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和区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2014-04-03 10:56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保锦州水土保持

孟 丹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水土保持监督站,辽宁锦州121000)

关于太和区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孟 丹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水土保持监督站,辽宁锦州121000)

针对太和区水土保持现状,文章提出了太和区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综合总结该区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为科学规划、统筹治理,努力实现太和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共建富裕美好新太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意见。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失;建议

1 太和区水土保持基本状况

太和区位于锦州市城郊区,辖新民、女儿河、营盘、大薛、钟屯5个乡,兴隆、太和、凌西、汤河子、薛家5个街道,64个村委会,22个社区,人口16.41万。是个城乡结合区。太和区幅员279.82 km2,北托松岭山脉。因受气象、地形、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四季变率偏大,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洪涝时有发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成因复杂,全区属于低植被土石丘陵区,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是水土流失强度侵蚀区,全区尚有水土流失面积0.62万hm2。

2 水土流失的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自然和人为因素2大方面。

2.1 自然因素

该区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质上多为残积物和洪积物等极易腐蚀的物质,土壤多为棕壤土,耕作层土壤含砂质物较多,土壤机构松散,抗冲能力差,加上坡面植被稀少,郁闭度较低及降雨集中等特点是造成自然侵蚀的主要原因[1]。

2.2 人为因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盲目发展牧业生产,过度放牧,掠夺式饲养等;在过去的治理过程中重工程,轻生物,没有达到治理标准;在修路、开矿、采石等过程中废渣乱起乱放,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近10 a来,京沈高速公路、丹锡高速、秦沈客运专线和102国道、锦凌水库(大二型)在太和相继开工。汤河子工业区有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发电、医药、纺织和电子等行业,大型企业有锦州铁合金厂、锦州炼油厂、华能热电厂、锦州重型机械厂、锦州锅炉厂、锦州轧钢厂等大中型企业等多部类多行业落户该区,呈现了井喷式、连锁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格局。随着公路、铁路、石油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陆续开工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形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一方面坡耕地被切割的支离破碎,大量表土被冲刷,土壤肥力下降,造成耕地质量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极大地影响太和区农、林、牧、副各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植被遭到损坏,蓄水保土能力下降,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泥沙俱下,淤积河道,抬高河床,甚至淹没村庄,冲毁农田、道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制约了该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太和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太和区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水土保持的关系,全面落实水土保持这项基本国策,全面落实水土保持各项政策措施,真正从思想认识上、科学预防上,从规划上,努力不添新的流失面积,加大治理力度。当前尤其要加大《水土保持法》执法力度,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改善环境、支持经济、服务民生”理念,扎实推进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工作,不断增创太和区绿色生态新优势[2]。结合该区情况,水土保持工作要重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3.1 要继续搞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工作

《水土保法》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重要法律。水土保持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区、乡等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切实贯彻落实好《水土保持法》,要通过广告牌匾、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现代化传媒方式和多种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水土流失保护意识,提高宣传的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水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形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环境。

3.2 努力构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近几年来,太和区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使水保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提出了新的课题。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克服“重建轻防,重建轻管”的思想,做到建防并重,建管结合,在水保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努力构建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3.2.1 规划机制

通过社会、院校水土流失评价机构,对太和区水土保持状况做一次科学的综合规划,主要考虑该区作为城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区域产业布局、资源特色,在留足城市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按照轻重缓急做一个长远、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水土流失防治规划,作为纲领性、法规性、权威性机制固定下来。

3.2.2 责任机制

依据现有的行政区划确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村委会、乡(镇)、区政府三级责任主体,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目标。解决好由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3.2.3 资金投入机制

将省以上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及区配套资金、水土流失补偿费做为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保证水保工作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同时区财政可以从本区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基金中划拨到水利基金中的

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为治理水土流失以奖代

补资金,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3.2.4 科学的成果评价机制

工作的好与坏,是与非,需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按照责任履行,资金投入与管理,工程质量,治理效果考虑评价工作的比分权重。以利于工作,便于提高工作热情干劲为原则。也可考虑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政府组织的政绩考核相结合,以提高评价体系及成果的权威性。

3.2.5 责任追究机制

工作好,就要奖励,干得不好就要“惩”,做到奖惩分明。对破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的违法行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进行法律追究;对落实水土保持工作不力的单位与个人,要通过会议批评、通报、限期改正等方式加大对工作的落实力度。

3.3 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监督的工作力度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土保持法》的规定,认真行使职权,严格依法行政。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的“三权”(审批权、监督权、收费权)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一切生产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否则,环保部门不做环保评估,发改委不能审批,矿产部门不予办理采矿手续。水保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认真开展和落实水土保持联合办公制度。

3.4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

担负起水保执法监督的重任,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水保执法队伍做保障,因此要加强水保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水保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培养、提高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要选配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同志充实到水保队伍里,调整优化水保队伍结构。要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水土保持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1]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识问答[S].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51-52.

[2]文俊.水土保持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41-42.

S157

B

1007-7596(2014)05-0225-02

2014-02-18

孟丹(1964-),女,辽宁锦州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猜你喜欢
水保锦州水土保持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龙南借助开工典礼宣传水保监督管理