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美国顶级监控

2014-04-03 20:50
南方周末 2014-04-03
关键词:监控网络安全华为

◤中国企业被NSA监控的消息曝光,反映出美国在为一场潜在的网络战做准备。

南方周末记者 张瑞 刘志毅

南方周末实习生 岑欣杭

2014年3月22日,华为公司公关吴林(化名)的电话响了一天,面对众多问询的电话,他重复回复着同样的内容:公司对这件事已经做了声明……

就在当天,德国《明镜》周刊和《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提供的内部文件显示,在华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国安局(NSA)对华为已经实施了长达7年的监控,获取了大量信息。同时被监控的,还有中国商务部、各银行、通讯公司以及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

射杀巨人

“美国政府所做的,正是他们一直指责我们的理由。”

华为无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果这是真的,那讽刺的是,美国政府所做的,正是他们一直指责我们的理由。”新闻出来后,华为声明。

《明镜》周刊报道,从2009年起,通过入侵华为深圳总部的网络,超过1400名公司客户的名单信息,包括华为CEO任正非在内的大量员工的电子邮件被NSA窃取,部分产品的源代码也被美方掌握,后者是产品的核心机密,通常有着最高级别的保护。

美国针对华为的监控,有着颇具雄心的名字——“射杀巨人(Shotgiant)”,用巨人来形容华为并不为过,这个世界第二大网络设备供应商,2013年营业额超过380亿美金,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网络服务。华为不仅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还是重要的网络通信供应商,生产包括无线路由器、光缆在内的网络基础设施设备,后者是让NSA紧张的地方:在物理层次上,互联网和电话网络最终的通道都是光缆。

华为更像是NSA想象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我们相信中国政府有动机、手段和机会,通过他们的网络通讯公司,进行网络间谍活动。”美国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的一位议员说。

美国决定先下手为强,监控华为。

尽管,在一份机密报告中,NSA的情报人员发出“得意的苦恼”,“我们获取了太多的信息,甚至不知道拿这些信息怎么办。”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华为在通讯市场上占有份额的飙升,令美国企业乃至美国政府紧张。

这绝不是唯一的案例。

2010年,中国检测到48万个木马控制端,其中有22.1万个位于境外;13782个僵尸网络控制端,其中6531个在境外。

“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网络攻击实力。”《解放军报》2013年3月11日报道,仅仅是2012年11月到2013年1月,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国遭到了来自美国的黑客攻击共5792次。美国是破坏中国网络安全的头号国家。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认为,网络安全领域,本来就是易攻难守,彻底防住非常难,“一定数量的程序语言里,一定会产生漏洞”。

美方利用的,正是这些漏洞。

TAO

“有影响力的企业可能都会成为监控的对象,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要加强安全保护。”

据《纽约时报》2014年3月22日报道,承担网络入侵任务的,是美国国安局下属最高情报搜集机构——“针对性访问行动部门”,简称TAO。

“获得无法得到的情报”是TAO的信条,上千名情报分析师、网络黑客对外国目标电脑和通信系统进行入侵,获取并复制信息。

2005年以来,TAO入侵了全球85个国家的258个外国目标网络,光是2010年,TAO就在全球执行了279项行动。到2013年底,全球有超过85000台电脑被TAO有计划地入侵。

TAO设置了专门的“对华监听小组”,在“射杀巨人”行动执行一年后,TAO找到了入侵华为总部的方法。其下属的网络技术部门,为华为的产品还开发了专门的恶意代码,用于入侵和监控。当窃取信息时,为了不至于因为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被发现,信号以雷达电波的形式传输出去。

“TAO可以说是一个美国真正比较高级的职业黑客小组。”宁家骏说,TAO刺探各国,包括中国的情报,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TAO发明的上千种病毒中,最有名的是2010年发明的“震网”病毒,由美国TAO和以色列合作,将病毒植入到伊朗布什尔核电站计算机系统,当2010年9月病毒爆发后,核电站内超过1000台离心机彻底瘫痪。

如果远程的网络入侵难以奏效,TAO还有专门的“堵截”行动,目标订购的产品会被秘密拦截,植入监控软件或者硬件设备。而仅仅是2010年,华为就从美国购买了超过61亿美金的产品和服务。

遭遇美国的网络入侵,并不是华为一家公司面临的问题。

在“射杀巨人”行动开展两年后,美国白宫情报委员会对中国华为和中兴两大公司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调查,虽然调查结果没有发现两家公司与中国政府有关的任何证据,美国依然坚持认为华为不可信任,需要阻止其在美国境内开展“收购、合并”等业务。

“有影响力的企业可能都会成为监控的对象,我担心其他重要信息泄露。比如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都要得到重视,加强安全保护。”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数据冷战

“我们不相信任何人,我们检验所有的东西”,这似乎成了中美网络安全领域的真实写照——一切都不被信任。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窃取情报。2013年以前,美国总是先下手为强,几乎在每次中美军方高层交流中主动提出这个问题。

2013年3月,NSA声称,中国的黑客攻击已经成了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

当华为被NSA监控的消息曝光后,美方并不否认,只是重申,美国所做的,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这才是“射杀巨人”的精髓,美国在为一场潜在的网络战做准备。

全球互联网一共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有1个主根服务器和9个辅根服务器在美国,这对于美方对互联网的监控来说极为有利。

国防大学教授司光亚长期研究网络安全,他表示,在网络安全上,与美国相比,中国处于被动的地位。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会面时,中美之间的数据冷战似乎愈演愈烈。

对华为的不信任,反映的是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阻止华为在美国开展业务,似乎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难得能够取得一致看法的事情。

仅仅当成经济事件,就小看了美方对这一监控的重视程度,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华为在美国开拓市场。

“我们不相信任何人,我们检验所有的东西”这是华为公司2012年发布的网络安全白皮书中的内容,但讽刺的是,这成了中美网络安全领域的真实写照——一切都不被信任。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无疑将带来尴尬的处境。而事实证明,即使华为放弃了美国,美国的“眼睛”也会一直盯着华为,盯着中国。

“国防部计划继续在国安局紧密支持下,在2016年将网络司令部由专业人士构成的网络部队增至6000人,并与美军在全球的作战司令部紧密结合。”2014年3月28日,即将访华的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出席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基思·亚历山大上将的退休仪式时回应说,“一切冲突都少不了网络空间的参与,美军有必要继续提升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能力,以应对新形势。”

哈格尔将于2014年4月7日访问中国,这一信息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监控网络安全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华为:畅享8系列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