳动人口占比的作用极为显著,这意味着只有劳动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时才能够带动人均经济增长。否则,将导致过多非劳动人口对经济增长成果的稀释,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难以体现经济增长的人均效果。可见,以往的分析大多将L和N等同,忽视了这一重要作用。表3 以lnYC为因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t值;* p<0.1, ** p<0.05, *** p<0.01

表3的后三列是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别考察。除东部地区外,人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均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并不显著中部lnMC的P值为0.105,可认为微弱显著。 ,可见总人口的较大基数可能抑制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人均物质资本投资的增长和劳动人口占比的增长更大幅度地影响中西部地区的人均经济水平,其弹性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劳动人口占比,中西部lnLC的回归系数分别达到东部的2.4倍和3.6倍。通过考察各地区的就业人口变动,本文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东部地区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较为稳定,且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就业人口占比的起点较低,近年来呈现幅度较大的增长趋势,因而也更容易在模型中显现效果。

3.3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总量增长及人均经济增长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由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可能存在独特的特征,各生产资料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而普通回归得到的是整体的均值,无法全面反映这些内容。尽管已经把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但该划分主要以地域为主,与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划分还是有差别的。因此,本文在控制省份和时间的基础上进行了各十分位上的分位数回归,以了解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

以lnYR为因变量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几乎不显著,尽管在第20分位数时在10%的水平上显著,但弹性较小,作用发挥十分有限。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也较弱,主要对处于第70分位数左右的省份的经济增长发挥正向作用,且在第70分位数时,其弹性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当;可见,尽管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并不是在各个阶段皆有显现,但其潜在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物质资本投资始终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其弹性逐渐增大,表明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仍普遍依靠物质资本投资的推动。劳动力在第10分位数时显著为正,且弹性在所有自变量中最大,其后便不再显著,这说明劳动力投入在低经济发展水平上发挥了较大作用,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其重要性便会让位于其他资源。

表4 分位数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t值;*p<0.1, ** p<0.05, *** p<0.01

以lnYC为因变量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自第40分位数处开始逐渐发挥作用,且弹性系数经历了由大变小的过程,这说明健康人力资本对于处在中等及中上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的影响程度更大;在该阶段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弹性还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成为促进人均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人均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左右的省份,尽管其弹性系数偏小,但始终显著为正,也是人均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动力。人均物质资本投资和劳动人口占比几乎始终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4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初期,物质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投入能够显著带动经济增长。当达到一定水平时,通过健康和教育投资来获得的人力资本将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以更好地利用物质资本和提高劳动效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可以暂不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该投资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其投资效果不是立即显现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在较低经济水平上人力资本投资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保障劳动力供给等发挥作用,如果有所偏废则可能对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分位数回归结果仅仅说明了人力资本及其他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发挥显著作用的阶段,并不意味着可以由此认为在其他经济发展水平下可以忽略或者放弃对某些要素的投资。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但在分区域分析中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较不明显,尤其是中部地区不论对经济总量增长还是对人均经济增长其影响均不显著。分位数回归显示,健康人力资本主要作用于中等及以上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同时,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弱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在分区域分析中教育人力资本仅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分位数回归中则主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左右的省份。此外,劳动力投入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且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作用十分显著,而物质资本的作用则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我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投资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劳动力投入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保障适龄人群充分就业将有利于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健康人力资本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它对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如此,这些地区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仍将有助于为其经济崛起和后期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教育人力资本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方向基本为正,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健康而讨论人力资本很有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本整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可偏废,两者相辅相成,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芬,何艳.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11(4):5-13.

[2]Acemoglu D, Johnson S.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The Effect of Lif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6): 925-985.

[3]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10): 1002-1037.

[4]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1): 1-17.

[5]Barro R J. Health and Economic Growth[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nior Policy Seminar on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connomic Growth: Theory, Evidence and Polcies”[C].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ashington, D C, 1996.

[6]Bhargava A, Jamison D T, Lau L, et al.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Z]. GP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0:33.

[7]Lorentzen P, McMillan J, Wacziarg R. Death and Development[Z]. NBER Working Paper, 2005:11620.

[8]Weil D.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3): 1265-1306.

[9]McDonald S, Roberts J. AIDS and Economic Growth: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1): 228-250.

[10]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84-90.

[11]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83-93.

[12]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10-18,34,171.

[13]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12):117-125.

[14]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3):27-39.

[15]董亚娟,孙敬水.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3):14-21.

[16]于东平,段万春.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2-336.

[17]王文静,吕康银,王迪.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9):88-93.

(责任编辑:赵毅峰)

由此可见,我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投资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劳动力投入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保障适龄人群充分就业将有利于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健康人力资本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它对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如此,这些地区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仍将有助于为其经济崛起和后期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教育人力资本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方向基本为正,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健康而讨论人力资本很有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本整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可偏废,两者相辅相成,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芬,何艳.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11(4):5-13.

[2]Acemoglu D, Johnson S.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The Effect of Lif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6): 925-985.

[3]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10): 1002-1037.

[4]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1): 1-17.

[5]Barro R J. Health and Economic Growth[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nior Policy Seminar on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connomic Growth: Theory, Evidence and Polcies”[C].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ashington, D C, 1996.

[6]Bhargava A, Jamison D T, Lau L, et al.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Z]. GP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0:33.

[7]Lorentzen P, McMillan J, Wacziarg R. Death and Development[Z]. NBER Working Paper, 2005:11620.

[8]Weil D.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3): 1265-1306.

[9]McDonald S, Roberts J. AIDS and Economic Growth: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1): 228-250.

[10]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84-90.

[11]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83-93.

[12]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10-18,34,171.

[13]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12):117-125.

[14]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3):27-39.

[15]董亚娟,孙敬水.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3):14-21.

[16]于东平,段万春.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2-336.

[17]王文静,吕康银,王迪.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9):88-93.

(责任编辑:赵毅峰)

由此可见,我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投资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劳动力投入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保障适龄人群充分就业将有利于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健康人力资本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它对经济水平较低省份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如此,这些地区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仍将有助于为其经济崛起和后期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教育人力资本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方向基本为正,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健康而讨论人力资本很有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本整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不可偏废,两者相辅相成,为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芬,何艳.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11(4):5-13.

[2]Acemoglu D, Johnson S.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The Effect of Lif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6): 925-985.

[3]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10): 1002-1037.

[4]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1): 1-17.

[5]Barro R J. Health and Economic Growth[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nior Policy Seminar on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connomic Growth: Theory, Evidence and Polcies”[C].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ashington, D C, 1996.

[6]Bhargava A, Jamison D T, Lau L, et al.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Z]. GP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0:33.

[7]Lorentzen P, McMillan J, Wacziarg R. Death and Development[Z]. NBER Working Paper, 2005:11620.

[8]Weil D.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3): 1265-1306.

[9]McDonald S, Roberts J. AIDS and Economic Growth: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1): 228-250.

[10]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84-90.

[11]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83-93.

[12]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10-18,34,171.

[13]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12):117-125.

[14]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3):27-39.

[15]董亚娟,孙敬水.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3):14-21.

[16]于东平,段万春.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2-336.

[17]王文静,吕康银,王迪.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9):88-93.

(责任编辑:赵毅峰)

猜你喜欢
分位数回归面板数据经济增长
新常态下我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
县域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