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配合中药外搽治疗68例斑秃疗效观察

2014-04-03 03:37汪治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梅花针毛发皮损

汪治国,阮 英,王 杨

(1. 咸宁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部皮肤正常的局限性脱发,常无自觉症状。其病因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等有关[1]。2005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们采用梅花针配合中药外搽治疗斑秃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①符合斑秃诊断标准,突然发病,无自觉症状,脱发区皮肤正常;②能保证充足睡眠;③自愿接受梅花针治疗,并且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局部合并头癣、湿疹或感染等其他皮肤病;②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近3月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剂;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⑤不能按时治疗或随诊者。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7~60岁,平均28.3岁;病程15d至7.5年,平均 9.7月;皮损数1~6个,平均3.3个,秃发区直径1.3~7.0cm。对照组54例,其中男25例,女29例,年龄8~64岁,平均28.9岁;病程5d至9年,平均10.1月;皮损数1~7个,平均3.2个,秃发区直径1.0~7.5cm。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皮损个数及面积等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区别(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梅花针治疗,0.5%碘伏常规消毒斑秃部位皮肤,用无菌梅花针以腕力进行由轻到重的叩刺,针尖垂直于皮肤,范围超过皮损区0.5~1.0cm,患者稍有疼痛感,局部皮肤潮红而无点状出血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间隔1周。生发中药(骨碎补、侧柏叶、红花、旱莲草、当归、桂枝、干椒等加入75%乙醇中浸泡1~2周后过滤,取上清液)每天早晚涂搽脱发区,并按摩10~15min至皮肤微红。对照组单用生发中药外搽,方法同治疗组。

1.4 疗效标准

痊愈:脱发停止,新发全部长出,且新发由白色毳毛逐渐过渡为粗黑的正常头发。显效:新发长出≥50%,大部为粗发,杂有白色毳毛。有效:新发生长<50%。无效:2月内毛发生长或新生长毛发<10%,甚至继续脱发。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88.2%;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74.1%。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尤以中青年人居多。西医目前认为斑秃可能与过度劳累、紧张、焦虑、忧愁及悲伤等因素有关,遗传和免疫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其影响美观,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目前西医主要治疗有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系统治疗和局部外用药物治疗,部分方案长期应用有较多副作用,如消化性溃疡、痤疮、满月脸、局部皮肤萎缩等,而且较易复发,有一定的局限性。

斑秃在中医中属“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中医学认为是由血虚、肾虚、血热、血燥等病因导致[2]。目前中医药治疗斑秃方法较多,据文献报道[3]:梅花针叩刺可疏导局部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头发新生;另外,梅花针可以激发调整浅神经机能,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外用中药方中当归、旱莲草和骨碎补有益气血、调补肝肾之效;干椒和侧柏叶有增强燥湿祛脂之功;桂枝和红花温经活血,改善毛发根部细胞的新陈代谢。以上各方合用治疗斑秃,可增加斑秃区的血液循环,促进毛发再生,弥补单纯用药物起效慢及停药后再复发的缺点。

本研究结果提示,梅花针配合中药外搽治疗斑秃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86

[2]陈静,张幼明,兰颖. 梅花针的临床应用述论[J].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50

[3]王友力,罗宏宾,曹毅. 梅花针在斑秃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9):68

猜你喜欢
梅花针毛发皮损
梅花针叩刺结合摩法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疑似野人毛发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
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